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

崇禎六年的冬至時節。

召開了第二屆工廠大會。

今年的工廠大會比去年要闊綽氣派多了,有了專屬的白府。

鐵柵欄外,停滿了各種綢緞轎子馬車,一位位穿着貂裘或者絲綢冬襖的工廠主,從乾淨整潔的水泥路走向白府。

周圍一望無際的草地,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積雪。

一隊隊步兵營的鄉勇,在班長的帶領下邁着整齊劃一的步伐,扛着後裝線膛槍不停的巡邏。

走進大會堂,工廠主們按照座次坐好。

時辰差不多了,朱舜打開側面從後院走上了講臺。

朱舜掃視一圈,崇禎六年的工廠主比崇禎五年又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新成立的瓷器協會,爲朱舜控制大明各行各業的鴻圖,添磚加瓦。

朱舜把手裡書卷放在講臺上,開口道:“各位,經過一年的辛苦,想必各位在崇禎六年又賺了不少銀子。”

提到賺了不少銀子,工廠主們會心一笑,何止是不少,說上一句日進斗金都不誇張。

朱舜瞧見下面的工廠主們笑了,知道這個開場白說到他們的心坎兒裡了,也是笑了笑說道:“各位笑歸笑,接下來就要步入正題了,首先是工業。”

工業——紡織:永定河岸邊的蒸汽紡紗廠和飛梭織布廠,數量上暫時沒有多大變動,依舊保持在五十家左右。

但是除了飛梭織布廠,已經實現了全面蒸汽化,另外新增了二十七家蒸汽梳棉廠,十幾位在各縣有名望的鄉紳轉化爲實業家。

最大的成果,便是紡織體系終於實現了初步工業化。

問題:

1、因爲熟工的嚴重缺少,蒸汽紡紗廠的擴張達到了極限。

2、梳棉廠和紡紗廠實現了蒸汽化生產,織布機還是人力的方式,導致了棉紗的產量過剩,織布機急需實現蒸汽化。

崇禎七年的計劃:

1、解決熟工問題。

2、由蒸汽動力帶動的動力織機,要在崇禎七年實現發明,並且可以投入生產。

工業——機械:四大工業母機之一的蒸汽錘研製成功,機械鋸牀、碾機、破碎機相繼發明,機械鑽牀也已經研製成功。

問題:

1、四大工業母機還剩下三種沒有發明,需要儘快發明,提高蒸汽機械的產量。

2、煤炭和鋼鐵還是毫無進展,導致蒸汽機械的價錢偏高。

崇禎七年的計劃:

1、四大工業母機最少再發明一種。

2、想盡辦法也要招納一名世界級天才,對於煤炭或者鋼鐵進行研究。

教育:京師大學堂超額實現了三百人計劃,各縣新式學堂實現了千人計劃,松江府建立了一處北洋水師學堂。

問題:

1、順天府因爲背靠京師這座人才濟濟的大都會,挖掘了三百名數理化天才學子,但是人才潛力已經用盡。

崇禎七年的計劃:

1、北直隸北方五個州府,實現新式學堂的建立。

2、北直隸南方的州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快進行新式學堂的侵蝕。

礦業:礦石產業初步實現了蒸汽化生產,建立了一條高效生產體系。

問題:

1、煤炭和鋼鐵的問題,同樣是毫無進展,已經嚴重阻礙了蒸汽化進程。

崇禎七年的計劃:

1、煤炭和鋼鐵一定要有一樣實現零突破。

交通:水泥已經燒製成功,高溫計的發明實現了量產,同時降低了成本。

問題:

1、熟工不足,建造水泥工廠的熟工都不足,建造水泥路更是無從談起了。

崇禎七年的計劃:

1、儘快培養大量的熟工,完成對水泥工廠的徹底搭建,然後計劃建造大明第一條水泥路。

2、松江府的蒸汽機船已經進入研究階段,爭取在三年內製造一艘實驗型蒸汽機船,五年內實現正式生產。

朱舜手裡的這份總結書,經過戰略處的潤筆,基本上已經涵蓋了所有的問題和計劃。

去年的第一屆工廠大會,還有工廠主提出大大小小的問題,今年全部聚精會神的聽着會首朱舜的總結。

尤其是對崇禎七年的計劃,一字不落的記載在了自己帶來的書卷上。

這些商賈嗅覺極其敏感的工廠主們很清楚,這些計劃哪裡是一行行冰冷的數據,分明是巨大的商機。

就拿煤炭和鋼鐵的零突破來說,已經有工廠主覺察到煤炭行作,在未來賺來的銀子絕對不比蒸汽磨坊差。

朱舜在談到煤炭的時候,明顯感覺到工廠主們的情緒變化,這些工廠主裡只有一小部分西法黨人知道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大部分工廠主是不知道的。

明朝商賈們的嗅覺還真是靈敏,只是憑藉幾句冰冷的文字,就能以過人的前瞻性,覺察到裡面的銀子味道。

總結結束,周員外把玩着玉質鼻菸壺站了起來,拱了拱手說道:“會首,其餘的事宜暫且可以緩一緩,這個熟工問題,一定要提上日程了。”

“因爲熟工的缺少,在座各位的蒸汽工廠擴張已經黔驢技窮了。”

“不瞞會首說,房山縣不少鄉紳在私底下找過本員外,說是要在本員外蒸汽工廠摻上一股,只要蒸汽工廠能夠擴張,調整來的寸頭少說也有三四萬兩白銀。”

朱舜知道明朝商鋪有摻股一說,一般都是官僚鄉紳把手裡的現銀放在大宗商鋪裡,以二釐到三釐半的利息摻股,到了年底分紅。

大宗商鋪因爲大批量的採買貨物,經常出現銀根短缺,需要大批量的現銀。

官僚鄉紳就把手裡的現銀拿出來錢生錢,雙方各取所需。

周員外說的這個情況,對於工廠協會來說是個好兆頭,說明那些顧及東林黨和晉商的鄉紳,心裡有了新的盤算。

已經開始動搖東林黨和晉商的根基了。

朱舜最後要說的兩件事,也正是和熟工問題有關,敲了敲講臺。

交頭接耳的工廠們逐漸安靜了下來。

朱舜伸出了兩根手指。

“第一,工廠協會在崇禎七年一定要走出順天府,把北直隸的北方五個州府拿下來。”

朱舜收起一根手指,突然笑了,胸中涌起了萬丈豪情。

“第二,崇禎七年以鋼筋混凝土爲原材料,建造一座。”

“工業之城!”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