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

朱舜回到工業之城的修築地,一條寬約四十米的水泥路已經徹底凝固,熟工們正在清理鋪在水泥路上面的稻草。

這條四十米寬的水泥路,是由朱舜親自設計,按照後世高速公路的標準進行修築,以後是工業之城的主幹道之一。

工業之城一共九個區,每個區都相當於一座上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修築完成的,暫時只修築了東區。

東北區和東南區沒有修築,外側只是建造了一堵高大寬厚的水泥牆,形成了一個目字狀。

在目字的東面,永定河岸邊也有一個目字,這是工業之城以後的工業園區。

住宅區和工業園區就用這條四十米寬的水泥主幹道隔開。

工業園區的北區,已經用水泥修築好了一家家蒸汽紡紗廠,地面全部經過水泥的硬化,正在源源不斷的生產紗線。

工業園區的中區,也用水泥修築了一家家水泥工廠,全市場飛梭織布廠,一匹匹順天大幅布從東區岸邊的小馬頭,漕運到順天府各地。

工業園區的南區,也就是永定河的下游,水泥翻建的北平機械總局和軍火公司修築在了這裡。

火藥工廠正在進行一些細節方面的完善,槍廠和炮廠卻已經正式竣工了,蒸汽廠房在抽調大量熟工以後,也在快速的搭建。

水泥廠,礦石蒸汽廠,還有以後用來生產硫酸等化學產品的化工廠,修築在通州的潮河旁邊,免得危險工人的身體健康。

直到立冬時節,正式搭建成功。

在這段時間裡,凡事喜歡爭勝第一的七弟子徐積薪,給了朱舜一個很大的好消息,研究出了碳素彈簧鋼。

更爲先進的火器,往往需要更加完善的工業條件,鬥米式步槍最大的一個缺陷,就是擊錘、簧片這些精細零件的鋼材沒有達到要求,有一定機率造成啞火。

徐積薪研究出了彈簧鋼,就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彌補了鬥米式步槍的最後一塊短板,啞火問題。

崇禎七年給朱舜帶來的驚喜,還有更多。

蒸汽廠房搭建成功了,趙鬥米找上了朱舜,大大方方的行了一禮:“恩師,軍火公司的槍廠和炮廠已經徹底修築完成了。”

朱舜一直在等軍火公司的槍廠和炮廠修築完成,滿桂和黃得功採買燧發滑膛槍的訂銀,收了快三四個月了,還沒有生產一支。

大舅哥曹文詔手裡的燧發滑膛槍,基本上已經到了使用壽命,需要替換新的燧發滑膛槍,不然容易炸膛。

曹文詔黃得功這些一心報國拼命抗擊建奴的將領們,都在等着軍火公司的槍廠炮廠成立,憑藉先進的火器,在遼東好好的殺殺建奴的威風。

朱舜和弟子趙鬥米走出白府,通過京師大學堂不遠處的小馬頭,乘坐一艘烏篷船,來到了工業園區的東南區馬頭。

走出烏篷船,步行來到了軍火公司。

軍火公司的外觀很簡單,高大的水泥圍牆,拉了一圈鐵絲網,一扇鐵質大門,就沒了其他任何裝飾了,就連石獅子也沒擺放。

軍火公司裡面,一條寬約二十米的主幹道,把軍火公司分爲南北兩側,一側爲槍廠,一側爲炮廠。

軍火公司的佔地很大,槍廠裡修築了十餘座蒸汽車間,還剩下大片的空地。

朱舜跟着趙鬥米來到第一個蒸汽車間,在裡面看到了一樣很熟悉的東西:“軋機?”

趙鬥米走過去輕輕撫摸這種新式蒸汽機械,臉上帶着一絲迷醉:“恩師猜的不錯,正是軋機。”

“只不過不是咱們發明的,是北洋水師學堂的西洋人卡斯德利發明的新式軋機。”

這種新式軋機的出現,遠遠超出了朱舜的預料,在他規劃裡最少要到崇禎十年以後,纔有可能出現軋機。

雖然達·芬奇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設計出了軋機,但那是比較原始的軋機,最多用來軋製金幣銀幣。

這種新式軋機可就不一樣了,不僅可以用來軋製蒸汽機船所要用的鋼板,還能軋製一種對於槍炮有着重大意義的東西。

無縫鋼管。

趙鬥米的話,立即印證了朱舜的想法:“恩師,這種軋機可以軋製15毫米的無縫鋼管。”

“以後槍管的製造,精良程度和速度都有了質的提升,達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

朱舜也是忍不住走過去,撫摸冰涼的鋼鐵機械,心情卻是異常的火熱。

兩人過了很久才離開軋機蒸汽車間,懷揣着振奮的心情,來到了第二個蒸汽車間,這個車間用來鍛造擊錘、簧片、機芯制動器這些精密零件。

過去都是使用手工的方式進行鍛造,產量很低,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現在同樣變成了蒸汽化生產,機械衝牀居然也研究出來了。

經過硬化的水泥地面,整齊的放置着一臺臺鋼鐵機械,泛着鋥亮的黑色光澤。

趙鬥米看着王徵發明的一臺臺機械衝牀,臉上又是出現了陶醉的表情:“恩師,這些機械衝牀,可以把5毫米左右的碳素彈簧鋼衝壓成機芯零件。”

“機芯零件的生產不僅質量更好,數量也開始爆炸式的增加,可以跟上軋機的速度了。”

順着水泥路,朱舜趙鬥米兩人又來到了第三個蒸汽車間。

這裡同樣是構造了蒸汽廠房,擺放着新式機械,但不是用來加工鋼鐵的了。

擺放着一臺臺機械鋸牀,用來加工鬥米式步槍的銃牀。

第四個蒸汽車間裡,擺放着一臺臺愛荷華膛線機,安裝了堅硬的高碳鋼刀頭,可以更快的加工膛線。

所有的鬥米式步槍零件,最後彙總到5號蒸汽車間,在這裡進行最後的加工。

碳素彈簧鋼,機械軋機,機械衝牀,已經給了朱舜足夠的驚喜,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二弟子宋士慧還發明瞭輸送機。

水塔運輸系統把礦石工廠各個生產工序串聯成了一個整體,正是進入工廠時代。

這個輸送機則是把機械軋機、機械衝牀、機械鋸牀、愛荷華膛線機,串聯成了一整套生態系統,進行連續化生產。

各個軍工車間不再是一個個單獨的個體,而是成了緊密的整體。

建奴已經成立了蒙八旗、漢八旗,貝海兒湖成了建奴的糧倉。

八旗兵遠征西伯利亞,已經徹底攻佔了中西伯利亞。

陳兵葉尼塞河。

距離歐羅巴只有三千里了。

朱舜今天所看到的一切,對於大明王朝來說,有着重大意義。

軍工。

正式工業化。

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十六章 衙蠹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五百八十章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五百八十章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
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十六章 衙蠹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五百八十章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五百八十章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