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

在王承恩的親自督辦下,崇禎又派遣一名心腹太監給內閣首輔溫體仁通過氣,封爵的票擬很快就交給了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的各位都督,全是由勳貴擔任,在興安伯新寧伯懷遠侯三位伯侯的鼎力支持下,沒有出現任何的風波,立即通知各部論定功賞。

兵部具朱舜的功績,督師袁崇煥和山海關總兵滿桂早就把書信送到了兵部,兵部當天就把功績文書交給五軍都督府。

在崇禎,勳貴,邊將,三方的關照下,朱舜順利走過了前三道具表,卻在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吏部具勳爵職名,再次遇到了衙蠹。

吏部也不說不同意,只是在說商議,準備用一個拖字訣,拖死朱舜。

官場上就說拖字訣最爲難纏,小吏能用拖字訣耽誤一縣的課稅馬牧等等政務,拖的知縣遲遲收不上來課稅收,耽誤稅糧的漕運,掉了烏紗帽。

作爲掌管天下官吏的吏部,顯然深諳此道,就用一句商議,一直拖着具勳爵職名。

三四天過去了,一直沒拿出個具表文書。

王承恩府邸的一名帶着瓜皮小帽的親隨,抄着袖口,來到了白府:“我家老爺請伯爺去一趟,說是有要事相商。”

朱舜現在還不是伯爺,這名親隨就叫出口了,這股伶俐勁很討人喜歡,隨手賞給他一錠銀子:“告訴王公公,酉時末準時到府邸。”

傍晚。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一頂藍綢湘繡轎子停在了石獅子前,朱舜走出轎子,從側門走進了王承恩的府邸。

順着青磚小路,一直來到中庭,王承恩早就備好了酒菜在院子裡等候。

一張黃花梨八仙桌上,放着四果脯四蜜餞四冷盤四熱菜,一共是十六樣下酒菜,旁邊還放着一隻官窯燒製的黃彩蟠龍酒壺。

這個黃彩蟠龍酒壺倒是見過一次,裡面裝的是皇室御用的椿齡益壽酒。

八仙桌旁邊放着一隻青花瓷大缸,燒製的是漁樵耕讀花紋。

裡面養着幾尾錦鯉,兩三株荷花。

天上掛着一輪明月。

景色宜人。

朱舜也不客氣,坐在了王承恩的下首:“王兄找我應該是爲了封爵那件事。”

這麼長時間了,封爵的事情還沒定下來,王承恩請朱舜喝酒只有一個目的,代替皇上寬慰他兩句,讓他別急躁,這兩天就會有結果。

不過這個兩天到底是多少天,王承恩心裡也沒數。

吏部尚書作爲東林黨的核心成員,又是下一代黨魁的有力人選之一,在朝堂的黨羽衆多,真要鐵了心要和朱舜不對付,這個封爵的事情還真就難了。

畢竟,現在是滿朝的君子。

王承恩給朱舜倒了一杯酒,想着這件事怎麼開口,頓了頓說道:“咱今天喊朱先生過來,是爲了恭賀朱兄弟爲大明添了一座神蹟。”

“皇上爲了堵住某些人的嘴,派遣馬士英去了一趟大淩河,見到了那座大淩河州城。”

“這讓皇上龍顏大悅,當即赦令內閣票擬封爵的奏章,只是到了吏部尚書那裡遇到了一點小麻煩,不過朱先生把心放在肚子裡,要不了多久封爵誥書就會下來了。”

朱舜早就預料到東林黨不會讓他順順利利的封爵,肯定會千方百計的阻撓這件事。

畢竟以工業協會的同化能力,只要成爲了勳貴的一員,對於東林黨來說就是一股勁敵。

不過朱舜早就留好了後手,這也是當初沒有把大貝勒代善的二子碩託殺了的原因。

一般官吏要是聽說吏部和自己過不去,早就嚇的魂不守舍了,朱舜卻還是一臉的平靜:“吏部尚書的兒子裡,有誰在經商。”

王承恩作爲六眼秉筆,腦子裡裝着很多官員的底細,斟酌了一下說道:“吏部尚書的三子,算是晉商的一員。”

朱舜明白這句話裡的晉商是什麼意思,不是特指的山西商人,說的是給建奴送鐵器、鳥銃、糧食的賣國奸商。

本來只是想找一個藉口給吏部尚書挖個陷阱,沒想到吏部尚書家裡就有一個陷阱。

朱舜平靜的問了一句:“皇上是否缺銀子。”

說到銀子和晉商,王承恩大致明白朱舜的意思了:“朱先生的意思,咱家明白,是要用吏部尚書的三子敲山震虎。”

“這樣是行不通的,如果朝廷就因爲缺錢了,就拿一名富庶的官僚鄉紳開刀,強行查抄了家產,會失去民心的。”

“今天可以拿吏部尚書的三子開刀,明天就可以拿一名大晉商開刀,肯定會鬧個人心惶惶,全天下的官僚鄉紳都會找一條後路。”

說到這裡,王承恩就不說了,相信聰明人都明白下半句話的意思。

只要隨便找個藉口抄了一名官僚鄉紳或者大商賈的家,這些權貴階層肯定會想辦法再找一個東主,畢竟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是不是自己。

這樣一來通敵賣國的晉商就會更多,也會有更多的官僚鄉紳暗地裡投靠闖王,甚至是建奴。

朱舜拿起官窯鬥彩酒杯,走到荷葉旁邊,一口喝乾了杯子裡的滋補藥酒:“王兄應該知道我在奇襲海州衛的時候,俘虜了代善的二子碩託。”

“在離開遼東的時候,沒把他交給袁督師,而是帶到了京城,現在正在白府裡看押着。”

提到這個努爾哈赤的孫子,王承恩臉上先是泛起了一絲笑意,很快的眼皮子劇烈抖了一下。

朱先生好狠,他這是要藉助這件事徹底剷除了吏部尚書這個障礙。

王承恩對於這些經常陽奉陰違皇上詔令的東林黨,沒有什麼好感,還有不少的厭棄。

端起官窯鬥彩酒杯,也是走到了荷葉旁邊,喝乾手裡的藥酒:“三天後,咱家會撤掉吏部尚書家裡的番子。”

朱舜只說了一個碩託,王承恩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看來這個王公公還真是夠心有靈犀的。

朱舜淡淡的笑了笑,坐回了紫檀八仙桌:“王兄的外甥魏裔魯家裡很清貧,前段時間過來了一趟,很想創辦一家實業,爲國分憂。”

魏裔魯正在河北老家讀書,哪裡有功夫來京城,以王承恩的聰明勁怎麼會不明白這裡面的意思。

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
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