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

“一羣女子,巾幗不讓鬚眉,經營作坊,能逼得數百年的大族豪門,無路可走,當真英雄也!”

老朱盛讚道:“了不起,了不起啊!這是我大明纔有的壯舉,先生以爲如何?”

張希孟打了個激靈,忙道:“主公此言有理!”

朱元章眯縫着眼睛,頓了頓,竟然道:“咱淮右布衣,起於微末,十餘年間,終有天下……戰淮西,下江南,爭湖廣,取中原,收吳地。天下三分,咱已經有其二。如今只餘福建,巴蜀,關中,河北,燕雲等處,不曾收復,差不多該到了一統天下的時候了。”

朱元章的聲音雖然不高,但是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語氣。

這位皇帝陛下要發動一統天下的大戰了。

張希孟稍微思忖,只覺得雖然尚有很多不夠完備之處,但是以現在的局面來看,並非不能克服。

確實該動手了!

“主公,可以下旨羣臣,齊聚應天,商議天下一統的大業!”

朱元章微微點頭,緊握的拳頭,顯示着他澎湃的內心。

從一個放牛娃,叫花子,小和尚,走到君臨天下的王者,再造華夏的帝王。

他這條路,確實不容易。

事到如今,即將走向最絢爛的篇章。

天下一統,九州混一!

“傳旨吧!”

朱元章終於點頭了。

伴隨着一道道旨意,從京城發出,大明最強的文武重臣,方面大員,紛紛返回京城。

首先進京的居然是嶺南的朱英。

準確說這小子一直就沒怎麼離開。

他不斷以押運貨物的名義,往來京城。

而這一次朱英告訴張希孟,他除了送來了二百萬貫的利潤之外,還準備妥當了五萬精兵。

“大哥,如果有一道旨意,我可以進軍廣西,收取雲南,替大明把這塊土地收回來!”

張希孟低垂着頭,斟酌半晌,才緩緩道:“準備妥當了嗎?”

朱英恍忽覺得,大哥的聲音有些顫抖,他稍微遲疑,便點頭道:“有七成把握……雲南的把匝剌瓦爾密是個貪財好色的軟骨頭。我已經在他身邊安插了不下十人,他的一舉一動我都清清楚楚。只要老天爺不跟我作對,兵馬不至於被煙瘴困擾,就能順利拿下雲南。”

聽完朱英的話,張希孟竟然連連道:“不會的,不會的!老天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朱英看着有些失態的大哥,忍不住笑道:“怎麼大哥也相信老天了?”

哪知道張希孟正色道:“天人感應之說雖然不值一駁,但是國家運數也不是全然沒有。總而言之,我們是一個昂揚向上的新生國家,就算有什麼困難,也難不倒我們!”

張希孟用力拍了拍朱英,“如果不算元朝,自唐以後,我們丟失雲南已經幾百年了,時間甚至還在燕雲十六州之上。這塊寶地,無論如何,都要拿回來,經營好。西南的縱深,越遼闊越好,這是咱們能留給後世子孫的厚禮。哪怕幾百年之後,他們都會感激我們的!”

朱英咧嘴笑道:“我知道大哥的意思,咱們能留給子孫的只有遼闊的疆土,還有克服困難的辦法,我們在書寫史冊,小弟何其有幸,也能作爲執筆之人!大哥你放心吧,在大事情上,我不會給你丟臉的!”

張希孟欣然點頭,總算沒白疼你小子!

不過很顯然,在這一盤巨大的棋局上,朱英不是唯一的旗子,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湯和也返回了應天。

他雖然受封國公,但是依舊身着布衣,回來的時候,還穿着草鞋,被曬的黝黑,扔到農民的堆裡,估計都不會引起注意。

可就是這麼個普通人,他竟然完成了苗部的均田,力壓無數土司。那些自唐宋以來,就廣泛存在的部落,土司,土官,在湯和的面前,瑟瑟發抖。

其中相當一部分的土司,已經成爲了歷史。

那些一向只知道部落的苗民,把湯和視作神明,視作給他們土地,讓他們改變命運的大恩人。

毫無疑問,湯和在西南的號召力無與倫比。

“張相,我能從苗部動員出二十萬青壯,一路進軍雲南,一路進軍巴蜀,正當其時!”

張希孟想了想道:“湯將軍,這樣做,會不會耗損民力?影響民生?”

“會!”

湯和很肯定回答,隨即又道:“可拖延着,耗損更大!我這段時間推行剿匪,卻有不少悍匪,乾脆逃到雲南,進入巴蜀。這些人同把匝剌瓦爾密,還有明玉珍勾結,藉助他們的勢力,頻頻入寇,騷擾百姓,搶掠錢財,無惡不作。不把他們解決掉,就沒法安寧!”

“爲了長治久安,苗民願意辛苦一點,將士們也不怕山川險要!”

