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

京西的荒廢煤窯由於長時間沒人走,長滿了各種野草,雖說大部分枯草已經老百姓收割了拿回家燒火,道路還是十分的難走。

路上還散落着大量的煤矸石,原煤礦山又隨時有滑落大塊礦石的危險,在靠近京西荒廢煤窯的時候便換乘了一艘小型平沙船。

一行人迎着寒風劃了沒多久,來到了洗煤廠的馬頭,馬頭上已經開始熱鬧了。

基建署的工人和朱氏水泥廠的工人們一隊一隊的往這趕,由於需要的水泥比較多工期又相當的緊迫,基建署署政李州橋準備在這裡建立幾座水泥窯。

直接在京西生產水泥省去了運輸的時間,可以節省不少的工期。

鎮遠侯和鎮遠侯公子等人走上馬頭,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來來往往的基建署工人身上,每個人揹着被褥鍋碗好理解,行旅在外的人都會背上這麼一套行頭。

每個人頭上還戴着一頂藤帽,有些形似前朝的笠盔,不過沒有帽檐。

鎮遠侯在五軍都督府擔任要職,對於行軍打仗十分的熟稔,大概猜出了這些藤帽的作用:“冒昧問一句,這些長工頭上的藤帽應該是用來保護頭部的。”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一句廢話,藤帽不是用來保護頭部的,難道是用來看的。

朱舜因爲這句話卻是多看了鎮遠侯一眼,能夠看出藤帽作用的人還真不多,軍戶在大明的地位很低下,不會有人效仿軍戶的裝束。

整個大明只有軍戶的頭盔是用來保護頭部的,其他所有的軟巾硬帽基本上都是用來觀賞的,用來戴給別人看的。

要不是朱舜強制要求基建署的工人一定要戴藤帽,基建署工人們纔不會佩戴藤帽,外觀難看,冬天還不保暖。

這兩年又工人在修造建築的時候出一些了意外,藤帽保住了他的一條命,經過這幾年的改變不讓基建署工人佩戴藤帽都不行了。

朱舜沒有回答鎮遠侯,反倒是回問了一句:“本侯手裡的煤窯佔據京西的三成,鎮遠侯同樣是佔據三成,不知道剩下的四成在誰手裡。”

自從京西的煤窯荒廢了以後,鎮遠侯對於京西的情況就很少關心了,一心撲在了買賣遼東大馬上。

鎮遠侯看向了一起跟來的大總管,得到老爺指示的大總管,如數家珍的說道:“回工業侯的話,京西最大的煤窯東家只有兩位。”

“一位是我家老爺,另一位就是工業侯了,剩下四成荒廢煤窯數量雖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零零碎碎的掌握在官僚鄉紳手裡。”

“要說最多的話,今天過來的那位鮑員外手裡的煤窯應該是最多的,大約佔據了半成。”

大總管講述完京西煤窯的情況,閉嘴不說了,沒有擅自做主的詢問朱舜問這句話的意思,即便是他心裡很好奇。

不只是大總管感到好奇,鎮遠侯和鎮遠侯公子因爲沒去工業之城跑到京西來了,已經感到很奇怪了,朱舜的詢問加深了他們心裡的好奇。

朱舜沒去解釋,也不用解釋,鎮遠侯看到洗煤廠的浮選法洗煤就明白這一切了。

洗煤廠。

隔着很遠就看見了妖術一般的黑煙,從一根大型煙囪裡向天空噴吐。

鎮遠侯和鎮遠侯公子已經見識過了,尤其是鎮遠侯公子也像太子那樣很好奇工業之城裡的各種新式機械,經常跟着好兄弟懷遠侯公子走進工業之城,見怪不怪了。

一起跟過來的其他人,大總管的眼皮子突然抖了一下,顯然是被蒸汽機的轟鳴聲和滾滾黑煙嚇到了。

親隨們更是不堪了,差點被這裡的妖術嚇的轉身就跑。

朱舜帶着鎮遠侯等人一直走到洗煤池附近,找了半天也沒看見七弟子徐積薪和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從洗煤廠管事的嘴裡得知徐積薪回去研究鋼鐵的工業化了,就讓管事離開了。

朱舜站在洗煤池旁邊也不說話,站在水泥地上看着那條黑色水流,盯着看了有半柱香時間。

半柱香時間全部用來看一條黑水溝,也不見朱舜談論拆借銀款的事情,大總管不得不站出來做個壞人了:“侯爺,有什麼要求儘管開口。”

“就算是三分的銀息,本總管私自做主也認了,只是一直盯着黑水溝看,恐怕有些失禮吧。”

大總管爲了自家老爺着想,站出來做個壞人,鐵塔漢子同樣是看不慣有人敢對恩公老爺不敬。

鐵塔漢子瞪了一眼大總管,就要給他來上一拳,好讓他知道冒犯恩公老爺的下場。

還沒等鐵塔漢子出手,鎮遠侯公子突然大聲呵斥了一句:“住嘴!”

鎮遠侯公子的聲音很大,卻不是因爲大總管的無禮感到惱怒,而是被眼前的一幕驚住了,指着快速打撈上來的煤炭,都有些結巴了:“侯...侯爺...這...這...”

似乎感到自己這樣很給老爹丟人,鎮遠侯公子嚥了一口唾液,深吸一口冬日的寒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了下來,卻還是極度的驚愕:“這哪裡是一條黑水溝。”

“分明是一條流淌着銀子,不,金子的金水溝!”

流淌金子?工業侯開發金礦了?

大總管等人困惑的看了過去,當他看到了一堆煤炭,激動的身體都有些顫抖了。

就在半柱香以前,大總管清楚的看到對面的地面上沒有任何東西,這才短短半柱香的時間,就多出了幾百個長工挑揀一天才能挑出來的煤炭。

大總管顧不上給工業侯賠禮了,慌忙跑了過去,拿起一塊溼漉漉的煤炭仔細看了起來。

看了有一盞茶功夫,突然擡頭,看着鎮遠侯鄭重的說道:“老爺,是市面上賣的精煤。”

朱舜聽到大總管鄭重的說了一句精煤,忍不住笑了笑,這哪裡是精煤,只是中煤罷了。

經過脫硫工序脫去硫分的乙級精煤和甲級精煤,那才叫做精煤。

不過對於大明來說,或者是對小農經濟來說,中煤已經算的上是精煤了,無法做出更深一步的處理。

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
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