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

畢明珪是南方西學領袖畢懋康的孫子,也是一位在江南很有名的謙謙君子。

在祖父的悉心教導下,從小就心懷天下的畢明珪,最大的志向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爲此他在一個小縣做了三年的糧長,但是不管他怎麼努力,還是有很多老百姓面黃肌瘦的食不果腹。

見識了官場的蠅營狗苟,畢明珪不免有些灰心喪氣,加上因爲祖父的緣故,他可以進入國子監,便離開金陵去了京城。

前往京城這一路上,畢明珪再次燃起的滿腔熱血,在出了繁華的金陵城沒多久,又被河南、山東各地的景象所澆滅了。

因爲貪官污吏對老百姓的橫徵暴斂,加上各地到處都是流寇,畢明珪見到了很多隻存在於史料上的場景。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十室九空,易子相食。

尤其是在路過河南一處荒野的時候,連樹皮都吃不上的饑民,竟然在煮一鍋很香的肉。

畢明珪本以爲是打到了什麼野味,在家丁的護衛下坐着馬車過去看了一眼。

就是這一眼,卻讓他不停的嘔吐,吐到鼻涕眼淚都出來了,差點把苦膽吐出來。

畢明珪臉色慘白的頹然坐回車裡,已經吐到虛脫的他,幾天沒有進食。

因爲那個瓦罐裡燉的是一隻嬰兒的小腿。

就這麼過去了一個多月,直到到達北直隸地界,過去無肉不歡的畢明珪,不曾吃一丁點的肉,只吃素菜。

可就在他踏入順天府的一瞬間,就被眼前的盛世景象所驚住了。

這裡的老百姓不同於順天府以外的面黃肌瘦,每個人都是臉色紅潤,有些老百姓還長出了肥肉。

順天府以外的各地,最多的只有一樣,衣着破爛的饑民乞丐。

這裡老百姓吃的飽也就算了,人人還都能穿上一件不帶補丁的體面對襟。

就連手工小作坊遍地都是,比江南還要興旺發達的多。

畢明珪從進入順天府開始,再也不肯坐在馬車上了,激動的在這片人間樂土上行走。

號稱是清平盛世的文景之治,明章之治,貞觀之治。

也不過如此!

一直走到京城,畢明珪腳上滿是血泡,疼倒是很疼,但他的心裡卻更爲痛快。

在見識了河南山東各地悽慘景象的畢明珪,怎麼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有生之年竟然可以親眼目睹清平盛世。

畢明珪來到京師,第一時間沒去國子監,而是去拜訪順天府的知府。

門子得知這人竟然是掌管銀臺的通政使嫡長孫,立刻進去通傳,結果知府宋應晶又去各地巡查了。

畢明珪心裡很遺憾沒能見過這位治世能臣,感慨了幾句,卻聽見門子說這些都是因爲京師大學堂的山長,順天府老百姓才能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畢明珪詢問了一句京師大學堂的地址,帶上幾名家丁,匆匆的趕往了永定河。

來到永定河河畔,又是一番從未見過的奇譎壯觀景象。

wωω▲тt kǎn▲c o

寬闊的大河西岸,矗立着一座座大作坊,每座作坊內都冒出滾滾濃煙,直衝天空。

與此同時,還傳來響徹平野的轟鳴聲。

像是金屬撞擊的聲音,又有些似是而非。

畢明珪站在永定河岸邊,注視了很長時間。

路過這裡的鄉民,也不像其他地方的鄉民那樣,見了達官顯貴畏畏縮縮的不敢說話。

就連看都不敢多看一眼達官顯貴,匆忙離開。

凡是路過這裡的鄉民,在達官顯貴面前竟是露出了自豪和得意,還是不敢靠近,卻敢站在遠處看着愣住的畢明珪,指指點點。

過了沒多久,一名比起一般鄉民胸脯挺的更高的鄉民,身穿一件深藍色對襟,胸前印染着曹氏織布廠叄貳柒,從這裡路過。

居然敢拍畢明珪的肩膀,拍了一下,哈哈笑道:“少爺要是想看,我帶少爺到工廠裡轉轉。”

站在旁邊的幾名家丁,差點沒抽出腰刀砍過去。

少爺可是正三品通政使的嫡長孫,你一個泥腿子哪裡來的底氣,敢拍少爺的肩膀。

還帶着少爺去轉轉?

不就是一個大點的作坊,以少爺的身份,想進就進,想出就出,用得着你一個泥腿子引見。

這名曹氏織布廠的苦力,昨日有鄰居成親,鄰居非得請他到場,說是他不去,這場婚事的排面就不足。

鄰居已經給親家誇下海口了,說是請的動一位在永定河河畔做工的結義兄弟。

苦力沒有辦法,只能找管事放工一天,去參加結義兄弟家的婚事。

今天着急做工,給這名達官顯貴說了一句,見他沒有說話,就加快腳步離開了。

這名苦力離開以後,勉強把視線移開的畢明珪,帶着幾名家丁去了一家蒸汽工廠。

這才明白那名苦力爲何要說那句話了,沒有熟人的引見,甭說是通政使的嫡長孫,就是內閣首輔的嫡長孫來了,也是進不去。

幾名家丁本來想硬闖,好好教訓一頓一個小小鄉紳家的狗腿子,但是瞧見他們手裡很精良的鳥銃,只能放棄了這個想法。

知道幾天以後,當這名家丁得知這是曹文詔家裡的工廠,守門的家丁還是從邊疆退下來的老卒。

遍體生寒的一陣後怕,萬幸自己當時沒有衝動。

畢明珪進不去,就去了目的地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同樣是不允許外人隨便進出。

門房出於謹慎,就進去稟報了一聲,畢竟他通政使的嫡長孫。

誰曾想,朱舜真的同意他進去了。

等到畢明珪進來,朱舜也沒廢話,直接扔給他一張策試試題,期待着注視畢懋康的孫子。

畢懋康在火器史上很重要的一位發明家,把第一代火繩槍,改進成第二代的燧發槍。

畢明珪做完策試試題,交給了朱舜,最終的分數果然沒讓朱舜失望。

又是一名世界級的天才。

朱舜正在考慮怎麼收納這位井噴的天才,自己的學說在大明不僅不是顯學,在仕林的名聲也不怎麼好。

還沒開口,畢明珪倒是主動提出了:“朱山長,學生想拜你爲師,不知山長可否同意。”

同意,一萬個同意。

但是拜師可不是一件小事,朱舜慎重的說道:“這件事需要你家裡的同意才行。”

誰知,畢明珪直接跪在地上,鄭重磕頭。

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
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