張希孟聽完之後,頗爲感慨。

“對,雖然現在還很困難,但是早點一統天下,才能爲解決困難創造有利條件……西南的大局,怕是就要湯將軍扛起來了!”

湯和用力點頭。

緊隨其後,南陽的馮國用,開封的徐達,山東的劉伯溫,還有尚在中原剿匪的李文忠……幾個人相繼回京。

他們這幾個人,文武各異,肩上的擔子,也不盡相同,但是無一例外,都送來了不錯的消息。

首先是馮國用,“張相,根據我的聯絡,李思齊已經有了投降大明的意思。”

“哦!當真?”

馮國用笑道:“確有其意,但是李思齊這種人張相也清楚,他是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會輕易放棄。我已經讓馮國勝準備精兵,他和傅友德屯駐陝州,只要一聲令下,就即刻攻擊潼關,把這個要命的地方拿到手,李思齊多半就會投降!”

張希孟深知馮國用的本事,頓時心中瞭然。

“收取關中,光復隴西的責任,就在你們身上了。”

勉勵了馮國用之後,張希孟又向李文忠詢問狀況。

在過去的一年多,負責剿匪的將士們,翻山越嶺,不辭勞苦,不怕犧牲……累計消滅匪徒超過十萬人,繳獲財物摺合寶鈔三百萬貫以上。

以黃河爲界,河南之地的匪徒,基本絕跡。

同樣的,還有不少土匪,藏身河北,藉着大明和元廷的交界處生存,平時搶掠百姓,等明軍過去,他們就跑走。

“張相,元廷給這幫土匪頭子發了不少平章,萬戶的頭銜,還說什麼殺一個明軍,就可以官升一級,還能拿到賞銀。他們十分囂張,經常殺良冒功,民怨極大,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張希孟點頭,“我知曉了,現在最緊要的是中原民生,如果百姓支撐不住,此時北伐,壓力也很大!”

李文忠立刻道:“張相,要說中原盡數恢復,那是不可能的。但據我所知,從去年春天開始,各地治水有成,大面積種植糧食,諸如陳州等地,不但糧食自給,還能少量出售,已經賣到了開封。中原元氣,正在恢復!”

張希孟聽到這話,大喜過望,“我不求中原能出多少糧食,只要中原能夠自給自足,我們北伐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好,真是太好了!”

除了河南之外,山東的情況甚至要更好。

“張相,說來慚愧,下官擔任提刑按察使,前後處死的人,還不足五千,遠遠比不上張相在蘇州的手筆啊!”劉伯溫謙遜道。

張希孟忍不住翻白眼,你當我願意殺人啊?

怎麼還比起這個來?

再說了你劉伯溫少要騙人,你在山東,同樣剿匪來的,光是泰山賊,還有沿海的海寇,就被你殺了不下萬人,以爲我不知道?

“伯溫先生,山東民心可用嗎?畢竟主公北伐,必定要走運河,山東父老能否支持,意義重大啊!”

劉伯溫用力頷首,並且伸出一根手指!

“山東父老素來忠勇,這一次至少能出動百萬民夫!就算是用扁擔挑,用小車推,也要把北伐大軍,推到大都!驅逐胡虜,光復華夏。此等大事,山東父老,義不容辭!”

聽完了劉伯溫表態,接下來就剩下徐達了。

“張相,眼下中原屯兵十五萬,加上山東方向,總兵力差不多二十萬,如果再算上南陽方向,還有水師,則有三十萬衆。”

徐達說到這裡,又給張希孟解釋道:“張相,北伐大都,確實少不了兵馬。但是人數太多也沒有必要,畢竟人越多,糧草輜重就越多,耗損就越大,我以爲以二十萬衆,攻取大都就足夠了。”

張希孟笑道:“軍務上面的事情,你有個方略,然後同主公商議就是。我只是想提醒你,在高麗方向,尚有關鐸的北伐軍,若是他們能夠趁機向西用兵,是否會好一些?”

徐達立刻道:“那是自然,只是唯恐他們兵力不足,加上高麗和元廷之間,勾勾搭搭,唯恐他們會扯後腿。”

“這就要看方國珍了。”張希孟沉聲道:“如果高麗識趣,及早歸附,還要一線生機,如果繼續首鼠兩端,他們就死有餘辜!”

經過了一番討論,各個方向已經準備妥當,小孩子才做選擇,朱元章的意思自然是全都要!

只不過張希孟突然發現了一點疏忽,“主公,咱們好像忘了陳友定!”

“陳友定?”

老朱也吸了口氣,“是啊,咱們光是拿下了張士誠,而陳友定尚存……對了,先生,你說讓張士誠去勸說陳友定,這個辦法如何?”

張希孟微微一怔,不由得伸出兩根大拇指,您這是對張士誠可持續竭澤而漁了,不把張士誠最後一滴油水榨乾,決不罷休啊!

------題外話------

老朋友的新書,他有點漸入佳境的感覺,值得投資期待

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着!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
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着!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