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

陸軍講武堂在勳貴們的‘支持’下,一名名臉色慘白的庶出前往了陸軍講武堂,這座大明未來的軍官搖籃算是步上了正軌。

朱舜暫時放下了對於陸軍講武堂的微觀調控,改成宏觀把控,離開西山前往了大明軍火公司。

保證後裝線膛炮氣密性的炮閂還是沒有發明出來,不過趙鬥米卻有了另一個方向的改進,同樣可以讓滿清和闖賊吃個大虧。

增加紅夷大炮的使用壽命。

鑄鐵炮的使用壽命大概在550發左右,銅製滑膛炮雖然比鑄鐵炮沉重,但是使用壽命卻要長很多大概在900發左右。

滿清和闖賊腦子了沒有使用壽命的概念,不過交戰這麼多年了,基本上能夠估算出大明的紅夷大炮能夠轟擊幾天。

先通過收買一些軍頭麾下的將官瞭解是什麼火炮,根據火炮的質地判斷出天數,只要超過這個天數,就是滿清和闖賊發起大規模進攻的戰機。

如果把鑄鐵炮的使用壽命提高到900發,甚至是1000發以上,等到滿清和闖賊撤下來炮灰調遣精銳開始大規模進攻了。

面對的卻是遍地開花的火炮轟擊,滿清和闖賊臉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鑄炮車間的地面經過了硬化,鋪上了一層厚實的混凝土,空曠的車間頂部安裝了一套齒輪帶動傳動杆的傳動系統。

由蒸汽機提供動力,帶動鑄炮車間頂部的行吊,吊起泥模,運走製造完成的沉重大炮。

鑄炮車間內還有一座熔鐵爐,伸出車間外面的煙囪,冒着滾滾的黑煙。

鑄炮車間爲了散熱,四周的牆面上留了一面面大窗,正向外冒着白氣。

朱舜沿着一條水泥路走進鑄炮車間,在較冷的深秋裡,撲面而來了一陣熱浪,呼吸的空氣帶着一股子鐵汁味道的灼熱氣息。

已經是深秋了,裡面的鑄炮工人全部都是穿着對襟單衣,穿的這麼單薄,腦門上還都是汗水。

鑄炮匠在大明屬於嚴密把控的匠人,大明軍火公司的鑄炮匠不多,但是當朱舜走進鑄炮廠瞧見幾座鑄炮車間的鑄炮工人大增。

朱舜看向了身穿一襲長衫站在旁邊的四弟子趙鬥米,詢問道:“鑄炮車間的熟工怎麼比以前多了?難道是從佛山招募的鑄炮匠。”

四聚之一的佛山,最爲暢銷的大宗貨物是銅器,孕育出了很多代代相傳的手藝精湛鑄銅匠,朝廷在這裡設立了炮廠。

但朝廷對於兩廣的統治力明顯不如河南、浙江這些巡撫司,早些年在佛山設立的鑄炮廠,基本上都被衙蠹們吃拿卡要的虧空的不成樣子。

沒有辦法,只能交託給一些地方上的大鄉紳鑄造銅炮,出息了不少的私人炮廠。

所以朱舜詢問了一句是不是從兩廣的佛山請來的鑄炮匠,要不然很難找來這麼多的鑄炮匠。

趙鬥米還是那副大大方方不卑不亢的樣子,但在恩師面前卻是謙卑了很多:“這就要感謝那位範家的藥材大掌櫃了,送給了咱們將近九十名手藝精湛的鑄炮匠。”

朱舜後來也從王承恩那裡聽說了,那名針對工人票號的藥材大掌櫃,居然是滿清的大諜子也是讓東廠頭疼了很久的大諜子,沒想到栽在了工業派的手裡。

朱舜今天過來主要是爲了鑄炮,點了點頭,平靜道:“開始介紹鑄炮法吧。”

趙鬥米沒有走向熔鐵爐,先是走到了正在和制泥模的熟工旁邊,嘆了一口氣說道:“恩師,大明的鑄炮手法相比較西洋的鑄炮手法,還是比較落後的。”

說完這句話,叫來了一名鑄炮匠匠頭帶着幾名學徒開始演示大明的鑄炮法。

大明的鑄炮手法一共分爲四個步驟,用水和泥,製成泥模,範金傾鑄,層層筍合。

用水和泥的泥料不是隨便什麼泥土都能使用的,必須要用黏土,黏土的硬度比一般的泥土要硬很多,幹了以後不會變形。

鑄炮匠匠頭一般都是讓學徒們用水和出來黏土泥料,今天工業侯朱舜在這裡,擼開袖子親自上陣了。

用水和出來大量的黏土泥料,放在旁邊備用。

鑄炮匠匠頭故意擦了一把子臉上的汗水,顯示自己的勤懇負責,偷瞧了一眼工業侯朱舜,瞧見工業侯點了點頭。

鑄炮匠匠頭心底大喜,更有幹勁的進行下一步,製成泥模。

這一次演示的火炮只是一門幾十斤的虎蹲炮,不是超過千斤的攻城紅夷大炮,製造起來比較輕鬆不需要使用行吊。

兩名學徒在泥料和好以後,擡來了一塊標準化的蠟模,這塊蠟模使用蠟塊雕刻而成的虎蹲炮,口徑、身管、膛壁全部經過了標準化。

朱舜仔細瞧了兩眼,其實就是一門蠟塊雕刻而成的虎蹲炮,按照1:1的比例雕刻而成,與要鑄造的虎蹲炮大小一致。

蠟模搬過來了就開始製作泥模了,鑄炮匠匠頭在蠟模外面糊上一層黏土泥料,蠟模虎蹲炮的炮膛裡也填上黏土泥料。

用泥土泥料把蠟模整個包裹起來,在尾部留了一個進料口,用來倒入鐵汁或者銅汁。

泥模製作完成以後,一定要從內到外徹底乾透了才能進行澆鑄,不然泥模裡面的潮氣遇到金屬溶液會在炮膛內形成蜂窩狀的小洞,施放火炮時容易發生炸膛。

泥模的陰乾還沒有半點取巧的法子,只能放在平地上自然陰乾,就算是用炭火烘烤,內部也會存留大量的潮氣。

鑄炮匠匠頭讓幾名學徒搬來一門陰乾的泥模,緊張而又激動的介紹道:“一般來說,陰乾泥模最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這還是在大晴天。”

“要是遇到了陰雨天氣,或者是現在這麼冷的天氣,最少就要兩三個月了。”

鑄炮匠匠頭不敢直視工業侯朱舜,磕磕絆絆的說完對於泥模陰乾時間的介紹,偷偷瞄了一眼工業侯朱舜,發現工業侯又是點了點頭,喜的都快合不攏嘴了。

呼喝學徒們搬來一門陰乾好的泥模,開始對泥模進行處理,完成最後一步。

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
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