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

趙鬥米聽到東風兩個字,立刻就想到了兩句詩。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趙鬥米只是覺的自己改進的火箭溜很不錯,但是沒想到在恩師心目中的地位那麼高。

高到了足以扭轉戰局,甚至改變天下格局的地步。

朱舜看着露出了喜色的四弟子趙鬥米,臉上的笑意也是很濃。

崇禎四年的立冬時節。

歷史上的第一枚火箭,升空了。

朱舜爲了激勵趙鬥米,也是希望他能一直髮揮火器方面的才能,而不是把這種世界級的才能浪費在其他地方,引導道:“鬥米,好好研究這種火箭。”

“最多十年,火箭會讓你成爲百萬家資的鄉紳。”

百萬家資!

趙鬥米現在連一百兩銀子都不敢想,何況是一百萬兩白銀,別說驚喜了,這個數目多到嚇住了他。

趙鬥米嚥了咽口水,準備謙虛兩句,突然想到恩師最後一句話說的是鄉紳,而不是商賈。

難道......

趙鬥米忍不住伸手去抓朱舜的手臂,還沒伸出手,又是嚇了一跳,暗罵自己昏了頭,這可是對於恩師的大不敬。

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問道:“恩師,剛纔說的是鄉紳?”

朱舜笑了笑,看來貧苦出身的趙鬥米沒能抵禦鄉紳的誘惑,別說是他了,天下任何一個貧苦出身的人,都抵禦不了鄉紳的誘惑。

鄉紳在家鄉可是地位、權勢、財富的象徵,趙鬥米要是能把趙家變成家鄉的鄉紳,估計都巴不得自己去世,下去給祖宗們彙報這個好消息。

不過火箭這種東西,暫時還需要保密,朱舜不會告訴西法黨人,更不會給崇禎說了。

太子明年就要三歲了,再過三年就是教育太子,改變太子世界觀的最佳時期,是時候籌劃一個謀劃,成爲太子的老師了。

朱舜笑了笑,沒有回答四弟子趙鬥米的問題,凡事就怕琢磨,越是琢磨,趙鬥米就會越發的認爲新式火器是改變他命運的唯一辦法。

朱舜還有別的事情要做,拍了拍四弟子趙鬥米的肩膀,回到實驗室繼續研究第二代蒸汽機。

趙鬥米看着恩師離開的背影,若有所思。

小寒時節,距離年關不到一個月了,朱舜給兩位講師和學子們放了假。

王徵家在山西,路程比較遠,張燾租了一輛驢車,親自送恩師回家了。

今年,王徵回老家實打實的衣錦還鄉,每個月的月錢高達一百兩銀子,回去的時候買了一堆京城特產。

雙塔寺李家冠帽、前門橋陳內官家首飾、大棚欄宋家靴,當然少不了綠蟻樓的劍南燒春,花了王徵三四十兩銀子。

因爲宋家賣的廉價順天大幅布,京城棉布的價格迴歸了正常價格,一匹布只要五分銀子。

不過屬於奢侈品的綢緞,價格還是偏高,一匹蘇州產的蘇綾賣到三四兩銀子。

王徵一咬牙一跺腳,買了一匹蘇綾,找了一家手藝精湛的裁縫鋪,做了一身綢緞盤領衣。

就在放假的第二天,王徵穿着那件人生中第一件綢緞盤領衣,坐着驢車衣錦還鄉了。

從大年二十五開始,朱家的那件破爛宅子,又是多了很多給朱員外磕頭的貧寒老百姓。

門口再次多了七八頂轎子,讓破破爛爛的黃村多了一分貴氣。

今年的祭祖飯,多了一個人,老家遠在浙江的趙鬥米,沒有地方去的他,就被朱舜喊到家裡來吃飯了。

經過一個月時間的相處,朱員外和朱柳氏對於這個懂事的小徒孫很喜歡,看着趙鬥米整天忙前忙後的給員外朱忠仁倒酒,給朱柳氏燒鍋。

шшш .ttκǎ n .¢○

這讓急等着抱孫子的二老,減輕了對於孫子的思念,徒孫雖然沒有血緣上的關係,但是就情感上來說,其實和孫子沒什麼兩樣。

師公要是去世了,他們這些徒孫也是要披麻戴孝的。

酒過三巡,工廠主朱壽笑的極其暢快:“大哥,咱們家的老宅,明年就能翻修了。”

“你可不知道,現在的朱氏紡紗廠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員外朱忠仁放下酒碗看了過去,樂呵呵問道:“能賺多少錢?”

等到二哥也看過來了,工廠主朱壽伸出了十根手指頭:“一千兩!整整一千兩銀子,這是咱做夢也不敢想的數目。”

百戶朱忠義顯然也被一千兩這個數目驚住了,本來還想多說兩句話,又是拿着酒碗不說話了。

員外朱忠義臉上的表情,有些僵硬:“一個月一千兩,一年不就是一萬多兩,這也太嚇人了。”

工廠主朱壽得意的嘿笑一聲,然後開始商量怎麼翻修老宅,聽到大哥說要用琉璃大瓦,連忙擺手說沒有那麼多錢。

別看現在賺的多,用的更多,京師大學堂的月錢和糧食錢,每個月要拿走二百兩銀子,朱氏水泥廠現在開了兩個圓窯,每個月拿走四百兩銀子。

還有各種研究經費和朱家的吃穿用度,每個月只能剩下一百多兩銀子,一年下來也就能剩下一千多兩。

勉強可以建造一座青磚黑瓦的宅子,畢竟還要置辦各種傢俱。

家裡的長輩在那熱火朝天的商量怎麼重建老宅,朱舜也在回顧今年的一些成就。

正月十六那天,研製出了大明第一臺蒸汽機。

四月初二,建立了第一家近代機械局。

芒種時節,焦勖發明了萃取法,成爲了近代化工的開端。

小暑時節的壓力水廠,還有在年末的時候來了一個重頭戲,發射了歷史上第一枚火箭。

還有就是京師大學堂正式招生了,學子達到了二十人,這可不是二十個普通人,而是二十名人才和天才。

崇禎四年雖然忙了一些,但是朱舜在今天過的格外充實,因爲就在今年完成了很多的計劃。

尤其是火箭的出現,給了朱舜一個想也想不到的意外之喜。

回顧到最後,朱舜想到了二弟朱四海,不知道他在松江府過的怎麼樣了,希望他能爭氣一些,早點學成造船技術。

畢竟,朱四海乾的那件事,涉及到工業化的第二波紅利。

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
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