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

“明明贏了,怎麼還這麼難!”朱英撓了撓頭,很是困惑。

賈魯卻是半點不意外,而且還更有一番體會在其中。

“同樣是開河,同樣是寶鈔。同樣要民夫,同樣要花錢。總不能換了個朝廷,老天爺就降下福澤,堤不修而固,糧不種而有?說到底,咱大明和逆元的不同,無非就是上面主政之人的心罷了。所以我才說有張相在,是萬民之福。”

朱英翻了翻眼皮,突然道:“那您老是覺得我乾爹沒有這個心了?”

賈魯無奈,“我哪敢非議天子,我是說陛下縱然有這個心思,但是面臨眼前的局面,他未必能有穩妥的辦法。”

朱英認真想了想,輕笑道:“我看啊,您老多半是猜錯了,我乾爹想不出穩妥的辦法,但他總能想出辦法的,不信就瞧着吧!”

……

朱元璋真有辦法嗎?

“胡惟庸啊,你讓咱學秦國,坑殺俘虜……這事要是做了,咱的名聲豈不是毀了?你想陷君父於不義?”

胡惟庸嚇得慌忙跪倒,誠惶誠恐,“上位,臣萬萬不敢有那般大逆不道的心思。臣要真是敢陷害君父,那就讓臣五馬分屍,天打雷劈,不得好死啊!”

朱元璋淡淡哼了一聲,“用不着起誓發願,老天爺那麼忙,就算一天劈一百個,也劈不光無義小人……你有什麼詳細的打算,就只能說吧,咱仔細聽聽。”

胡惟庸誠惶誠恐,抹了抹額頭的冷汗,這才道:“上位,現在俘虜那麼多,每天消耗的糧食都不是一個小數目,還要從軍中調撥。可軍糧也有限,剛剛打了大勝仗,賞賜沒到,卻要將士們節衣縮食,供養俘虜,於情於理,都說不通的。”

朱元璋陰沉着面孔不說話,這事他能不知道?

“你繼續往下說,讓咱仔細聽聽。”

胡惟庸見朱元璋如此,略微放鬆,隨即道:“上位,元兵殘害百姓,殺戮無算。中原百姓,十不存一。這麼大的血仇,不能不報。臣覺得大可以以報仇爲名,痛下殺手,除掉這個禍害!”

“殺了?”

“嗯!臣確實是這個意思,只要確係他們濫殺無辜,也就罪有應得。沒有人會質疑上位,相反,還會說上位英明,爲民除害的!”

胡惟庸一邊說着,一邊察言觀色,想要從老朱臉上,看到些什麼。

但是朱元璋面色凝重,宛如一塊生鐵,絲毫不給胡惟庸機會……沉吟了少許,朱元璋才道:“胡惟庸,要說爲民除害,殺戮元廷將領,除掉那些當官的,還有情可原。你跟咱說,要殺二十多萬人,你以爲誰都不明白怎麼回事?你也太小瞧天下人的智慧了,難道所有人都是傻子,只有你聰明不成?”

“臣,臣沒有這個意思,請上位明鑑啊!”胡惟庸又跪在了地上,渾身哆嗦,汗流浹背。

朱元璋冷哼道:“告訴你,這麼個不行!這一次守陝州,有蒙古將士,進軍白陘口,有蒙古士兵……咱爲了進軍中原,也先帖木兒,還有許許多多的蒙古富商,他們都出了錢,爲國家盡了力!俘虜當中,確係有罪,咱自然不會放過,但要咱濫殺無辜,把二十萬人都坑殺了,這百萬已經歸心的蒙古人怎麼辦?難道都殺了嗎?”

胡惟庸嚇得慌忙道:“臣,臣一時糊塗,沒有思量明白,還請上位寬宥!臣,臣當真是一片好心,只是沒有想得這麼深啊!”

他一邊說着,一邊磕頭作響。

朱元璋默默瞧着,臉上涌起一絲冷笑,此人心腸歹毒,無所不用其極,果然是個毒士!

如果在幾年前,朱元璋根本懶得看他,多半會直接殺了。

但是坐在了龍椅上,想的多了,也就懂了。

比如當下,幾乎是個死局,一般的辦法是沒有可能破局的……讓老朱殺二十萬俘虜,他也幹不出來。

那就只有想想別的主意了。

“胡惟庸,你說遷居東南富戶,讓他們充實中原之地,如何?”

胡惟庸微微一怔,他有點不甚明白,因此怔住了。

朱元璋則是繼續道:“咱也不是那麼不講道理,那些主動借錢給朝廷的,咱還是願意網開一面,可以准許他們交錢,保全家人,至於那些沒有借錢的,和朝廷不是一條心,自然不必客氣,大刀闊斧,多多遷移就是。胡惟庸,你覺得咱說的有道理嗎?”

胡惟庸腦筋飛快轉動,他總算是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上位是說,要要讓富商主動免了債,不再逼迫朝廷?”

朱元璋把臉一沉,怒道:“什麼叫他們給朝廷免債?咱是讓他們拿錢買命,買家人平安,你聽不懂嗎?”

