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

張希孟打着哈欠,翻看着王黑虎送來的信,越看越是皺眉頭,無他,錯字太多了。

就這水平,還敢吹自己識字不少?

你在我眼前,非拿竹板,狠狠抽你不可!

好在漢字是個容錯率很高的語言,偶爾出現錯誤,也不會影響閱讀。

張希孟看下來,基本上弄清楚了王黑虎的意思。

事實上,自己對民間的估計,還是太樂觀了。

這根本不是什麼百姓不願意接受的問題,而是根本無從推動……組織不起來,落實不下去,就連最基本的常識,相當多百姓都不知道。

“相公,又發愁了?”江楠將一杯枸杞,遞給了張希孟。

張希孟很是無奈,“事到如今,怕是還需要想一個辦法,將百姓凝聚起來才行。”

江楠道:“均田也不行嗎?”

張希孟微微搖頭,“還不夠,畢竟這不是十年前了。連年戰亂,真是造孽啊!”

“那,還有什麼辦法可用?興學?治水?還是賑災?”

“都不行。”張希孟道:“現在看起來,百姓要的還是安全,必須讓主公投入更大的力量才行。”

張希孟也顧不得多說什麼,直接離開了書房,去找老朱。

同樣是拿着這封書信,朱元璋突然想起了一個人,沒錯,就是他自己!

當初剛學認字的時候,他捏着毛筆,就跟提着一口刀似的,寫出來的字,也是刀子亂剁的玩意的,錯字不勝枚舉,和王黑虎簡直沒什麼區別。

而仔細看下去,王黑虎也是聚攏了一幫人,有個朦朧的目標,但是卻拿不定主意,需要有人指點。

王黑虎找到了張希孟!

朱元璋意味深長看了眼略顯憔悴的張先生,“先生,這個王黑虎可是有本事的,假使十年前,不失爲一方梟雄啊?”

張希孟不以爲然,“他要真是梟雄,就該知道怎麼分派下屬,尋找人才了。向臣求援,還不是希望朝廷能幫他嗎!這種人離着梟雄十萬八千里,只能說稍微有點能力罷了!”

聽張希孟瞧不起王黑虎,朱元璋略感欣慰,卻還是想問到底。

“以先生之才,要是當初輔佐此人,怕也能成就一番大業吧?”

張希孟簡直想笑,朱元璋這是怎麼了?

“臣明明能輔佐明君聖主,幹嘛非要浪費自己的生命?君擇臣,臣擇君……桓範號稱智囊,曹爽不肯用他的計策,落了個被司馬懿處死的下場。這個王黑虎在主公軍中這麼多年,就是個區區副千戶,連領軍千戶都升不上去,這種人在軍中不在少數。”

朱元璋微微沉吟,張先生說得都是實話,可他還總是有那麼一點不放心。

“咱從一個化緣的和尚,走到了今天,坐擁大半華夏。有人效仿咱當初的舉動,天下會不會再出第二個朱元璋呢?”

張希孟聽到這裡,簡直忍不住大笑起來,“主公,你要是擔心這個,臣建議主公讓翰林院着手起草,寫下主公這些年的經歷,然後明發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

朱元璋猛地皺起眉頭,“先生,你,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不是該秘而不宣嗎?”

張希孟仰天長嘆啊,“主公啊,明發天下,是要告訴所有人,主公走到今天,有多不容易。讓他們死心!難不成天下還有第二個主公不成?王黑虎很不錯了,但也僅僅聚攏了兩千人,再往下就走不下去了,這條路的難,主公還不清楚?”

朱元璋稍微愕然,竟也忍不住笑了,“跟先生聊,果然是大受啓發,如撥雲見日啊!”頓了一會兒,朱元璋哂笑道:“這些日子,楊憲找了個據說是終南山的隱士,認識天下龍脈,只要讓他斷盡天下龍脈,大明江山,就能萬年不倒。不只是朕,也包括標兒,還有後代子孫,都能安享富貴……”

說到這裡,朱元璋也自嘲笑了,“天人感應之說早就讓先生駁斥了。龍脈之說,想來也是子虛烏有。楊憲給咱送妖人,無非是想蠱惑咱,存心不良。咱,咱不該信這些鬼話的。”

張希孟微微一怔,竟然沒有立刻駁斥什麼……風水龍脈,只怕到了後世,也有相當市場吧?

瞭解的越多,就越覺得自己無知。

既然無知那麼大,相信點玄學,也沒什麼了奇怪的。

只要朱元璋不神神叨叨,只修仙,不上朝,張希孟覺得問題不大。

解決了玄學問題,面對現實,朱元璋也很快接受了張希孟的建議。

“剿匪!徹徹底底剿匪!恢復地方秩序,這是咱送給百姓的第一件大禮,先生覺得要怎麼做,才能迅速消除匪患?”

