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

朱舜走回原地與鎮遠侯等人站在一起,徐積薪帶着崇禎走上了混凝土水塔旁邊。

順着水泥臺階走上小山般的水道頂端,崇禎站在頂端這才注意到,一共有十座水泥閘門。

徐積薪嘴裡的混凝土水塔連接着十個陡峭水道,全都通過不遠處的蒸汽機開啓閘門。

看過這裡的情形,崇禎對於開閘放水更有興致了,按照徐積薪的詳細教導小心拉動了槓桿。

水泥閘門緩緩升起,一道洶涌的水流飛快衝了下去,只聽‘嘭’的一聲撞擊在了浮選洗煤池裡。

崇禎親手操縱了這一幕,心底難以遏制的產生了亢奮,此時的他彷彿成了一位龍王爺,可以操縱江河湖海。

這種締造錢塘江一線大潮的快感,讓明明是一國之君卻要受到東林黨掣肘的崇禎,有了天下在我手的自由自在,讓他欲罷不能。

接連開啓了十條大潮,衝擊下面的浮選池,濺起大片的水花。

放完混凝土水塔裡的水,崇禎還有些意猶未盡,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又和身邊的徐積薪輕聲說了幾句。

等到混凝土水塔裡的河水再次灌滿。

小山般的十條水道頂端。

崇禎站在頂端,雙手用力一拉蒸汽機槓桿。

眯起了眼睛。

十面水泥閘門同時升起。

十條水龍奔涌而去,‘嘭’‘嘭’‘嘭’接連不斷的撞擊在浮選池煤堆上,濺起了無數水花。

場面極其的壯觀。

東林黨官員望着這從未見過的一幕,目光不免有些呆滯,小山頂端的那一襲明黃龍袍,彷彿真的成了一位駕馭九龍的玉皇大帝。

心裡也有癢癢,也想嘗試釋放十條水龍的快感。

可惜他們是東林黨,過了今天別說是親手釋放十條水龍了,就是再想看見也不行了。

明搶?

東林黨官員們只是在腦海裡劃過了這個念頭,就把這個念頭抹去了。

朱舜現在已經是勳貴的一員了,還有鎮遠侯、懷遠侯、興安伯、新寧伯四位勳貴的幫襯,不能再用那些下三濫的低劣手段了。

眼看崇禎沒完沒了的要接着玩,朱舜趕緊給太子朱慈烺遞了一個眼色,想玩也得等封賞結束了再玩。

太子朱慈烺心領神會的跑了過去,小聲嘀咕了幾句,崇禎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走下了水道頂端。

崇禎坐回鑾駕,又恢復了那副君心難測的姿態,面無表情的注視面前官員們:“朕以爲徐積薪放棄個人的小孝,一心只爲天下百姓謀福祉,是爲大孝。”

“特賜孝義坊一座。”

孝義坊!

東林黨官員聽到皇上賜給徐積薪一座孝義坊,嘴裡有些乾澀,就算是像宋士慧那般誥封一個煤炭伯洗煤伯,還勉強能夠接受。

一個表彰孝義的牌坊,卻讓東林黨官員難以接受,心生嫉妒,就算是六部的侍郎們心裡也有些不是滋味。

他們這輩子也不見得能有一座。

這可是萬世留名。

還是能夠放在祖墳前的牌坊,不僅給後人看,還能給祖宗們看。

幾乎等同一個文官最高的諡號文正了。

還有皇帝真是把徐積薪看做了子侄晚輩了,一心是在爲他考慮,畢竟對於徐積薪來說一座孝義坊,比一個國公都重要。

東林黨污衊徐積薪的名聲,徐積薪自己也覺得愧對爺爺,是他心裡永遠過不去的坎。

有了這座孝義坊就不一樣了。

徐積薪捨己爲國的行爲,不僅是大孝,還是得到朝廷承認應當受到後世敬仰的千古一孝子。

有了這座牌坊矗立在爺爺墳前,那可是給他爺爺臉上長了一次天底下最大的臉,心裡哪還會有什麼坎。

朱舜和鎮遠侯等人也沒想到皇上會誥封會是這麼一個結果,他們閒聊時猜測的誥封,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像農業伯宋士慧那般封個伯爺。

沒想到皇上的這個誥封,這麼的稱心如意,也是徐積薪最迫切想到得到的東西了。

徐積薪得知皇上誥封了一個孝義坊,楞在了原地,久久沒有說話。

還是朱舜踢了他一腳,徐積薪這纔回過神來,立即跪倒在地,聲音哽咽的說道:“叩謝皇恩。”

不過,崇禎顯然不會這麼輕易的放過他,遞給皇后一個眼神,周皇后心領神會的問道:“徐卿家,可曾婚配。”

徐積薪平時是個鋒芒畢露的人,凡事都要爭勝第一,面對大明天子也是絲毫不怯場。

面對周皇后的詢問卻不知道怎麼辦好了,回頭看向了恩師,頗有孩子求助父母的意味。

這個時候也應當是由朱舜這個做長輩的站出來,周皇后是長輩,與她商量這件事的那個人也只能是徐積薪的長輩。

周皇后的那句話不是在問徐積薪,而是理所當然的在問他恩師朱舜。

朱舜走到鑾駕前,恭敬道:“回稟皇后娘娘,徐積薪不曾婚配。”

周皇后點了點頭說道:“本宮許久沒見芸娘了,明日讓芸娘去紫禁城陪本宮說說話。”

徐積薪的父親還在守孝三年,母親沒有誥命在身做不了主,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在京城有地位的人出來幫徐積薪敲定這件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一個合適的媒人,這樁天底下最煊赫的一樁姻緣也就成不了了。

衆多東林黨官員看向徐積薪的眼神,又是帶上了一絲嫉妒,今天要不是他恩師站出來,這樁姻緣鐵定成不了。

他爺爺已經不在了,哪裡還有合適的媒人。

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
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