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

朱舜在高臺上說的豪情萬丈,底下的工業派京師大學堂學子們和工人們也是感覺胸口激盪起了一股股熱血,渾身的鮮血都在燃燒。

激盪的頭皮發麻,渾身上下說不出的熱血澎湃。

工人們不約而同的唱起了一首詞,工業革命領導者朱舜寫給他們的一首詞,每當疲倦的時候只要哼上兩句渾身就有使不完力氣的詞。

咱們工人有力量。

“嗨!咱們工人有力量!

舉起了鐵錘響叮噹!

造成了犁鋤好生產,

造成了槍炮送前方!

……”

一名工人自發的唱了起來,很快的周圍的工人全都跟着一起唱了起來,一直變成了所有工人的大合唱。

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聽到工人們唱起了詞,也是不甘示弱,唱起了工業革命領導者朱舜寫給他們的一首詞。

精忠報國。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

這兩首詞的內容雖然都不一樣,但有一個很大的共鳴,那就是極其的有力量。

廣場上。

京師大學堂學子們和工人們的一起合唱,唱着屬於自己的詞,發出了令人振聾發聵的聲音。

朱舜等人也是不由自主的跟着唱了起來,唱起了這種就是再虛弱的人只要聽了,渾身都會激盪起一股強大力量的詞。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唱出這兩首詞的京師大學堂學子和工人,會用自己的方式震撼整個大明。

唱完了一遍,又唱起了第二遍,直到唱了不知道多少遍,唱得聲音都沙啞了,這纔在朱舜的要求下停了下來。

朱舜望着這些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吼出詞,吼的滿臉漲紅的京師大學堂學子和工人們,大手一揮,放聲大笑:“出發!”

隨着朱舜的一聲令下,這些早就準備好的京師大學堂學子們和工人們,背上自己的行囊。

在各個部門的帶領下,形成一支很長的隊伍趕往了天津府。

京城距離天津府不遠也不近,現在這個年月可不安生,闖王李自成又帶拉起了一支流寇大軍在大明各地肆虐起來。

朱舜爲了保障這些工業革命的種子,已經給太子朱慈烺說了自己的意思,讓他安排民軍跟着一起過去。

土改結束以後,太子朱慈烺以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爲骨幹,從密雲縣各村挑出來的精壯年輕人們爲血肉,建立了一支不拿一針一線的民軍。

意思就是人民的軍隊。

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不用多說了,經過這麼多年的毛概思想洗禮,早就成了人民的軍隊。

那些來自密雲縣的精壯年輕人們,也不用多說了,他們可是土改發源地的窮苦百姓,自然會奉行民軍的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

密雲縣不僅是順天府的一個大縣,人口達到了十萬,還是邊關的一個大縣。

民風淳樸的同時,也極其的悍勇,這裡可是住着很多邊關軍戶。

民軍的底層軍官、中層軍官、高層軍官全都是經過系統培養的陸軍講武堂學員,士兵們又是出身於邊關的兵倉,朱舜還給他們配備了最爲先進的鬥米式步槍。

最爲關鍵的是,還有毛概思想作爲指導,全軍上下透露着一股戰死到最後一人的以死報國。

這支剛剛成立沒有多久的明軍,戰鬥力極強,雖說只有兩千人左右。

民軍的兩位千總滿丹臣和鄭成功,卻有信心達到八旗兵那般以一當十的地步,擊潰兩萬名闖賊的流寇。

有這支民軍在,不管是護衛工業派的安全,還是在治理旱情的過程中,打擊那些地方上的官僚鄉紳都是毫無問題的。

朱舜看着這隻遠去的遠征軍,工業革命的遠征軍,徹底的放心了。

直到最後一名工業派遠征軍裡的工人消失的水泥路上,朱舜這才轉身離開,前往了京師大學堂。

工業革命發展了這麼多年,先後發明了朱式紡紗機、宋式織布機、宋氏梳棉機等等一系列紡織機械,完成了紡織行業的工業化。

農業方面有了千斤雜交水稻和蒸汽磨坊,已經有了手段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爲土改提供了最強的後盾。

工業母機發明瞭一臺,工業革命最重要的能源問題,針對於洗煤也進行了初步工業化。

甚至就是化工方面,也實現了零的突破,研究出了生產硫酸的鉛室法。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大明已經進入了中期的臨界點,要想真正邁入中中期,還差一樣東西。

那就是高壓蒸汽機的發明,只有發明了這種高壓蒸汽機,才能對所有的工業機械進行產能升級。

這樣工業革命也就正式邁入了中期,可以開始對蒸汽機船和蒸汽火車的研究,只要再把這兩樣蒸汽機械研究出來,第一次工業革命就邁入了末期。

朱舜當前的要務就是去京師大學堂找六弟子畢明珪,給予他指導,爭取在年關以前把高壓蒸汽機發明出來。

只要發明了高壓蒸汽機,以後就不需要爲動力操心了,這種高壓蒸汽機可是能夠一直用到二十世紀的。

朱舜騎上一匹快馬路過永定橋,前往京師大學堂的同時,一名官員也在看着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

這名官員不是別人,就是六部高官王正志,看着落入他圈套裡的工業派。

王正志現在成了東林黨內部炙手可熱的人物,身邊自然而然的不會缺少一些趨炎附勢的諂媚官員,巴結這位有可能更進一步成爲中樞重臣的同僚。

現在也正是巴結他的好時候,畢竟他還沒有真的成爲中樞重臣,只要現在把他奉承好了就會有一個‘從龍之功’。

一名官員看見坐上商船遠去的工業派,笑着拱手道:“下官在這裡賀喜王郎中了。”

“要不了多久這些看起來鬥志昂揚的工業派,就會灰頭土臉的從天津府回來,到那個時候,王郎中就是東林黨的大功臣,也會成爲東林黨的智囊。”

“說不定在今年將要評定的東林黨七君子裡,也會佔據一席之地,到時候可不要忘記了我等同鄉。”

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
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