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

“種花莫種官路旁,嫁女莫嫁諸侯王。種花官路人將取,嫁女王侯不久長。花落色衰情變更,離鸞破鏡終分張。不如嫁與田舍郎,白首相看不下堂。”

馬氏捧着詩稿,默默唸誦,竟然忍不住長嘆起來,“此人不只是才女,更是賢人,真是想不到,如此人物,英年早逝,被張士誠害死!重八,你可不能放過了張士誠!”

朱元璋連忙點頭,就算沒有這破事,他也不會讓張士誠好過的。

“妹子放心,咱只是沒有想到,這個江楠還有這麼一門好親戚。”

馬氏呵呵一笑,把手裡的詩稿合上,“這沒什麼難猜的,她一個女孩子家,敢送糧食到金陵,參加學士院考試,又條理分明,應對從容。。我早就看出來,她的家世不一般。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是胡說八道,沒見識過,沒領教過,什麼都不懂,又怎麼當家?”

朱元璋點頭讚道:“夫人睿智……不過那個施伯仁卻是有些糊塗得緊,白白活了一把年紀,傾家蕩產不說, 居然還能被人用寶鈔給騙了, 也着實可憐。”

馬氏輕嘆道:“這就是高高在上過慣了,驟然跌落承受不了……那幾個寶鈔販子,可是抓到了?”

“抓到了,在他們那裡, 搜出了足足十萬貫的寶鈔……所幸發現得早, 不然流入市面上,可是會出大事的, 這麼算起來, 還是施伯仁立功了。”

……

他們夫妻倆聊着,而在另一邊, 洗刷了冤屈的施伯仁,已經是萬念俱灰, 雖然朱家軍不會殺他, 但是事到如今, 他還有什麼臉活着?又靠什麼活着?

“舅舅,人生世上, 如何能一帆風順?誠然這一次的打擊太大了, 卻也不必自暴自棄。我看朱家軍法令嚴明, 官吏清廉,明辨是非, 舅舅不如想辦法給朱家軍做事,等日後殺回蘇州, 也好給舅母報仇啊!”

“報仇?對!報仇!”施伯仁似乎一下子來了精神頭,夫人死得太慘了,這筆賬是要算在張士誠的頭上,要報仇雪恨!

可很快施伯仁就無精打采了, “哎, 舅舅這樣子,無用之人罷了, 如何能報仇雪恨?”

江楠也無言以對,她也不知道怎麼鼓勵舅舅了……可就在這時候,突然有人到了他們暫居的客棧。

“恭喜江楠江糧長,通過考試, 加官進爵啊!”

江楠一怔, 考試?

通過了?

我,我要當官了?

她愣住了,更目瞪口呆的卻是施伯仁,開什麼玩笑?

自己的外甥女通過了考試?

一個女流之輩, 尚且如此,那自己這個大男人怎麼算?

難道就是徹頭徹尾的廢物嗎?

施伯仁徹底無語了,反覆思量許久,絕對不能一死了之,總要做點什麼,但凡有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也沒有!

這位大才子遭逢沉重打擊之後,終於在應天府學,找了一份博士工作,負責教導易經。總算是可以自食其力,暫時也不能奢望太多。

可另一邊,事情就有些複雜了。

江楠的成績得到了認可,按照事先的承諾,凡是通過考試的糧長,最多能給到侍郎高位。

接下來該到了履行承諾的時候。

“江楠,你今年多大?”

馬氏好奇問道。

“回夫人的話,剛過十八!”

馬氏怔了怔,這個年紀着實是太小了……要說朱家軍裡面,就沒有更小的嗎?張希孟就沒有她大,可張希孟實在是特殊,估計再也沒人能和他比。

另外朱文正不到二十,就當了指揮使,李文忠才十五歲不到,也當了領兵千戶……奈何軍職和文職不一樣,他們能打仗,立下了戰功,給官職是情理之中的,只要立功夠多,二十幾歲,封侯封爵,也是情理之中。

文官卻是不行,必須要講究資歷,還要有機緣巧合。

說實話,僅僅是送糧有功,通過考試,就能出任侍郎,老朱也是不認可的。

正因爲如此,朱元璋在見過江楠之後,並沒有直接頒佈命令,任命官職。

這事情一下子又不一樣了。

因爲張希孟跟李善長談過之後,老李已經做好了順水推舟的打算,只要朱元璋願意,張希孟同意,他無話可說。

但是現在老朱猶豫了,事情陡然複雜起來!

