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

“厲害,真是太厲害了!”

朱棣再三閱讀藍玉的作戰方案,簡直五體投地,崇拜地不行。即便讓張先生做方案,也很難比藍玉更好了。這倒不是說張希孟不如藍玉,而是術業有專攻。

藍玉在張希孟的教導之下,結合這些年領兵經驗,總結出一套相當實用的策略。

放在對付高麗和倭國上面,藍玉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真的肯下功夫,能仔細研究這兩個國家的特點,分析他們的情況。

咱就這麼說,所有的大明將領裡面,包括關鐸在內,哪怕在高麗那麼久,也不會高麗話。但是藍玉就會,他不光會高麗話,還會倭語。

整個大明朝,除了外務部之外,隨便找個人,都未必說得出倭國在哪,都城何在,國主是誰……但藍玉不一樣,他甚至清楚倭國的世家大族,手邊還有一本源氏物語。

藍玉也毫不吝嗇教導朱棣,要想用最小的成本,對付藩國蠻夷,有兩條一定要牢記於心,刻在骨子裡。

第一,必須真正用心研究,把對手研究明白了,吃透了,從各個方面,把他們拿捏死死的。兵法上說知己知彼,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僅僅侷限在兵法上還不夠,還要對他們的上層,心思想法,社會矛盾,全都把握住,要做到比他們自己,還了解他們。

這纔是成功的第一步。

而一旦做到了這一步,接下來就是如何駕輕就熟,手法老道地攪合……譬如說,高麗是一坨,倭國也是一坨,只要在中間,充當一根棍子,左右輕輕這麼一攪合,立刻就會臭氣四溢,蒼蠅滿天飛……

朱棣忍着胃部不適,記下了藍玉的攪屎棍兵法,回過頭一看,這套方案,還真是秉持了攪屎棍的核心要義,分毫不差。

其實高麗方面,討要辛旽,希望殺了他,然後再和大明談合作……朱標想保辛旽,朱棣想殺了他算了。

兄弟倆的分歧就在這裡,可是藍玉卻覺得你們倆爭甚麼啊!多簡單的事情,我們完全可以先答應高麗,從他們手裡討要好處,然後把消息放出去,放跑辛旽就是了。

然後讓辛旽去跟高麗鬧,咱們甚至還能賣點武器,賺點錢什麼的。

反正不能讓高麗把辛旽滅了,當然,也別讓辛旽發展太快,推了高麗也不行。

只要拖延一段時間,高麗受不了了,也就不會提什麼條件了。

等高麗老實聽話了,再去對付倭國,也就順手了。

總而言之,藍玉教導朱棣,當別人給你提出條件的時候,不是答應不答應,其實你可以給他製造一個更大的麻煩,或者用一件事,壓過這件事,也就是了。

“藍先生,你這就是糊弄事,根本沒有解決問題!”朱棣向藍玉發出質問。

“解決問題?”藍玉笑呵呵道:“爲什麼要解決問題?是所有問題都能解決的嗎?而且就算解決了,以後也會冒出來的,你今天吃飽了,明天還是會餓的。所以啊,人生短短几十秋,你只要能糊弄到八十歲,就算很成功了。一個國家,如果能混三五百年,就是萬古盛世了,還想那麼多幹什麼?”

朱棣瞪大眼珠子,被藍玉說得無言以對了。

“父皇,還有張先生,他們可從來不是這麼想的!”

藍玉呵呵一笑,“那你想學陛下?想學張相公?你有本事學他們嗎?而且陛下怎麼想的我不知道,咱們張先生,他可是一肚子壞水,那個四階段戰術,我們可是人盡皆知,張先生也是個糊弄事的高手,他心裡盤算着什麼?你真的知道?”

朱棣徹底傻眼了,他覺得自己就是不夠大缺大德,所以才和這幫人格格不入。

什麼時候,能缺德到藍玉的地步,或許才能算是勉強出師。

修行之路,任重道遠啊!

朱棣這回徹底收斂了張狂,不光要向張先生學,還要跟藍玉學,跟其他所有人學習,博採衆長,集合所有缺德之人的優勢,才能修成真正的大缺大德。

果然,只要肯低頭學習,就有新的發現……辛旽這人,依舊按照朱標的要求,送去了應天。

失去了領頭人之後,辛旽的部下立刻四分五裂。

有人連夜逃走,試圖返回家鄉,隱姓埋名,躲起來過日子。

結果不用外人出手,他們的親人就會主動上報,招來高麗官軍,剿殺這些人,沒有半點客氣。

要不是你們瞎折騰,我們怎麼會這麼慘?

都跪下來不是挺好的,非要站起來,站起來是要掉腦袋的!

