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

昨晚一夜沒睡的崇禎,臉上看不出一點疲倦,精神頭十足的坐在龍椅上,接受百官的朝拜。

金色龍椅坐落在金色臺基上,前方擺放着一對銅胎琺琅寶象,寓意着五穀豐登,太平盛世。

站在臨清貢磚上的孫元化,在上朝以前就和老師商量出了一個章程,手持玉笏走出了朝班:“啓稟陛下,王恭廠一名奇才朱舜發明了一樣線膛槍。”

“這支線膛槍的威力遠遠超過普通的鳥銃,對於大明王朝來說,當是一件國之重器,爲了表彰這個奇才,臣建議給他封賞。”

崇禎面無表情的說道:“封他爲軍器局副使,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朝廷的六部尚書,只有禮部尚書不是東林黨人,其餘五部尚書全是東林黨的骨幹,東林黨可以說是控制了大半個朝廷。

從今年年初開始,崇禎開始有意扶持徐光啓這些西法黨人,感到威脅的東林黨,每次都極力反對提拔西法黨人。

關於這件事,東林黨已經從宮裡的一名太監那裡,提前得到了消息,也已經商量好了對策。

五位尚書已經位極人臣了,這件事當然是不能由他們主動開口,就需要一個槍。

在過去一般都是各司郎中,主動站出來提出反對意見,今天東林黨爲了震懾西法黨人,找到了一個更好的槍。

一個讓徐光啓等人怎麼也想不到的人,從朝班裡站了出來。

禮部精膳司郎中金之俊,出聲詢問道:“敢問孫郎中,這個朱舜是什麼身份,可有功名在身。”

金之俊可以說是禮部二把手徐光啓一手提拔起來的,他怎麼也沒想到,金之俊竟然主動投靠了東林黨。

而他所說的身份問題,也正是朱舜最大的缺陷,孫元化不敢胡編亂造,只能實話實說:“朱舜是王恭廠的一名鑄匠。”

這句話說完,滿朝譁然。

一個小小的鑄匠別說功名了,就連脫籍都還沒有,竟然跳過小吏這一層,直接提拔爲軍器局副使。

就算軍器局副使只是從九品,但這可是朝廷的正式官員,相當於直接跨越了兩道鴻溝。

脫籍和擡官入品。

崇禎昨天晚上已經見識了線膛槍的威力,知道線膛槍是改變一個時代的好東西,恨不得提拔朱舜爲掌管一司的郎中。

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從九品軍器局副使,底下的官員又開始反對,火氣就不打一處來。

東林黨人可不管崇禎生不生氣,瞧見孫元化果然掉進了提前埋好的陷阱,火候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位在朝廷裡有分量的人站出來說話了。

禮部右侍郎立即從朝班裡走了出來:“皇上這件事萬萬不可。”

“在隋唐以前,因爲九品中正制,造成了流水的帝王鐵打的世家門閥,後來正是由於科舉制度的出現,才消滅了世家門閥,實現了真正的中央集權。”

“這個叫做朱舜的工匠,沒有任何的功名就提拔爲了朝廷的正式官員,破壞了科舉制度。”

“皇上萬萬不能開這個口子,口子一開可就收不住了,相當於挖了大明的根基。”

崇禎聽到這句話差點沒氣昏過去,不就是提拔一個人才當個從九品官員,怎麼就上升到了挖大明根基的高度,也太危言聳聽了。

徐光啓知道自己是時候站出來了,走出朝班說道:“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破格提拔朱舜表明了大明招攬人才的決心。”

“微臣以爲,這樣不僅不會危害大明王朝的統治,還會有益於大明吸納更多的人才。”

“不過既然滿朝的文武不同意提拔爲軍器局副使,不如提拔爲王恭廠掌廠。”

東林黨人聽到王恭廠掌廠,瞬間明白了,喜歡挖坑的他們,這是掉進了徐光啓提前挖好了的陷阱。

軍器局副使聽着好聽,卻沒有任何的實權,哪有直接掌握各種火器工匠的王恭廠掌廠實權大。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如果再反對的話,明白着就是和皇帝作對了。

就在東林黨幾位大佬思考對策的時候,金之俊再次走了出來:“國之重器這件事只是孫元化的一面之詞,誰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如來一場比試,只要這個所謂的線膛槍能夠贏了鳥銃,就讓他做個王恭廠掌廠。”

高啊,這裡要不是朝堂上,東林黨人都要爲金之俊的聰明才智擊節稱讚了。

東林黨里正好有一個癡迷打獵的官員,練了一手好槍法,使用命中率只看運氣的鳥銃,完全可以做到十槍命中八槍。

以他的好槍法,這個叫做什麼朱舜的工匠,絕對沒有希望了。

崇禎看着下面喜不自勝的官員們,差點笑噴了,不過爲了保持君王的威嚴,強忍着沒有笑出來。

崇禎嘆了口氣,裝作勉爲其難的樣子,勉強答應了:“就按照金愛卿的意思辦吧。”

商量完這件事,東林黨人沒有心思繼續上朝了,東林黨早就看這些所謂的西法黨人不順眼了,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他們被踩在腳下的感覺。

崇禎也是沒有心思上朝了,他更加迫切的想要看到,東林黨踩人不成,反而被踩的黑臉表情。

朝會很快就散去了。

一頂轎子從京城走出,又來到了黃村的那座石橋。

朱舜第二天起來,就拿着一根炭筆,在木板上畫圖紙,準備把珍妮紡紗機給造出來。

這玩意的工作效率是普通紡紗機的八十倍,也就是說一臺珍妮紡紗機一天紡出來的紗線,相當於八十臺普通紡紗機紡出的紗線。

簡直就是一臺印鈔機,難怪說珍妮紡紗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

有了工作效率這麼高產的珍妮機,就能提高賺錢的速度,只要有了錢,就會有第二臺第三臺珍妮紡紗機,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朱舜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先開辦一個近代紡紗廠,改善家裡的生活。

手搖式珍妮紡紗機的構造倒不是很複雜,朱舜已經畫好了大致的框架,現在正在計算垂直紡錠、滾筒、傳動皮帶這些小零件的大小和間隙。

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
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