張希孟道:“諸如王黑虎這種,從軍中抽出來的人才,讓他們在地方上,放開手腳,一般的毛賊就會蕩然無存。但是總還有些強大的匪盜,縱橫多年,狡詐多端,很難對付,這就需要朝廷派出人馬。只不過不需要大動干戈,最好派遣一些戰力強悍的小股人馬。靈活機動,反應迅速。能夠和地方的百姓結合起來,主動出擊,個個擊破,一舉蕩平中原匪患!”

朱元璋略微沉吟,中原匪患也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自從靖康之恥以後,中原就山崩地裂,失去了秩序。

其後金元兩朝,治理水平不敢恭維。

隨後又是十年苦戰,匪類也都成了精,很不好對付。

不過咱大明就不能說不行!

朱元璋決定親自部署剿匪。

這事情就不是張希孟隨便說兩句,有了個大概方略,就能解決的。

“先生,咱看你神色憔悴,沒有精神……別是和前幾年一樣,又要病了吧?這可不行啊,咱一刻離不得先生,這樣吧,咱讓你休息些日子,也給江提舉放個假,度支局暫時交給副提舉韓秀娘,放心,都是幹練的女官,不會出差錯的。讓江提舉跟你好好歇着吧!什麼時候,復出視事,等咱告訴你們。”

好傢伙,兩口子都被暫時解除了官職,直接放假了。

這要是落在普通官吏身上,估計就要等着打入詔獄,三司會審了。

不過張希孟表示情緒穩定,回去的時候,除了枸杞之外,又弄了二斤紅棗。

努力!

給張希孟放假之後,朱元璋將幾個人叫來了,很湊巧,都是軍中的青年才俊,朱文正,藍玉,李文忠,三個年輕人排排站,看着昂揚向上的幾個人,老朱很是滿意。

“朱文正,你在陝州打得很好,力抗強敵,百折不撓,咱要用你的毅力。”

老朱再看藍玉,也笑道:“你這一次奇襲白陘口,立下了大功。咱看重你的是心思細膩,辦事周祥而大膽,這是剿匪的關鍵。”

藍玉繃着臉,沒有回答,但是心裡卻很興奮,總算是簡在帝心了。

最後的目光落在了李文忠身上,這幾年他好像沒什麼舉動,毫無出彩之處,老朱爲什麼要選他呢?

玄妙就在這裡,李文忠領兵,雖然沒有獨守陝州這種功績,但是他也從來沒有犯過錯誤。

這就很牛了,要知道常遇春都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李文忠的精細小心,讓人印象深刻,相當了得。

“咱給你們三千兵馬,准許你們必要的時候,調動當地兵馬,聯手剿殺土匪,你們有把握沒?”

“有!”

三個人異口同聲,藍玉的聲音最是響亮。

總算能夠獨當一面了。

辭別朱元璋,三個人湊在一起,簡單商量一下。

這個剿匪啊,還真不能盲目,不是哪裡多就去哪裡。

而是一定要標本兼治,一勞永逸,徹底解決匪患。

朱文正就說道:“我在洞庭湖也對付過水賊……說到底,賊人能存在,就是朝廷的本事不行。咱們這一次要靠着王黑虎他們這些人,把百姓組織起來,利用民兵的力量,壓縮盜匪的地盤,把他們封鎖起來,而後再一個接一個吃掉!”

藍玉和李文忠都表示贊同……很快整個剿殺土匪的行動就開始了。

老朱選這三個人,也是看他們年輕,畢竟讓徐達、常遇春出手,算是欺負人了。

可問題是這三人,也不是善茬子啊!

藍玉和李文忠都是國公級別的戰將,成長起來,完全不遜色那幾位,至於朱文正,那就更不用說了。

三人聯手,標本兼治。

你就瞧着吧,中原大地上,一個又一個的老賊頭,被他們治成了標本。

三個月下來,搗毀賊巢一百多處,擊殺土匪超過七千人,另外有兩萬五千多名土匪投降,成爲朝廷俘虜。

剿匪所得,折算下來,足有一百八十多萬貫寶鈔。

以開封爲核心,不斷向外延伸,越來越多的匪患被清理乾淨,久違的太平和秩序,回到了中原大地。

土匪消滅了,民兵練出來了,隨後的村社組織也成型了。

整地,耕田,興修水利,百姓們忙得不亦樂乎。

期待許久的熱鬧場景,終於出現在了中原大地。

朱元璋自是大喜過望,不過更讓他欣喜的是,經過張希孟的不斷努力,總算有了動靜,江提舉懷上了!

總算是老天保佑,蒼天有眼啊!

張先生後繼有人了!

這孩子要是女兒,咱們就是兒女親家,要是男孩,就接到宮裡,跟皇子們一起教導……對了,皇子們都是木字邊的,這孩子要不要也用木字邊取名,就跟咱的親生兒子一般不二。

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
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