其實這破事的源頭還在李善長身上……他爲了鼓舞糧長士氣也好,爲了趁機擴充勢力也好,提出讓毫無根基的糧長,直接出任侍郎,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當然了,如果是個中年男人,還有些學識,進入六部之後,老老實實服從李相的安排,也是可以“勝任”的。

奈何這一堆人裡面,冒出來個代兄送糧的江楠,一切就變味了。

江楠當不了侍郎,其他人自然也沒法超擢。

到底該怎麼辦吧?

坐立不寧的李善長找來了楊憲幾個人,連夜商議,但是越是商議,就越是惶恐焦躁。

“李相,上位那邊未必願意讓江楠擔任侍郎,可話既然說出去了,上位也不願意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楊憲首先道。

楊元杲沉吟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提議,讓江楠出任侍郎好了?”

李善長翻了翻白眼,自己這個同鄉是真糊塗了。

“我們推一個女人上去,以後她要是出了差錯,上位追究下來,我們又該怎麼辦?”

楊元杲頓時愕然,他能知道怎麼辦嗎?

一直以來,有意放女人爲官的都是張希孟。如果是張希孟硬推,他們自然可以暗中掣肘,可以肯定說,女侍郎絕對當不好。

然後他們就能勸說朱元璋,從善如流,把女人爲官這事給掐死!

再也不許提了。

可現在麻煩的糧長是李善長提的,出了個女糧長,朱元璋又是那個態度,事情都壓在了李善長頭上。

“李相,我說句不客氣的,這個女侍郎,無論如何,也當不好的,下面人不會答應,咱們也約束不住人心。一旦出了差錯,從上到下,都會責怪咱們的!”

李善長唉聲嘆息,“還是希武看得明白,可我現在如何能勸說上位收回成命?要知道夫人盯着,上位又一心給女人一條出路,鼓舞士氣。我要是說不行,只怕……”

老李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誰都明白,你滿足不了朱元璋的要求,那就只有從位置上下來!

按理說楊憲也不是不想扳倒老李,奈何此時李善長滾蛋,他也撈不着任何好處。

“李相,要我說,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請張相善後了,他一直引而不發,肯定是有主意的!”

還要去找張希孟!

李善長無奈長嘆,他已經把左臉送過去了,現在又要貢獻右臉,在張希孟面前,他是徹底擡不起了頭了。

但是又有什麼辦法?

第二天李善長頂着黑眼圈,早早等在值房門口,恭候張希孟到來。

果然,等張希孟出現,李善長立刻向前施禮。

“張相,沒有別的說的,只求你能想個辦法,幫我渡過這一關,我感激不盡!”李善長簡直就是哀求了。

шшш★ttk an★c o

這個破事越來越難辦了,本以爲江楠無關緊要,結果她的舅舅居然是施伯仁,舅母是鄭允端!

這位大才女可是太不同尋常了,李善長身邊的士林名宿,不少人都提到了此女,覺得她的死,萬分可惜。

要是再不妥善解決,朱元璋震怒,馬氏不悅,下面議論紛紛,等於往老李的褲襠裡,塞了一隻刺蝟,而且還是活力十足左突右撞的,這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現在可是劉備吃花椒,輸麻了啊!

就算他有辦法也不管用,整個朱家軍,能收拾這個爛攤子的,就只剩下張希孟了。

什麼叫衆望所歸啊!

不過張希孟卻不敢疏忽大意,因爲這事情絕不是任命不任命一個女官那麼簡單!

“我以爲真正的要害在於用人,到底該用什麼人……縱觀歷代用人習慣,有布衣卿相,有唯纔是舉,也有九品中正,開科取士。總體來說,我們的用人範圍是越來越廣的。”

“按照這個思路發展,任用糧長,甚至是任用女人,也不是不行……但是我以爲不該是決定某個位置,就讓他們填充進去,這不合適。如果把任用女人爲官,變成要在官場中多一個女侍郎,這就是本末倒置,甚至是居心不良!”

張希孟說得很不客氣,等於是把老李的鬼把戲點破了。

你想給女人機會,他就塞給你個女侍郎。也沒有任何準備鋪墊,就讓她去做事,周圍再安排一大堆掣肘的,等她出了一大堆的錯誤,就可以藉着否定這個人,推翻這項政策。

這種故意挖坑的手段,自然是行不通的。

“要想讓女人爲官,就必須走正規流程,就要通過考試……而我們現在又規定所有科舉考試,必起自學校……那我們是否可以讓女人進入官學呢?貌似還沒有!不要說官學,就連蒙學都沒有女人的位置……從一開始,就是不給女人機會,不許女人讀書……這樣一來,又何談從女人中間選拔人才呢?”

“所以要我說,不是增加幾個女官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給女人一條通道的問題!道路給了,機會擺在那裡,如果本事不行,沒法在仕途上走得更遠,也就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
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