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

“這....這...真是一座天宮啊。”

“何止是天宮,簡直就是神蹟!”

“誰都別和老夫搶,老夫要首先給這座天宮賦詩一首。”

京城裡的一位大儒突然耍起了小孩子脾氣,說要第一個賦詩一首。

今天過來可不止他一個大儒,還有一些東林黨請來的名士,這些名士哪能把這個百世流芳的機遇拱手讓人。

“不可不可,在場誰有老夫在詩道上的成就高?首先賦詩的那人應當是老夫。”

“詩賦?短短几行字哪裡足夠形容這裡的神蹟,應當由老夫來寫一首詞。”

“也不可不可,一首詞還是短小了些,還是由老夫寫上一首《工業源記》”

聽到一位名士撫須大笑着說出的《工業源記》,平時心氣高到天上去的名士們,都覺的自己天底下最聰穎的人,現在全是忍不住暗罵自己愚蠢,怎麼把這茬給忘了。

真要寫出了一篇《工業源記》,絕對是可以媲美文壇前三甲的《桃花源記》。

千古流傳。

另一位名士搶聲道:“那老夫就寫一篇《愛工業說》。”

名士有四愛,陶淵明愛菊,林逋愛梅,黃庭堅愛蘭,周敦頤愛蓮。

四愛被天下名士視作頭一號的陽春白雪,周敦頤的《愛蓮說》自從宋代以來,地位與日俱增,隱隱有第一散文的名頭。

衆名士們又是忍不住暗罵了自己一句,反應遲鈍。

確實是遲鈍了,《愛工業說》的話音剛剛落下,又有一位名士爭搶道:“《工業銘》是老夫的了。”

唐朝大文豪劉禹錫的《陋室銘》!

皇親國戚,勳貴,東林黨,晉商......望着爭搶着要爲朱舜莊子撰寫詩詞歌賦的名士們,更加瞠目結舌了。

平日裡奉上重金邀請這些名士留下幾個字,都請不動這些清高的名士,今天可倒好,居然爭着搶着要爲朱舜的莊子撰寫動輒幾百字的散文傳記。

這其中的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朱舜李州橋還有工廠主們全都在大道旁邊的酒樓茶館二樓站着,看着臉色難看的東林黨和晉商,表情玩味。

又是耗費人情,又是送各種案頭清供,花了很大代價請來的名士們,本意是想借助這些名士的聲望徹底搞臭朱舜的名聲。

結果人情和銀子白花了不說,這些名士們還主動要爲朱舜鼓吹,爲工業之城宣揚名氣。

有了這羣名士的鼓吹,基建署以後怕是比北平機械局還要忙碌了。

就在這時,範家的一名管家衝了過來:“宇文大家不好了,雨下的太大了,青城莊子被淹了。”

“宇文大家趕緊回去想個辦法,老爺要是怪罪下來,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宇文德今天是過來看工業之城被水淹,結果工業之城沒有半點積水,反倒是青城莊子被淹了。

勳貴們沒能忍住,全部促狹的大笑起來。

“哈哈,宇文大家趕緊回去吧,再不回去青城莊子要改成青河莊子了。”

“可不是,以宇文大家巧奪天工的本領肯定有法子。”

“何止是有法子,宇文大家完全可以改建成一片小湖,以後範家吃魚就不用去買了。”

宇文德過去聽到大家兩個字,舒服的通體舒泰,現在卻是一聲比一聲刺耳,恨不得一刀捅死那名管家:“滾回去。”

管家是範家的一名遠親,聽到宇文德當着這麼多權貴的面辱罵他,臉色陰沉,冷哼一聲離開了這裡,這個仇算是結下了,以後一定找機會踩死宇文德。

宇文德不知道的是,就因爲這一句滾,讓他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 ttкan¸ c○

東林黨和晉商看向宇文德的目光,充滿了陰狠,就因爲他這個所謂的苑林大家,白白浪費了大筆銀子和人情不說,還讓他們當着權貴們丟了臉面,千刀萬剮都不爲過。

宇文德似是覺察到了東林黨和晉商情緒上的變化,臉色煞白,似乎看到了自己被東林黨和晉商整治的悲慘畫面。

東林黨和晉商的報復心極強,絕對不會放過他的,沉到永定河裡面都是好的,很有可能被這些貪官污吏和姦商折磨的生不如死。

宇文德不敢在這裡多呆了,慌不擇路的向外跑去,出了工業之城以後到處都是泥濘土路,一路上跌跌撞撞。

在他身後尾隨了一幫家丁親隨。

這些東林黨成員和晉商的主要祖業就是修築莊子房屋,工業之城有了名士們的鼓吹,又有那種神奇的石料,哪裡是朱舜的對手,家道中落是註定的了。

不過在臨死以前,他們要拉個墊背的,整死這個自詡苑林大家的宇文德。

宇文德前腳剛離開,東林黨和晉商們神色憔悴的也離開了。

一間茶館的二樓。

李州橋‘撲通’一聲給朱舜跪下了,‘砰砰砰’的磕了三個響頭,痛哭流涕道:“學生這輩子都不會忘了山長的大恩大德。”

朱舜把李州橋扶起來,拿過來一條汗巾給他,淡淡笑道:“你可是基建署的署政,怎麼還像個小孩子一樣。”

李州橋的父親臨終前,什麼也沒交代,最後唸叨了一句五嶽草堂,死不瞑目。

看着直到去世還不肯閉眼的父親,李州橋立下了毒誓,這輩子一定要在宇文德最得意的苑林修築方面,徹底擊垮他。

但是隨着年紀越來越大,宇文德的名氣越發的聲名鵲起了,而他還只是籍籍無名的草民。

本來以爲這輩子也會像父親那樣,帶着遺憾,死不瞑目的埋進黃土。

沒想到真的完成了誓言,也報了殺父之仇,以東林黨和晉商的陰狠性格絕對不會放過宇文德。

朱舜安慰完李州橋,看向樓下的勳貴名士和皇親國戚,這羣人在堅硬的水泥路上驚奇的不停跺腳,剛開始還小心翼翼生怕踩壞了水泥路。

感受到水泥路堪比石壁的堅硬程度,小孩秉性的用力踩踏起來,還有不少勳貴名士和皇親國戚撐着一把油紙傘,在暴雨裡跑來跑去。

朱舜忍不住唸叨了一句可惜不是夏天,這要是夏天,光着腳在到處都是流水的水泥路上奔跑,最是有趣了。

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
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