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

雜交水稻的意義不言而喻,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發明,養活了全世界數以億計的人口。

放在大明朝,宋士慧青史留名就不要說了,甚至會有無數的老百姓爲他立生祠,成爲僅次於孔子的聖人。

朱舜現在已經很瞭解明朝的風土人情了,知道一畝地的能長出多少糧食,上等水澆田也不過三石多,中田和下田更不要說。

超級雜交水稻的產量可是能達到十五石,即便是研究不出來超級雜交水稻,一般雜交水稻也能達到十石。

配合未來註定要建立的化肥工廠,一年兩季全部達到十石絕對沒有問題。

大明現在的糧食產量,全部按照上田算的話,一畝地一年也就六石。

雜交水稻配合化肥工廠卻可以達到二十石,是現在三倍還多,對於還處於農業社會的大明王朝來說,相當於整個大明王朝的領土擴張了三倍。

朱舜想到幅員遼闊的大明王朝,什麼也沒幹,就因爲兩項發明就擴張了三倍的領土,就忍不住有些頭皮發麻:“科技真是第一生產力。”

不過要想完成這兩件事,引導宋士慧和發掘新的發明天才,是當前最緊要的重任,也在朱舜心裡僅次於蒸汽機的製造。

朱舜酒足飯飽以後,回去自己的那間茅草屋睡覺,幾位長輩還沒喝盡興,尤其是宋老太爺剛剛來了勁頭,酒就沒了。

宋老太爺喊來候在門口的家丁,讓家丁再去搬來幾甕劍南燒春,一定要把酒給喝盡興了。

第二天醒來,朱舜帶着宋士意繼續研究飛梭織布機,過去晉商和東林黨總是主動算計朱舜,這一次朱舜要用飛梭織布機,算計一次晉商,怎麼說也要把八大晉商變成七大晉商。

宋氏飛梭織布機的整體框架已經有了,接下來就是把幾點小細節給敲定,宋氏飛梭織布機就可以投入生產了。

飛梭容易從木板上滑下來的問題,很好解決,宋士意在木板中間鑿出了一道凹槽,飛梭在凹槽裡運動,就不會滑落了。

笙簧的問題就不好解決了,宋士意接連換成了銅薄片和鐵薄片都是差強人意,銅薄片撞幾下就彎了起來,不能繼續使用。

鐵薄片倒是不會彎,但是很容易折斷,只能繼續用其他的材料一遍一遍的嘗試。

連續嘗試了很多材料,始終都是不盡人意,讓飛梭織布機的研究又陷入了困境。

朱舜拿着一本初中物理教材走到宋士意身邊,看着他抓耳撓腮的樣子,不由的笑了。

裝成就是從這裡路過,手裡的那本教材突然掉在了地上,砸在飛梭上。

土地上插着六七隻大小不同材質也不同的梭子,初中物理教材正好砸在了一隻鐵質飛梭上。

輕薄的紙張砸在尖銳的飛梭上,紙張應該當場被穿透纔對,可是紙張不僅沒有被刺穿,反而是把鐵質飛梭砸的更深一些了。

宋士意剛好看了這一幕,一般人肯定從這裡面聯想不到什麼,宋士意就不一樣了,他可是世界級的天才。

注視着鐵質飛梭和一堆輕薄紙張組成的初中物理教材,那雙經常滴溜溜轉動的眼睛,再次變成了呆呆的呆滯狀態。

小半天過後,宋士意拿起初中物理教材跑開了,一天一夜沒有回來。

就在朱舜準備去找宋士意的時候,滿眼血絲的宋士意回來了,手裡拿着兩個東西,跑到了踏板織機旁邊。

朱舜看着這兩個東西,終於明白世界級天才的份量了:“按照計劃,士意根據教材砸在鐵飛梭上的現象,應該是把笙簧摺疊起來。”

“再經過摺疊起來的笙簧,發明出來彈簧,沒想到這小子直接就把彈簧發明出來了。”

宋士意手裡拿的那兩個東西,就是銅製的兩個彈簧。

兩個銅簧安放在凹槽的兩頭,飛梭撞在銅簧上面,首先解決了笙簧容易折斷的問題。

其次緩解了飛梭在凹槽裡穿梭,受到的摩擦力過大,減慢速度的問題。

宋氏飛梭織布機的織布速度,全在於飛梭的速度,飛梭速度要是變慢的話,織布速度也會跟着降低。

飛梭速度對於宋氏飛梭織布機來說,就是一個靈魂性的問題,決定着織布機的效率。

緩解遠遠不夠,要徹底解決這個難題。

摩擦力問題本來是最難解決的一個難題,宋士意卻早就想出來解決的辦法,不需要朱舜的引導。

宋士意又從懷裡拿出來一個新的鐵質飛梭,鐵質飛梭的表面打磨的非常光滑。

小舟形狀的飛梭兩頭,分別有一個方形小洞,裡面安放着一個小珠子。

宋士意拿起這個真正意義上的飛梭,在朱舜面前晃了晃:“先生,看看這個飛梭怎麼樣。”

朱舜在書上見過鐘錶匠凱伊發明的飛梭原型,宋士意手裡的飛梭和凱伊飛梭相似度很高,就有一點不一樣。

飛梭的造型更加符合力學原理了。

軌道、銅簧、滑珠的問題全部解決了,接下來就剩下最後一個問題,擊打問題。

飛梭是在軌道凹槽裡運動,不可能再用手去推動,就需要一個更加先進的機械部件。

宋士意針對這個擊打問題,設計了很多方案,一個一個的去試驗,就在大暑時節那天,試驗到了一個最佳方案。

在軌道凹槽上方的橫杆上,左右兩邊各自吊着一個木錘,再用一根細繩把木錘連接在手柄上。

只需要拉動這個手柄,就能讓飛梭來回的穿梭。

軌道、銅簧、滑珠、木錘一個一個的安裝在織布機上,宋氏飛梭織機徹底成型了。

宋士意強行忍住立即坐在宋氏飛梭織機上,進行第一次正式運轉。

叫來一名丫鬟和幾名家丁,準備了一大桶熱水,焚香沐浴。

沐浴過後,宋士意沒有穿那件行動利索的棉布對襟,換上了一件寬大的綢緞右衽衣,戴上了四方東坡帽。

對着朱舜鄭重的長長作揖,坐上了宋氏飛梭織布機,拉動了手柄。

千百年來,緩慢運轉的織布機。

從此,快速運行。

朱舜站在籬笆院子裡,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
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