只是他們沒有料到,殺了一些辛旽的部下之後,高麗官軍還不滿足,隨後就開始追殺這些部下的家人,鄉親,搶奪他們的財產,甚至許多無辜百姓,也逃不掉。

而此時關鐸和張定邊已經退回了遼東,不再給高麗人提供保護。

反正你們願意自己折騰自己,我們管這些事情幹什麼……

所以在高麗真正發生的情況,不是什麼辛旽舊部帶着親人,逃到大明避禍這麼簡單,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先是明軍後撤,接着辛旽舊部逃回鄉里,鄉親先舉發他們,招來了高麗官軍。

高麗官軍彷彿要報復這些年的壓抑一般,瘋狂亂殺,剎那之間,屍山血海,堆積起來,鮮血染紅江水。

有的村子,悉數被殺光,就連倭寇跟他們比起來,都顯得和藹可親了。

畢竟辛旽是比倭寇還可怕的敵人,他們必須要用成堆的屍體,告誡所有泥腿子,都給老爺們老實點,再敢胡思亂想,盼望些不切實際的事情,小心你們的狗頭!

高麗這邊,尤其是義州等地,辛旽分過土地的區域,已經是一片狼藉,殘存的人們,紛紛攜家帶口,逃到遼東。

一些還殘存的辛旽舊部,不得不重新聚攏人員,和高麗官軍繼續糾纏爭鬥。

不是他們不願意投降認輸,只是跪下去了,依舊活不下去。

經過了這一番折騰,辛旽舊部,實力銳減,只剩下不足原來的十分之一,但是這些人相對堅定,和高麗官軍之間,仇恨更深,讓他們投降,他們也不會了。

另一邊,義州等地的百姓,也是死傷慘重,直接戶口減半。

高麗國中,倒是挺高興的,畢竟明軍也走了,辛旽雖然沒抓到,但是他的部下死傷慘重,不復從前,也能喘口氣了。

只是他們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國家的根基,是越來越脆弱了,不知道什麼時候,一陣狂風吹來,就會瓦解冰消。

對於大明來說,問題倒是不大,辛旽人還活着,零星舊部還在,只要再給點支持,很快就會壯大起來。

而另一面,開平城的毛紡織作坊,拿到了足足八千名工人。

從遼東到北平,又有好幾萬人,就連山海關修長城的民夫都多了三五萬。

基本上可以說贏麻了。

還能說什麼,人家張羅打仗,消耗國帑民財,弄得天怒人怨,結果到了藍玉這裡,還沒正式出兵,就先賺了一大筆。

這本事不服都不行。

毫無疑問,藍先生的地位正在快速上升,距離張先生,也就那麼一點點了。

正在北平全力備戰的時候,有一對夫妻,正在北上。

“妹子,你說老四成天哭窮,說什麼北平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怎麼咱瞧着,這一路上,商賈往來,多數都是去北平的,有這麼大的貿易,無論如何,也不會窮啊!”朱元璋唸叨着。

馬皇后呵呵一笑,“那還不簡單,不窮就騙唄!反正你自己的兒子,該怎麼管教,你自己想辦法!”

朱元璋黑了臉,瞧這話說的,就好像不是你的兒子似的!

老朱思量再三,突然冒出一個主意,“你說咱們驗證一下老四這邊的吏治怎麼樣?”

馬皇后不解,朱元璋立刻下令,給他準備便衣,而後分出兩架馬車。

“妹子,你先在後面留下,咱帶着兩車貨物,先去北平瞧瞧。”

馬皇后翻了翻眼皮,他們兩口子這一次北上,算是輕車簡從,沒有大張旗鼓。當然了,沿途該知道還是會知道,譬如說張希孟,就一清二楚。

不過老朱要想提前去北平,試探一下吏治,還是能做到的。

“你一個皇帝陛下,萬一沒試探出來什麼,反而丟了老臉,鬧出笑話,你看着張先生不嘲笑你?”

朱元璋略怔了怔,不過他很快就搖頭了。

“咱就不信,這官吏還有不貪財的。咱非要試探一下不可!”

朱元璋的軸勁兒還上來了,他帶着兩車布匹貨物,直接前往通州稅卡。

另外老朱將一包很珍貴的珠寶藏在了布匹之中。

車輛到了稅卡,按照規矩,被攔了下來。

查驗貨物,估算價格,一切都很順利。

wWW ⊙тTk ān ⊙℃ O

可就在最後,稅吏發現了那一包首飾。

“這,這是什麼?”

朱元璋立刻遞上去早就準備好的寶鈔,“就是點小東西,不值錢的,行個方便吧!”

稅吏接過厚厚的寶鈔,突然笑了,“是不是放你過去,這些就都歸我了?”

朱元璋點頭,“沒錯,還望高擡貴手!”

“哈哈哈!看起來你還是不明白啊!來人,把他們帶走!”

剎那間負責徵稅的士兵涌上來,直接將老朱一行人押走……稅吏攥着寶鈔,呵呵一笑,自言自語道:“拿下你們,這也是我的!”

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
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