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

只是沒想到朱舜的那些奇技淫巧,在皇太極眼裡如此的重要,甚至超過了每年一百萬兩的歲幣。

崇禎突然愣了一下,又想到一件事,等到桂王世子唐王世子這些宗藩出去建國,除了福王世子以外豈不是又多了一羣男人跟他搶朱舜。

現在還多了一個皇太極。

不行,一定要想辦法把朱舜牢牢的留在大明。

怎麼留可就難辦了,自己又不是朱舜的爹,朱舜也不是自己的爹。

爹?

崇禎驀地笑了,嚇的禮部主事差點沒尿褲子,他可從來沒見到皇上笑過。

崇禎接下來的話,登時就讓禮部主事臉色慘白:“太子已經六歲了,是時候出閣讀書了,承恩擬製讓工業伯擔任左春坊大學士。”

“哎呦!”禮部主事突然哀嚎一聲,捂着肚子在地上抽搐:“皇上,微臣昨夜吃壞了東西,患了痢疾,腹中疼痛難耐,希望皇上放微臣回去......”

禮部主事哪裡是患了痢疾,分明是想去給東林黨報信,崇禎面無表情:“準了。”

崇禎看着禮部主事匆匆忙忙的背影,心裡好笑,許久沒看到朱舜坑東林黨了,希望朱舜這次不要讓他失望。

杏園戲班。

這座名動京師的戲園,最近被突然冒出來的一大批宗藩世子給霸佔了,椿樹衚衕也就成了京城紈絝子弟脊背發寒的地方,想要聽戲了只能去新簾子衚衕和舊簾子衚衕。

京城戲班根據大小,歇處有兩地。

小唱彈索的在新簾子衚衕和舊簾子衚衕,爲了招攬客人,門戶都是打開的,門內坐着一些小官,打扮的粉妝玉琢。

大班都在椿樹衚衕,比起小班要氣派多了,走進巷子,就能看見門上都貼着紅紙小貼,寫着某某戲班。

宗藩世子們沒有立即就去工業伯的莊子,誰知道有沒有藏着刀斧手,都在等着幾位主心骨的到來。

在等主心骨的這段空閒時間,一個個跑到了杏園戲班,據說這是工業伯三弟的戲園看,過來探探口風。

福王世子乘着夏季大風,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便從南洋趕回了京城,心情很差。

倒不是南洋出了什麼事,兩腳剛踩在京師的土地上,福王世子馬不停蹄的去了京城的一座道觀,去找一位元先生。

好話歹話說盡了,這位元先生就是不願意跟他走,只是面色無情的坐在蒲團上打坐。

福王世子現在正是建國之初,對於各種文臣武將有着很大的需求,何況這位元先生還是大明最拔尖的武臣。

還是兩廣人士,不像其他武臣到了南洋還要先熟悉一番南洋的風土人情,才能着手籌謀合理的謀劃。

元先生本身就是兩廣人士,對於南洋各國的風土極爲熟稔,可以說是上天賜給福王世子的韓信,關鍵這位前一段時間還被朱由檢給殺了,不會留戀大明瞭。

誰曾想這位元先生就是不願意去南洋,幫助福王世子建立澳洲帝國。

心情更差的是,所有的宗藩世子都要去海外建國了,雖說以後在南洋有了大量同宗兄弟的幫襯,畢竟南洋現在是歐羅巴人的天下。

除了荷蘭人,英格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沒一個是善茬,但是等到他們見識了大明軍火公司的各種先進火器,又會多一批宗藩爭搶朱舜了。

宗藩世子們瞧見福王世子來了,全部起身行禮,只有兩人例外。

桂王世子,唐王世子。

福王世子拱了拱手,算是給這些同宗兄弟打了一個招呼,徑直走到桂王世子和瑞王世子中間的位置,坐在了上面。

福王世子挺不願意坐在中間,倒不是不夠資格,只是不願意距離桂王世子和唐王世子太近。

桂王世子與武宗皇帝一個德性,殺性極重,自封爲白起將軍,這些年沒少跑去兩廣殺安南人。

還是屠殺,還是一個寨子一個寨子的屠殺,雖說那些黑瘦猴子不是東西,但是誰也不願意和這種殺心極重的人相處。

誰知道他哪天喝多了,會不會耍酒瘋把福王世子給宰了,畢竟殺人對他來說太平常。

旁邊的另一個唐王世子,福王世子更不願意和他相處了,整個就是一個陰險小人。

老唐王的兒子衆多,唐王的爭奪也最是激烈,朱聿鐭的幾個兄長爭的你死我活,最後卻讓他成了唐王。

雖然已經世襲唐王了,福王世子還是經常喊他唐王世子,告誡他誰纔是宗藩裡的老大,不要在他福王世子面前擺譜:“諸葛玉玉來了。”

朱聿鐭聽到福王世子給他取的諢號,嘴角抽了抽,自比諸葛亮的他輕搖羽扇道:“由崧賢弟別來無恙。”

福王世子斜瞥了他一眼,誰稀罕見你,想到這人的陰險秉性,說不定還真的有可能搶走朱舜,更加不想搭理他了,只說了一句:“人到齊了都跟本世子去工業伯莊子。”

宗藩們在打聽工業伯莊子的時候,早就聽說工業伯的莊子是京城一大奇景,一直想去看看,只是迫於幾位主心骨還沒到便沒過去。

在福王世子的帶領下,一羣宗藩世子浩浩蕩蕩的去了工業之城,京城裡的紈絝子弟們終於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把這幫子瘟神送走了。

福王世子幾天前就到京城了,挑選今天去工業之城,那是因爲今天下了大雨。

福王世子前幾天第一次見到工業之城,像個鄉下土鱉一樣驚呼連連,怎麼也得讓這幫子天潢貴胄當一回鄉下土鱉。

大雨傾盆,雨水‘噼裡啪啦’落在水泥路上。

宗藩子弟們走出綢緞轎子的一瞬間,全部都是驚呆了,從未見過這等乾淨整潔的莊子,還沒有半點積水。

“太祖爺爺,本世子莫不是到了皇宮!”

“皇宮?皇宮又不是沒去過,哪裡有這裡纖塵不染,應該是天宮纔對。”

“諸位快看,還有腳下的地面,堅硬如石壁不說,還是一整塊鋪在地上,這個工業伯莫不是神仙。”

大明最尊貴的宗藩世子們,瞧見大雨中的工業之城,果然像個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一樣,左看看右瞧瞧,還走到蹲在地上摸摸這摸摸那。

福王世子瞅着這羣鄉巴佬,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