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

鑄炮匠頭大聲呼喝起了學徒,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顯示他的地位,在工業侯朱舜面前表現自己:“你們兩個還傻愣著作甚,還不趕緊把泥模架起來。”

“還有你!趕緊去找些軟材來,馬上就要燒蠟了還蠢了吧唧在那站着,怎麼收了你這麼個蠢貨。”

這些學徒都是各個蒸汽工廠工人的孩子,父母賺了些銀子就把孩子送到新式學堂唸了幾年的書,完成了掃盲。

對於大明軍火公司各種新式機械的掌握,比那些最開始沒有讀過書的學徒們要快多了,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能成爲一名熟工。

那些沒讀過書的學徒們短了需要三年時間,長了到現在了還是不會操作新式機械,一直當着銀錢最少的初級學徒。

這就是宋應星堅持要工人們把孩子送入新式學堂的原因,遇上一些頑固不化認爲識字沒什麼作用還不如早早進入蒸汽工廠的工人,還會親自去苦口婆心的勸說。

進入新式學堂不一定是爲了能夠學多少知識,最重要的是對孩子進行啓蒙,開智。

鑄炮車間管事選中的這些學徒,都是資深學徒了,再過個一兩年時間就能獨當一面的當個匠頭。

對於大明鑄炮法爛熟於胸的學徒們,本來在朱舜面前就很緊張,再聽到鑄炮匠頭的呼來喝去,突然手忙腳亂了起來差點砸倒了泥模。

這讓鑄炮匠頭的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作爲鑄炮車間管事連宗的他,正要像往常那樣伸出巴掌狠狠抽一名學徒的臉。

朱舜皺了皺眉頭說道:“鬥米,工人們學會搞特權了。”

大大方方站在一旁的趙鬥米,頓時有些尷尬,站在原地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一直陪在旁邊的鑄炮車間管事,本身是一名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大明軍火公司像其他蒸汽工廠一樣,由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充當骨幹。

這名京師大學堂學子大部分時間都撲在了氣密炮閂的研究上,只要匠頭們每個月按照要求完成份額,就很少過問鑄炮車間的事情。

京師大學堂學子沒想到這名不惑年紀的連宗兄長,竟然讓他在最尊敬的山長面前丟了臉面,臉色也很難看:“閉嘴,趕緊演示大明的火炮鑄法。”

鑄炮匠頭經過不停的吆五喝六,自我感覺不錯的美滋滋想着在工業侯面前露臉了,怎麼也想不通換來了連宗兄弟的呵斥。

還以爲學徒們的手忙腳亂觸怒了工業侯,心裡當即竄起了一股子怒火,心想着等工業侯離開了這裡有你們好看的。

這名依靠吃老本只會土法鑄炮的鑄炮匠頭,在朱舜離開以後還沒來得及收拾幾名學徒,就被調派到了運輸隊,當了一名運炮的苦力。

過去因爲鑄炮匠頭帶來的高昂銀錢和地位沒了不說,運輸隊的隊長還是一名學徒的父親,早就想收拾他了,只不過一直沒有機會罷了。

沒有幾炷香好日子過的鑄炮匠頭,不敢怠慢,親自過去燒火演示燒臘。

陰乾的泥模倒着放在火爐上,在大火的燒舔下,泥模裡面的蠟漸漸軟化,融化成蠟汁,從泥模裡面不停的滴出來。

直到完全滴完,用來澆鑄火炮的泥模就製作完成了。

鑄炮鐵匠演示完第二步泥模的製成,又是吆五喝六的帶着幾名學徒走向了旁邊的熔鐵爐。

熔鐵爐的流道是一出六,可以同時分流出六股鐵汁或者銅汁。

熔鐵爐四周的地面同樣是經過了硬化,鋪上了厚實的混凝土,只不過在正對流道六個出口的下方,有六個剛好可以放置泥模的圓柱型深坑。

熔鐵爐的四周除了堆放了煤炭,還堆放了很多泥土,學徒們拿起鐵杴開始往圓柱型深坑裡面填土。

在坑底鋪墊了一層泥土,然後把泥模放進圓柱型深坑裡面,泥模的四周用泥土塞滿。

圓柱型深坑是按照千斤以上的攻城炮鑄造,爲了調整高度讓鐵汁剛好流入泥模,墊的泥土比較多,朱舜等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鑄炮匠頭吆五喝六的指揮幾名學徒開始燒火,熔鍊鐵汁,等到泥模填埋好了,鐵塊也熔鍊的差不多了。

鐵汁順着流道慢慢流進了泥模裡面,澆鑄完成以後,保溫一到兩天時間再從圓柱型深坑裡挖出來。

朱舜沒有時間在這裡等一兩天,走向了不遠處的一個熔爐,這裡的泥模保溫了一到兩天時間,剛好要從圓柱型深坑裡挖出來。

開始挖掘泥模了,趙鬥米看着一名學徒開始操縱齒輪傳動軸系統,忍不住感慨了一句:“恩師,這個時候就體現工業革命的巨大優勢了。”

“只是幾十斤的虎蹲炮還好,三四個學徒就能拉起來泥模,這要是換成五百斤甚至一千斤的紅夷大炮,十個人也拉不動。”

“咱們的鑄炮車間只需要一名精通蒸汽操縱的熟工,就能輕鬆拉起來上千斤的紅夷大炮,節約了大量的人力。”

朱舜對於眼前這一幕很淡然,對弟子溫言笑道:“等到建立了鍊鋼廠,那才叫一個壯觀,到那時再感嘆也不遲。”

術業有專攻,精通火器製造的趙鬥米想破腦袋也想不到工業化鍊鋼廠是怎麼的一幅壯觀景象,換成徐積薪還差不多,只能努力的想一想。

鑄炮車間的熔鐵爐旁邊。

一名學徒先是挖出來一截泥模,用鐵錘敲爛外面的那層泥模,露出了黑色炮身。

拖過來幾根粗大的鐵鏈纏在了炮身上,用來調整紅衣大炮角度的炮耳,剛好擋住了鐵鏈防止鐵鏈滑出去。

粗大鐵鏈的另一頭掛在一個船錨樣式的鐵鉤上,隨着學徒的操縱,齒輪傳動軸系統開始運動,緩緩拉起了重達千斤的紅夷大炮。

在齒輪傳動軸系統啓動的前一刻,趙鬥米就拉着朱舜遠遠的離開了這裡:“恩師,工業化機械雖然好用,但危險性也是很高的。”

“這幾年來,單是鑄炮車間就傷殘了六名熟工,還被鐵鏈崩死了一名熟工,恩師還是遠離一些比較好。”

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
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