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

關於高壓蒸汽機,畢明珪研究了這麼多年,已經有了眉目。

最關鍵的是已經把大的方向給定住了,只要把大的方向給定了,接下來就是針對方向進行細節上的推敲。

大的方向一旦錯了,很容易就出現南轅北轍的情況,就算是投入再多的銀子和人才,研究的再深入,最終研究出來的成果始終是錯的。

畢明珪帶着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定下了這個大的方向,就是想要提高蒸汽機的功率,最關鍵的就是把鍋爐改成高壓鍋爐。

大明蒸汽機的那一套動力系統,除了密封圈改成金屬銅圈以外,還改動了很多地方。

畢明珪拿出了最後一版的圖紙,交給了恩師:“恩師,這個鍋爐的形狀已經和過去完全不一樣的,改成了銅管。”

“只不過現在這個銅管的直徑還沒有確定,暫定的是直徑1.5米,不過根據成品來看。”

“1.5米的直徑還是不夠,提供不了所想要的那種高壓,所以就改成了1.8米到2米之間。”

朱舜拿在手裡,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畢明珪他們已經研究成功了。

朱舜腦子裡早就有高壓蒸汽機的大概方向,一直沒有說,就是因爲要培養畢明珪等一系列的機械方面天才。

科學探究和人才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一味的拔苗助長的話,基礎是相當的不牢固。

這樣還容易讓他們形成依賴心理,想着凡事都依賴朱舜這個山長就可以了,這對於一個科學家的獨立思考來說是極其不利。

如果朱舜真的那麼做,畢明珪本來是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家,總是吃現成的,很有可能直接就變成廢柴了。

朱舜廢了這麼大的苦心,效果已經出來了,畢明珪用了短短几年的時間,就發明了歐洲用了將近二百年才研究出來的高壓蒸汽機。

雖然只是一個大概的雛形,但是已經十分分的近似了,只是有一些細節上的差別。

朱舜此時心裡有些感慨,那些歐羅巴人在後世經常鼓吹自己是高等人種,從畢明珪這件事就可以看的出來。

真正聰明的,真正能引領世界的還是中華民族,不管是火藥還是印刷術都給這個世界帶來了極大的改變。

只不過用錯了地方,滿清在最應該工業革命的時候,把中華大地的人才全都浪費在了八股文上。

中華大地就算是有再多的人才,整天讀那些八股文,而不是去把聰明才智放在科學研究上。

最後的結果就是,把中華大地幾百年的人才,全都浪費了,只能閉關鎖國了。

朱舜點了點頭,又把圖紙交還給了畢明珪:“設計的相當不錯,這個尺寸還是用2米比較好,這樣蒸汽壓力就完全足夠了。”

畢明珪向來都是對恩師的囑託,當作比聖旨還聖旨,鄭重點頭:“關於鍋爐的材料,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除了少數部件用低碳鋼以外,大部分都是熟鐵。”

“這樣一來成本就降低了,另外設計的這一款高壓蒸汽機,製作起來也簡單,是用的低碳鋼板鉚接技術。”

“成本降低了,製造速度上去了,這纔是理想中的動力升級。”

能夠在這短短几年的時間內,設計出來高壓蒸汽機,已經足夠讓朱舜驚喜了。

讓他沒想到的是,六弟子畢明珪對於高壓正積極的考慮已經脫離了技術層面。

不僅延伸到了材料方面,製造方面,甚至考慮到了商業用途。

今天,六弟子畢明珪給朱舜的驚喜着實很大,溫和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給爲師詳細介紹一番。”

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十六章 衙蠹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
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十六章 衙蠹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