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

錦衣衛每次出動,尤其是帶走某位官員,都代表着四個字。

滿門抄斬。

這一次不管孔有桂是不是真的貪墨了撫卹,沒有什麼好下場了,登基還沒超過三年的崇禎,剛剛剷除了閹黨,穩定了朝綱。

下一步就要收買邊關的軍心,告訴邊關將士們,他崇禎皇帝和天啓皇帝不一樣,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你們放心在邊關殺敵,有了任何事皇帝都會給你們做主。

贏了錢,又收買了軍心,今天可以說是雙喜臨門,崇禎難得一見的笑了:“愛卿明天立即上任,以後要多爲大明做貢獻。”

成了朝廷的正式官員,又解決了孔有桂這個心頭大患,朱舜也是雙喜臨門:“微臣一定不辜負皇上的栽培。”

乾清宮還有一堆政務要處理,這件事已經結束了,崇禎勉勵朱舜幾句就擺駕回宮了。

西法黨人們離開這裡的時候,每個人都重重的拍了一下朱舜,在他不明白的眼神下,哈哈大笑着離開了,趕緊去把贏來的銀子給拿走。

家裡還等着這筆錢買米下鍋。

東林黨還有剩下的公卿大臣們,全部是用憤恨的目光盯着朱舜,看的他心裡有些發毛。

二叔朱忠義默不作聲的按住了腰間的破舊雁翎刀,默默的擋在朱舜的身後。

朱舜瞧見二叔的這個動作,心裡一下子就安穩了,要知道以二叔的身手,就算是跛腳了一人單挑五六個壯漢不成問題。

叔侄二人帶着兩個好消息,心情極好的回家了。

朱舜的老爹今天沒去上工,跑到十里外的關帝廟燒香去了,希望兒子可以贏了比試,光宗耀祖。

朱舜老爹以前去關帝廟燒香的時候,從來都是買一根香,今天破例,肉疼的買了三根,給關老爺鄭重的磕了三個響頭。

等他緊張的回到家,看見了坐在青磚老井邊緣的兒子,心臟‘噗通’‘噗通’跳的厲害,當初娶媳婦的時候,都沒有這麼緊張。

朱舜老爹想問又不敢問,生怕老天爺給了他們家希望,又把他們家打入地獄。

朱舜看見老爹站在門口,進來不是,不進來也不是,知道老爹把這件事看的太重要了。

估計只要自己能當上官,老爹就算現在死了也是心甘情願,笑着說道:“爹,贏了。”

朱舜老爹得知了這個天大的好消息,露出的表情讓朱舜看不懂了,沒有興高采烈的歡呼,也沒有喜極而泣的淌眼淚。

默默的蹲在了門口,一點表情都沒有。

這下可把朱舜一家人給嚇壞了,還以爲這是出了什麼事,一羣人趕忙跑了過去。

走過去一看,朱舜老爹默默的在那淌眼淚,嘴裡唸叨個不停:“爹,爺爺,咱們老朱家終於出息了,出了一個大官。”

朱舜看到老爹流眼淚了,這才放心,把心裡的情緒發泄出來就好,正準備把老爹給扶起來,看見三叔掛着一個布褡褳走了過來。

三叔瞧見大哥蹲在門口淌眼淚,呲牙笑道:“哥你看你,大喜的日子哭什麼,你看看這是什麼。”

三叔小心的敞開布褡褳的口子,露出了淡黃色的麪粉,家裡的幾個少年興奮的歡呼了起來。

三叔看到家裡的幾個孩子,歡呼了起來,極爲受用:“爲了慶祝咱們家出了一個大官,我專門去集市上買了十斤番麥麪粉,還有二兩糖。”

“咱們今天吃糖窩窩。”

大明王朝年年發生大災,不是旱災,就是蝗災,各種苛捐雜稅還一年年的往上加。

能夠有口吃的就不錯了,更別說吃這種糖窩窩了,那是過年才能吃的好東西。

朱舜在王恭廠擔任鑄匠,老爹是官窯的窯工,孃親平時在家織布貼補家用,勉強能夠吃口乾的。

朱舜兩個叔父家裡,每天就只能喝口稀的,配着麥麩餅,勉強能夠吃個半飽。

黃村是個大村,不只是朱舜的兩個叔父家裡這樣,黃村的上千戶人家都是這樣,有的甚至連麥麩餅都吃不起。

朱舜前些天帶來的那壺酒和二兩豬肉,對於朱家來說奢侈的嚇人,在他們眼裡那就是皇帝的御膳。

也難怪朱舜的幾個弟弟,聽說能吃糖窩窩,高興的跳了起來。

朱舜老爹想起來一件事,抹了一把鼻涕眼淚,就趕緊站起來:“老三趕緊的,趁着天還沒黑,趕緊把東西給你嫂子。”

“省的天黑了還要點燈,那壺酒昨天才喝了三杯,今兒個高興,咱們把酒喝完了。”

聽到把酒喝完,二叔咧嘴笑了。

在門口磨蹭了那麼長時間,等到糖窩窩做好了,天色也黑了。

捨不得點煤油燈的朱舜老爹,索性就把家裡的那張瘸腿八仙桌,搬到了院子裡,就着月光吃這桌慶功宴。

朱舜一家子高高興興的在院子裡吃飯,京城裡有個人卻一口也吃不下。

倒了血黴的黃姓晉商終於把要賠的錢算出來了,就是把賭局裡的押注全部賠進去,還差近三十萬兩的鉅款。

想要填補這個虧空,只能把京城裡的宅子和店鋪,還有鄉下的上千畝良田全部賣了,纔夠還上所有的賠款。

相當於幾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打拼了大半輩子的家業,一朝就沒了。

黃姓晉商想着自己大半輩子的家業,就這麼沒了,心裡悶的發慌,眼淚嘩嘩的往下掉。

要知道這些年,黃姓晉商爲了給女真人的走私兵器糧食,吃了不少的苦頭,辛辛苦苦了大半輩子,全部的家當就這麼沒了。

人爲了一倍的利益就敢鋌而走險,爲了兩倍的利益就可以六親不認,爲了三倍的利益就敢踐踏世間一切的律法。

何況這是三十萬兩,全部換成現銀堆放在一起,都能堆成一座小山。

黃姓商人心裡一橫,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來個死不認賬,大不了到時候給東林黨的幾位尚書,一家送去五千兩白銀。

“老爺,老爺。”管事突然慌里慌張的從外面跑了過來,哭喪着臉說道:“那位年輕的少爺來兌換銀子了。”

黃姓商人端起鬥彩雞缸杯,吹了吹不存在的熱氣,眯眼笑道:“去把家丁們叫來。”

家丁還沒過來,討債的人已經來到大堂門口了,當他聽到那個人的名諱,直接跪在了地上,動都不敢動彈一下。

“咱家,王承恩。”

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
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