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

浮選法洗煤已經研究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大批量的進行浮選法洗煤了,也能更近一步的同化勳貴階層了。

京西煤礦十分的廣袤,朱舜只掌握了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在勳貴和官僚鄉紳手裡。

勳貴要用來同化成一個新的實業家階層,至於官僚鄉紳肯定是要徹底的打碎。

朱舜早就和戰略處的三位大才商議過怎麼處理工業革命的第一波紅利,囑咐道:“老七,每家洗煤廠最少要修建十座浮選洗煤池。”

“明天你去一趟工人會館,讓李州橋把基建署的人全部帶過來,全力修築洗煤廠。”

“時間不等人,多拖延一天就會多死一批老百姓,另外去北平機械局找來陳天衢,讓他安排人手儘快把蒸汽機和破碎機搭建起來。”

徐積薪早就想多修築幾家洗煤廠了,可惜因爲守孝三年那件事,不受李州橋和陳天衢兩個大孝子的待見。

有了恩師的命令就不一樣了,這兩個在工業派地位很高都快被工廠主們供起來的技術人員,只會全力以赴的完成命令。

朱舜交代完接下來的事宜,轉身離開了洗煤廠,坐上商船前往了京城。

京城。

城隍廟市,霑化會館。

京城的會館最早建造於永樂年間,大多是外地商賈行幫的同鄉會館,後來逐漸成爲了同鄉官僚、縉紳、科舉士子聚集居停的地點。

發展到崇禎年間,京城內一共有大大小小的會館四百多家。

霑化會館就是衆多鄉紳會館中的一個,東家是被人稱作四姓家奴的李魯生,前前後後投靠了當權的魏廣徵、崔呈秀、馮銓、魏忠賢四個主子,被蔑稱爲四姓家奴。

改換門庭也就罷了,李魯生每當投靠了一個新主子以後,往往會對老主子落井下石。

去年再一次投靠了東林黨,成爲老主子馮銓養的一條惡犬,高產雜交水稻在密雲縣難以推廣,就是他在其中作梗。

李魯生的人品爲人所鄙夷,城府算計卻是很不一般,投靠老主子馮銓短短兩年的時間,就和已經消失的鄭員外一起成爲了老宰輔馮銓的得力鷹犬。

如今更是東林黨的骨幹,專門負責針對工業派,阻礙高產雜交水稻的推廣。

李魯生今天在霑化會館聚集了一幫官僚鄉紳,倒不是爲了阻礙高產雜交水稻的推廣,而是準備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爲主子馮銓斂來一筆橫財。

今天過來的官僚鄉紳有一個相似之處,手裡全都掌握着一些柴薪作坊和煤窯,供應整個順天府的柴薪。

等到官僚鄉紳們都到齊了,李魯生慢悠悠的詢問了一句:“各位作坊裡是否缺少長工短工?”

提到長工短工,官僚鄉紳們全都是唉聲嘆氣起來,與吏部侍郎沾親帶故的史員外,嘆了一口氣道:“以前招募長工短工,鄉野百姓爲了爭搶一個名額都能打起來。”

“現在可倒好,已經招不到長工短工了,本員外的八家柴薪作坊和五家煤窯嚴重缺少苦力,只能讓家丁僕役們先頂上了。”

史員外的埋怨一下子就打開了官僚鄉紳們的怨氣,一個個在那怨恨朱舜給官僚鄉紳帶來的改變。

李魯生一句話挑動了這些在京城地位很高的官僚鄉紳,讓他們越發的仇恨朱舜,撫須笑了笑。

他早就看透了工業派長不了,在挑選新主子的時候纔沒去投靠工業派,再次沒皮沒臉的投靠了老主子馮銓。

高產雜交水稻的畝產達到了駭人的一千多斤,能夠大大提高官僚鄉紳手裡土地的糧食產量,爲何到現在沒有官僚鄉紳種植高產雜交水稻?

那是因爲最終受益的並不是官僚鄉紳,而是老百姓,並且會壞了官僚鄉紳的根基。

官僚鄉紳手裡掌握着大量的土地,並不缺吃喝,根本不需要高產雜交水稻來保障一家老小的溫飽。

凡是需要保障溫飽的人,全是苦哈哈的老百姓。

東林黨能夠把持朝政,不在於東林黨黨爭的手段多麼高明,歸根究底在於東林黨掌握了大量的土地。

通過這些土地把老百姓牢牢的控制在手裡,脫離了官僚鄉紳就沒有田地種,一家老小就得餓死,老百姓只能逆來順受的老實聽話。

糧價一直居高不下,正是官僚鄉紳們控制老百姓的手段之一。

因爲土豆麪粉已經讓順天府的糧價大跌了,倘若其他地方推廣了高產雜交水稻,糧食大增,糧價同樣是會大跌,這就是在破壞官僚鄉紳的根基了。

所以糧價一定要高,老百姓一定要窮,這樣才能保證官僚鄉紳的子子孫孫都能享受紙醉金迷的奢靡日子。

李魯生這一次召集手裡掌握柴薪作坊和煤窯的官僚鄉紳,除了藉機爲主子馮銓撈一筆銀子,還有徹底破壞工業派根基的謀劃。

只要破壞了工業派的根基之地順天府,李魯生就能向主子馮銓證明自己的能力,也爲東林黨立下了一個大功,空缺的幾個侍郎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李魯生安靜的等着官僚鄉紳們抱怨了一盞茶時間,徹底勾起了心底對朱舜的怨恨,再次說道:“各位想不想在這冬日裡大賺一筆。”

聽到大賺一筆,所有官僚鄉紳們都來了精神,轉頭看向了悠閒喝茶的李魯生。

史員外平時經常和吏部侍郎談論時政,點評時事,很快明白了李魯生的意思:“李兄的意思是要在今年提高柴薪的價錢。”

李魯生繼續悠閒的喝茶,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是。

果然又其他的官僚鄉紳提出了疑問:“京城現在的柴薪價錢是咱們暗地裡敲定好的,剛好可以榨乾老百姓手裡最後一點餘錢。”

“還能讓老百姓背上債銀,牢牢的控制住鄉野老百姓。”

“提高價錢倒是不難,只是老百姓手裡的銀子已經榨乾了,就算是提高了價錢也買不起了。”

李魯生等到這名鄉紳說完,放下了手裡的汝窯茶杯,撫須笑道:“誰說沒銀子,工業派這些年可是送給老百姓不少銀子。”

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
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