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

刑名師爺的莊子作爲密雲縣最好的莊子之一,同時他也是密雲縣最大的官紳之一,所能提供的吃穿用度可是最好的。

桂王世子不來他的莊子,還能來誰的莊子,難不成去一些小鄉紳的破爛宅子。

刑名師爺以前倒也接待過不少來自京城的權貴,其中地位最崇高的是一位伯爺家的公子。

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名宗藩世子居然也來到他的宅子,當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刑名師爺在心裡亢奮的唸叨了一句祖墳冒青煙,他沒能想到的是,很快就一語成讖了。

桂王世子四處打量了幾眼,滿意的說道:“本世子想在密雲縣修個別苑,把你家的地契都拿來,讓本世子挑個好地方。”

刑名師爺聽到這句話,忍不住渾身一哆嗦,倒不是害怕的,而是準備過兩天去給寺廟裡的佛陀菩薩燒香了。

沒想到這麼眷顧他家,讓他走了這麼大的大運,堂堂一位大明的宗藩世子未來註定要繼承王位的長子。

居然要在他家的土地上建造一個別苑,簡直是上天賜給刑名師爺一個天大的虎皮。

藉助這麼一張虎皮別說是成爲密雲縣最大的鄉紳了,以後就是安排自己的子孫去京城做個京官也是有指望了。

刑名師爺還是沒有懷疑桂王世子的目的,二話不說,直接把家裡所有的田契地契全部都拿了過來。

包括那些藏起來的田契地契也拿了出來,前前後後折騰了小半天,這纔拿到桂王世子面前。

桂王世子不知道太子朱慈烺要重新丈量密雲縣的土地,就算知道了也無妨,這些田契地契可是他用來爭奪大明軍火公司那些新式火器的憑證。

桂王世子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事情辦的不錯,把你的嫡系子孫都叫過來吧。”

刑名師爺聽到這句話,都忍不住要笑出聲了,桂王世子居然指名道姓的要見他是嫡系子孫,看來真的要發達了。

只用了半炷香時間,刑名師爺就把自己的兒子孫子們全都叫到了大堂內。

還沒等他喜笑顏開的說上兩句話。

桂王世子臉上突然變了,露出了讓安南人極度恐懼的獰笑:“全宰了。”

這些平日裡在鄉里橫行霸道的官僚鄉紳們,全都是像刑名師爺一樣,碰到了真正的剋星。

宗藩世子帶着惡僕衝進了官僚鄉紳們的宅子,前一刻還在好好的喝茶,下一息直接把官僚鄉紳們全家都全給綁了。

沒了主心骨,收拾其他的家丁僕役就輕鬆多了,有太多的手段收拾他們了。

只用了一句以後去王爺府當家丁,這些忠心耿耿的家丁們不僅沒幫老爺們報仇,反而成了宗藩世子們最忠實的狗腿子,一個比一個賣力的說出官僚鄉紳們的底細。

還親自把老爺一家的家人給綁了起來,那些藏起來的銀窖寶庫也爭着供了出來,老爺家裡所有的金銀綢緞當作了家丁們立功的籌碼。

太子朱慈烺在過來以前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根據他的估計最起碼也需要半年的時間。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解決了密雲縣所有的官僚鄉紳們,並且把他們手裡的土地全部變成了皇田。

直到這一刻,太子朱慈烺才體會到先生朱舜深謀遠慮是有多麼的令人畏懼,繞是以他堂堂太子之尊想想也是不寒而慄。

能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就把密雲縣所有的土地掌握在了手裡,看似簡單,但這其中涉及到了很多鋪墊。

大明軍火公司、宗藩們可以去海外建立藩屬國,京師大學堂學子們對新式火器的不斷改進等等。

環環相扣,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可能在短短半個月以內拿下了密雲縣。

讓密雲縣所有的土地實現了國有化,初步完成了土地改革。

真要拖到幾個月的時間,以東林黨的手段和權傾朝野,有的是辦法讓密雲縣的土改以失敗而告終。

接下來就是最爲關鍵的丈量土地了,只有真正清算出來密雲縣所有的田和地,才能進行土改的下一步。

土地分給窮苦的老百姓們。

縣衙。

後院的一頃波光粼粼小湖旁。

朱舜和太子朱慈烺坐在湖邊的四角方亭內,喝着廉價的茶葉,緊鑼密鼓的開始把接下的一切問題給敲定,真正的完成土改。

首先是丈量土地的人選,這個人選對於品性的要求很高,務必做到不能隱瞞一分一釐的土地。

但面對如此巨大的利益,又有幾個人能夠經得住考驗。

太子朱慈烺沉思了片刻說道:“先生,不如讓士慧擔起這個擔子。”

朱舜明白太子朱慈烺的意思,他這是有意扶持宋士慧入朝爲官,培植工業派在朝堂裡的勢力。

但朱舜怎麼捨得讓有希望成爲世界級科學家的大弟子,去參與勾心鬥角的黨爭,放棄科學研究。

再說了那也不適合宋士慧,這個大弟子從來不喜歡爭搶什麼,只是一門心思的埋頭鑽研他那座基因庫。

要是讓他去那座滿朝盡是虛僞笑臉的朝堂,真是比殺了他還難,他自己也不會願意。

這個人選朱舜早就想好了,舉薦道:“太子是否知道顧炎武這個人。”

關於顧炎武,太子朱慈烺有過一些瞭解,還是因爲他當初不願意和東林黨同流合污憤然離席。

從憤然離席這件事來看,顧炎武的品性能夠過關,只是丈量土地這件事不只是需要品性過關那麼簡單,才幹也有很高的要求。

太子朱慈烺把這一次的土改看得太重了,一是因爲密雲縣成爲了土改的發源地,接下來再進行土改就有辦法應對東林黨的阻攔了。

二是土改能否成功,涉及到太子朱慈烺能否建立一支新的軍隊,一支以毛概思想操練出來的軍隊。

人民的軍隊。

太子朱慈烺有些拿不定主意,在他內心深處,更傾向於孫元化這樣的自己人。

但孫元化已經是朝堂的中樞重臣了,怎麼可能去做一個小小的密雲知縣,一時之間犯了難。

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
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