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

朱舜接到軍令,因爲需要等候騎馬駕車趕來的火箭營,又在營地裡盤亙了幾天。

本來想趁着這個時間,去看看幾年沒見的六弟朱鐵怎麼樣了。

找了一圈沒有找到,就去找大舅哥曹文詔問了幾句,原來六弟朱鐵率領手下的夜不收,去了建奴營地附近,找機會狙殺了多爾袞。

三弟朱金也不在這裡,正帶着杏園戲班在山海關裡獻藝,給參與修築大淩河堡的最後一批輔兵獻演崑劇。

直到三天後,火箭營在曹鼎蛟的率領下,來到了大淩河附近的營地。

在這三天的時間裡,朱舜傳信給宋應升,讓他派遣了十餘艘福船平沙船在大淩河海口等候。

火箭營剛到遼東邊軍的營地,朱舜帶着步兵營和火箭營趕往了大淩河海口,坐上了海船。

大淩河距離海州衛遠達三百五十里,急行軍也需要四五天時間,才能抵達海州衛。

現在是戰時,在建奴的腹地行軍,別說是五天時間了,就是一天時間也隨時有可能被建奴哨騎發現。

在曹文耀的謀劃下,改從海上進發,從大淩河海口前往遼河海口。

遼河海口距離海州衛只有一百里,還能繞過駐紮在大淩河和海州衛之間的建奴大軍。

建奴的八旗兵是東方騎兵的巔峰,水師就差勁太多了。

這兩年要不是多爾袞爲了從繁榮的海貿裡分一杯羹,勉強組建了一支小水師,建奴連一支像樣的水師都找不到。

大淩河口距離遼河海口,只有一天一夜的時間。

第二天的傍晚,一支載着自衛隊的大明水師,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遼河海口。

一直在近海航行,風浪不是太大,朱舜倒是沒出現暈船的現象,鄉勇們又在船艙裡睡了很長時間,精力十分的充沛。

朱舜帶着特戰大隊,率先走下了平沙船,望着遠處漸漸陷入黑暗裡的平野說道:“一炷香以內,所有自衛隊隊員都要踏在土地上。”

在這種息刻必爭的關鍵時候,內務條例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自衛隊員們用一種快到不可思議的速度,把所有的輜重火箭和戰馬,全部運到了岸邊。

只用了半柱香多一點的時間。

這要是換成大明或者建奴的軍隊,再是精銳,最少也需要兩炷香到三炷香的時間。

等到輜重火箭裝上馬車,自衛隊隊員們騎上遼東戰馬,朱舜率領自衛隊趕往了海州衛。

步兵營在急行軍的情況下,能從一日百里的行軍速度,突進到一日一百五十里。

爲了照顧拖着輜重車的火箭營,最多隻能達到八九十里一天的速度。

朱舜在出發以前看了一眼平沙船上的西洋鐘錶,剛好是申時快要結束,估計最遲明天的卯時就能抵達海州衛附近了。

可惜不是冬天,冬天白天短,夜晚長。

這要是在冬天的話,到達海州衛的時候,天色還沒徹底放亮。

朱舜也不用可惜,或者說低估了建奴八旗兵出色的戒備意識,就在鄉勇營離開遼河口沒有多長時間,也就半柱香的時間,巡邏的八旗兵就發現了不對,迅速稟報了海州衛。

海州衛的章京名叫碩託,地位不顯,只是一個負責留守後方的章京。

大明負責留守後方的將官,在大軍裡的地位能夠排上前三,對於好戰的建奴來說,就是個吃掛落不受待見的角色。

碩託的地位不顯,但他的背景卻是極其煊赫,大貝勒代善的二子。

皇太極不知是出於敲打大貝勒代善,還是想削弱大貝勒代善的實力,平白無故的削了碩託爵位。

大淩河戰役明顯是個斬獲軍功的好機會,碩託卻只能窩在海州衛,滿是牢騷的喝着悶酒。

女真各旗的貝勒貝子很喜歡看《三國志通俗演義》,幾乎是人手一本,碩託偏偏喜歡春秋名相范蠡的《計然篇》。

閒來無事,總喜歡拿出來翻看,現在就連翻看《計然篇》的心思都沒了,坐在官帽椅上有一搭沒一搭的喝着酒。

這時,一名八旗兵衝了進來,跪在地上稟報道:“貝勒爺,娘娘宮附近發現了一支明朝軍隊,數目大概在一千人左右。”

碩託擺了擺手,病懨懨道:“已經不是貝勒了,叫主子便可。”

“不就是一千明軍,帶上一百八旗子弟把他們殺光就行了。”

八旗兵得到了碩託的命令,站起來就要向外走,又被碩託叫住了。

碩託皺着眉頭問道:“你說是一千,不是一百?”

八旗兵回答道:“啓稟主子,確實是一千人,從他們的行軍速度來看,還沒有攜帶火炮。”

多爾袞治軍作戰的能力,在女真那是公認的僅次於皇太極,這個僅次於還是因爲皇太極是大汗。

一百名明朝軍隊都不可能越過多爾袞的防線,更不要說是一千名了。

想到八旗兵說的娘娘宮,碩託大致明白了,這一支明軍應該是來自海上。

知道了這支明軍的來路,碩託再次皺起了眉頭:“女真的海防真是薄弱,看來一定要找個機會,懇請阿瑪組建一支正紅旗水師了。”

碩託把《計然篇》揣進綢緞馬褂裡,起身離開了章京府:“帶上五百八旗子弟,看看這支只有一千人的明軍有什麼意圖。”

碩託率領五百名八旗兵策馬衝出海州衛十幾裡的遠郊,就遇見了嚴陣以待的鄉勇營,心想難怪說沒有攜帶火炮。

這麼快就趕到海州衛了,行軍速度應該有日行一百了。

朱舜本來準備直接衝到海州衛城下,卻在二十里左右的位置被曹鼎蛟等人攔下了。

自衛隊最大的優勢在於鬥米式步槍和火箭,馬上功夫可能還不如遼東邊軍,接近海州衛二十里的距離,肯定會被發現。

建奴八旗兵如果衝出海州衛,自衛隊倉促迎戰,估計最多兩波衝殺,就能被建奴八旗兵給殺光。

只有在二十里左右的位置展開線式戰術,步步爲營的推進比較穩妥。

曹鼎蛟等人的建議果然有用,就在線式戰術展開沒多久,一支八旗兵就衝了過來。

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
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