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

多爾袞率領正白旗八旗兵奇襲工業之城的兵禍,最終是以一個可笑的方式收場,可笑到讓所有人都沒能想到。

那可是八旗兵,斬殺遼東邊軍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的八旗兵,還是八旗兵裡最能打的正白旗八旗兵。

還是由滿清最是驍勇善戰和足智多謀的多爾袞統帥,這五千八旗兵在一馬平川的中原大地上,足以橫掃一支數目多達十萬的官兵。

就是這麼強大的一支正白旗八旗兵,接連鑿穿了盧象升的天行軍,洪承疇的洪兵,孫傳庭也說過就算他的秦兵在這裡也不是對手。

居然沒能撐過工業之城的一場炮擊。

只是一場炮擊,五千八旗兵死亡過半,還有那支攜帶各種精良紅夷大炮的火器營也全部死傷殆盡了。

京城城頭。

崇禎、內閣首輔溫體仁、老督師孫承宗等天底下最煊赫的一撮人,拿着千里鏡親眼目睹了工業之城前方的慘烈一幕。

崇禎拿着千里鏡望着那些正白旗八旗兵,全被朱舜的火炮一股腦的轟成了碎肉,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但還是轉頭看向了東廠督公王承恩,詢問道:“確定那是八旗兵?”

在城樓上觀望了那慘烈一幕的重臣權貴們,心裡都有這麼一個疑問,尤其是老督師孫承宗和孫傳庭兩人。

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滿清八旗兵的實力,那可是縱橫沙場多年,斬殺驍勇善戰的遼東邊軍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的八旗兵。

還是八旗兵裡最是驍勇善戰的正白旗八旗兵。

咋的,怎麼變得比京營的那些少爺兵還要不堪一擊。

崇禎會有這樣的疑問,也是在理所當然的事情,站在城頭上的所有重臣權貴全有這樣的疑問。

老督師孫承宗最是清楚滿清八旗兵的沙場征戰能力,他在遼東多年,親眼看到過幾百八旗兵追着幾千甚至上萬大明軍隊打。

大明軍隊不僅毫無還手之力,還像是碰見了什麼洪水猛獸一般玩了命的向後跑。

但在今天,就是那些基本能夠追着上萬大明軍隊打的滿清八旗兵,卻是這麼的不堪一擊。

在工業侯莊子面前就像一堆豆腐,輕而易舉的被打爛了,還爛成了豆腐渣。

老督師孫承宗突然想吃一大盆摻了酒水的麪條了。

鎮遠侯在崇禎二年的那場兵禍裡,負責駐守一處城門,可謂是親眼見識了滿清八旗兵的驍勇善戰,感慨道:“沒想到工業派積累這麼多年的爆發,居然是這麼的驚人。”

“倘若是在山海關城頭擺了上千門這種08型野戰炮,大明的國門從此便會永遠永固了。”

這些年,大明的國門就像是形同虛設一般,以前蒙古韃子突破過大明的國門,襲擊過京城。

滿清八旗兵也是突破過大明的國門,襲擊京城,算上這一次已經是被第二次突破國門了。

這樣的國門還能算是國門?

朝野上下已經對所謂的大明國門極度的失望,這些年已經消減的裁撤山海關,撤掉那些只會消耗銀子的山海關邊軍的聲音,越發的有影響力了。

要不是暗中投靠了東林黨的洪承疇擔任了遼東總督,還是袁崇煥擔任遼東總督的話,這個時候早就吵翻天了。

東林黨肯定又在吵着要撤銷山海關的遼東邊軍,讓他們解甲歸田,畢竟留着這些遼東邊軍也沒什麼用只會消耗銀子。

此時,聽了鎮遠侯的這番話,就算是對山海關的防守再怎麼失望也會贊同那一句。

大明的國門永固。

孫傳庭站在旁邊,贊同鎮遠侯說法的同時,更明白08型野戰炮能夠發揮這麼強大的火炮齊射威力,應該和工業侯莊子前的那些鐵絲網有關。

要想真的讓山海關這座國門永固的話,還要像工業侯莊子前方那樣修築長達五里的鐵絲網,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永固。

孫傳庭突然想起來一件事,饒是以他在僻靜處手書的安靜心態,莫名的呼吸有些粗重了。

如果大明北方邊關所有的墩堡和城池,全部修築這種鐵絲網的話,防禦力不知道能強大到何種地步了。

就算是一個只有幾十人的小墩堡,也能消耗上百甚至幾百八旗兵。

如果真是那樣就太可怕了,要知道遼東邊軍與八旗兵的互換是十換一。

只是修築了一片簡單的鐵絲網,這個互換瞬間就扭轉了,遼東邊軍與八旗兵的互換變成了一換五,甚至一換十了。

不過想到鋼鐵高昂的價銀,孫傳庭在心裡只能把這件事擱置了,不管怎麼說,大明的邊關總算是有了一個出路和希望。

再者說了,作爲支持工業革命的一員,孫傳庭可是很清楚朱舜已經在研究怎樣讓鋼鐵大批量出產,實現量產化廉價化的方法了。

孫傳庭看出了鐵絲網的價值,對於大明邊關防禦的無價之寶,老督師孫承宗也看出了鐵絲網的價值。

不太喜歡說話的老督師孫承宗,忍不住說了一句:“十朋,當真是上天賜給大明的一塊瑰寶。”

何止是瑰寶,此時此刻,在老督師孫承宗和孫傳庭的心裡,唯有朱舜才能拯救這個破破爛爛快要航行不下去的大明瞭。

如果沒有朱舜和他的工業派,老督師孫承宗和水孫傳庭都不敢想象現在的大明是怎樣的一番光景,這一次的滿清第二次入寇中原,不知道又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的一場災難。

可惜滿清八旗兵碰見了朱舜,接連突破左良玉精銳大軍,盧象昇天雄軍,洪承疇洪兵等大明最是精銳的邊軍,卻在一個小小的莊子面前折戟沉沙了。

還讓多爾袞的正白旗八旗兵死亡了足足十個牛錄,那可是十個牛錄,遼東邊軍多少年也殺不了那麼多的滿清八旗兵。

孫傳庭曾經立下過一個志向,就是在有生之年斬殺十個牛錄的滿清八旗兵,以他的滿腹韜略也只是敢說立下十個牛錄的志向。

但是誰能想到,就在今天,十個牛錄的滿清八旗兵,還是滿清八旗兵裡最是驍勇的正白旗八騎兵。

就這麼慘死了在朱舜的莊子前,連朱舜的衣角還沒摸到,便被火炮轟成了碎渣。

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
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