“懂,懂了!”胡惟庸慌忙答應,心裡卻是咚咚作響,好狠的朱元璋啊!

二十萬俘虜不能殺了,但千百個富戶還是可以下手的。

遷居抄家,不但能把債務免了,還能順便發筆財,恢復中原,也有錢了。

至於是不是合乎道理,朱元璋也有他的一套思量。

“胡惟庸,你不是管稅務部嗎?想必對這些大戶的情況一定很熟悉。咱讓你去辦這事,你能不能辦得圓滿妥帖?”

胡惟庸傻了……什麼叫圓滿妥帖?

抄家抓人,還讓人家感恩戴德嗎?

這個,臣真的做不到啊!

見他沉吟,朱元璋竟然微微冷笑,“讓你殺二十萬俘虜,你不猶豫。讓你對付大戶,你就扭捏遲疑,胡惟庸,你是不是和大戶之間有勾結?”

胡惟庸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冒汗了,這話太過誅心了。

“上位,臣不敢勾結大戶啊,只是臣覺得這麼做了,會不會動搖國本啊?”

“荒唐!”朱元璋冷哼道:“大明的國本是黎民百姓!不是區區幾個商賈富戶,咱讓你做這件事,就是要做到東南不擾民,中原要富民。兩難兼顧,咱賞你個參知政事!”

目前大明還是兩相兩參政,如果胡惟庸能高升一步,毫無疑問是一步登天了。

但這一步很容易邁嗎?

那是需要替天子幹髒活的。

對付東南大戶,就是老朱交給他的任務,也是對他的考驗。

胡惟庸心裡很清楚,他要是敢拒絕,只怕立刻就要身首異處。

畢竟二十萬俘虜不能殺,千百個大戶要猶豫一下,但是一個胡惟庸,卻是跟螻蟻差不多,用不着遲疑!

“臣,臣願意!”胡惟庸咬着牙道:“上位,臣一定把事情做好,只是臣資歷淺薄,不敢奢求參政高位。臣只求上位能夠多多給臣歷練的機會,讓臣給上位做事,臣甘之如飴!”

官就不要了,往後讓我專門給你幹髒活也就是了。

胡惟庸很容易找準了自己的定位,朱元璋的臉上微微含笑,算是認可了胡惟庸的表態,接受了這條惡犬。

可就在這時候,張希孟匆匆趕來。

相比起和胡惟庸的冷冰冰的,對張希孟的態度就好了很多,臉上盡是笑容不說,朱元璋甚至親自拿起了茶壺,給張希孟斟茶。

不對勁兒啊!

就算再偏愛張希孟,也不該一副討好的模樣,天子威嚴何在啊?

胡惟庸大爲震撼,卻是不敢多說。

張希孟稍微沉吟,就猜到了怎麼回事,他也不廢話了,直接道:“主公,朱英從嶺南帶回來一筆錢,支付利息應該是夠了。臣琢磨着可以再次出售一批債券……就是向商賈借錢。”

“還借?”朱元璋怪叫道:“爲了北伐借錢,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在北伐贏了,光復了中原,還讓咱借錢!咱,咱當了皇帝,也要受制於人?”

張希孟就知道朱元璋會這麼說,因此道:“主公,這次是借新債還舊債。名目就是中原復興債券。說到底,這是拿商人的錢,幫着朝廷做事,這是好事啊!”

“咱沒看出來!”朱元璋不客氣道:“咱知道,借錢就要給利息。商賈什麼都不用幹,坐享其成,讓錢生錢!咱辛辛苦苦治國,百姓辛辛苦苦耕田,偏有那麼一羣人不勞而獲!咱不答應!”

朱元璋哼道:“咱已經想到了辦法,咱要遷居豪強!”

張希孟微微錯愕,突然看向胡惟庸,目光如電。胡惟庸嚇得渾身哆嗦,這眼神怎麼比朱元璋的還嚇人啊?

“張相,下官,下官……”

老朱倒是乾脆,直接道:“這是咱的意思,張先生,你也不用怪他。”

張希孟無奈苦笑,“主公啊,這不是怪誰的事情。這麼弄確實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債券信用崩塌,寶鈔早晚也要崩塌。一旦走到了那一步,其實損失最大的還是百姓。他們存在家裡的寶鈔,就真的會變成廢紙,有違陛下愛民之心啊!”

老朱一陣愕然,喃喃道:“竟會如此?”

張希孟微微搖頭,教了老朱這麼多,唯獨這事沒有教會他!

“主公,賬不能這麼算……咱只要維持住國債和寶鈔,到了明年,就可以定量寬鬆。臣能給主公變出幾千萬寶鈔,到時候支持主公收復燕雲之地,只在翻手之間。”

張希孟幾乎跟哄孩子似的,老朱皺着眉頭,“先生不要哄咱!”

“豈敢啊!只要商人能接受以新債換舊債,那問題就不大。”

朱元璋思忖了少許,“這事不難……胡惟庸,你聽明白嗎?張先生讓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

賜了。

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
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