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

巴蜀平定,天下一統。

雖然去問應天諸公,不管是中書省,還是門下省,都會堅定告訴你……包括遼東,漢四郡,安南,西域等廣大疆域在內的領土,都是大明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是祖宗留下來的基業,寸土不可失。

但是對於百姓來說,長城以內,傳統漢家疆域,歸於一統,就是實實在在的統一。其他的地方屬於附帶贈送的那種,可有可無。

其實大傢伙的要求不高,趙宋只要能拿回燕雲,哪怕丟了雲南,都認可是大一統……親何給了機會,趙家人不頂用啊!!

自從安史之亂以後,大唐天下分崩離析,歷經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幾百年的光陰,這是中原漢人,華夏子民,重新主導的一次大一統。

山河混一,天下一家!

又恰逢陛下御極十年。

天降喜事,如何能不慶賀?

捷報從巴山蜀水,翻山越嶺,送到了武昌,順着長江流域,傳到江州,傳到應天……傳遍整個天下。

身在濟民學堂讀書的張庶寧,居然也得到了一份邸報,上面赫然寫着傅友德滅夏的經過。

今年八歲的張度寧,在濟民學堂,算是一個很惹眼的小孩子……這倒不是說他多高調,恰恰相反,張度寧穿布衣,吃食堂,跟大多數的孩子沒什麼區別。

如果非要說區別,就是這孩子乾淨得過分,身上的布衣,總是一塵不染。

再有,張度寧的書包裡,有着許多稀奇古怪的書籍,哪怕濟民學堂的圖書館,也沒法跟他比。

弄得有老師過來向他借書。

除此之外,張度寧白白淨淨的,輕聲細語,但卻身手了得

濟民學學作爲張希孟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學學,在這裡自然也教導騎射本事,只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騎射還是太遙遠了,他們根本接觸不到馬匹,更別說需要特別爲孩子製作的弓箭。

所以大傢伙都很珍惜爲數不多騎射課程的機會,拼盡全力多練習……但是不管大傢伙怎麼努力,張度寧都是他們超越不了的大魔王!

如果說其餘考試成績,還有幾個人能跟張庶寧較量,但是在這塊上,他們是絕對望塵莫及,怎麼都趕不上

一個書籍賊多,又會騎射的小孩子……很多人私下裡猜測,張庶寧的家庭條件不一般,絕對是大富之家。

但是想要更進一步瞭解,就會遇到似有若無的阻力,根本問不出來。

而照顧張度寧的一對老夫妻,也很普通,他們每天買菜做飯,小心翼翼,照顧孩子。偶爾也和其他老人坐在一起聊天。

他們懂的事情很多,但是一旦問到張度寧,問到家裡的情況,老人就會笑而不語

久而久之,也就沒人打聽了。

張度寧對待師長鄰居,也都十分禮貌,會主動打招呼……總體來說,這就是個略帶點神秘色彩的別人家的孩子。

張庶寧自己也很享受學生時光,他在這裡結識了新朋友,其中之一就是那個給他土方,治療水土不服的老兵。

老兵平時開個酒館,他做生意很隨意,自己也喜歡喝酒。偶爾和客人聊開心了,就一起喝酒,然後就會主動免單。

像他這麼經營,確實很難賺錢,甚至不賠錢就不錯了。

幸好作爲老兵,他還有一份補貼,稅收也有優惠。總而言之,除了好酒之外,沒有別的毛病。

他很喜歡講軍中的事情,而張庶寧是唯一一個能耐心聽他講這些的孩子,老兵特別喜歡張庶寧,他鼓動張庶寧,在小學畢業之後,就去考武學,當大將軍。

對此張度寧只是一笑了之,沒有更多的話。

老兵有個女兒,這丫頭和張庶寧同歲,老兵也把女兒送去讀書,這一點他和很多保守的父母不一樣。

他堅定相信,女孩子應該讀書,甚至考科舉,當大官……他的女兒也確實聰慧,只不過這個丫頭的聰慧,和老兵想的不一樣。

她擅長數學,在遇到張庶寧之前,她就能把九章算術等書籍,背得滾瓜爛熟,學堂裡關於算學的書籍,她都知道

到了七歲,她時常提出的疑問,就能讓老師焦頭爛額。

大傢伙對這個特別的女孩既喜歡,又害怕。

不過自從張度寧來了之後,女孩不再煩老師了,因爲她發現張度寧居然也懂算學,而且很精深!

女孩覺得張庶寧雖然沒有她敏銳,但是一定看過她都沒有看過的算學書籍……所以女孩表示可以幫張度寧幹活,做作業,或者撈魚,抓知了……總之可以用任何辦法,換取張度寧手上的書籍。

對於女孩的要求,張庶寧覺得有些好笑,在他看來,書籍記錄着知識不假,但是書籍的知識卻不屬於書籍的主人。

只要有興趣,他可以免費提供。

不過考慮到書籍很珍貴,不能弄丟,他主動邀請女孩,來自己的家中抄書。

這也是唯一一個進入張度寧書房的學生。

女孩在轉過一圈之後,很認真告訴張度寧,她知道這些書籍的價值,她不會向外面泄露任何消息。她只是過來抄書,每次一個時辰,在抄書之後,她會幫忙打掃兩個時辰的衛生,算是酬勞。

"雖然我知道這點事情,遠不能抵消書籍的價值,但是我現在只能做這麼多。等我長大了,我就可以加倍補償了。”

張庶寧撓了撓頭,他真的有點困惑,他不明白,這丫頭爲什麼執着於等價交換……也不想要什麼補償。

但是張度寧還是尊重她對於知識的渴求。

這丫頭不但能在張庶寧這裡抄書,還能閱讀到許多大城市才能看到的報紙。那些價格並不便宜的報紙,在張庶寧這裡,居然有成堆的合訂本,

這可是學堂都沒有的待遇,女孩越發覺得張度寧是個神秘莫測的傢伙。

“你不會是皇子吧?”

"皇子?你爲什麼會這麼想?”張度寧有點詫異,皇子什麼模樣?上踏下跳,一身泥水,粗魯野蠻,喜歡打架,啃蘿蔔不洗泥……我怎麼會是皇子?

這丫頭怎麼想的?

“沒什麼,我知道的最大人物就是皇帝,我在四年前看過一齣戲,就是皇帝微服私訪……你不是皇帝,那就是皇子,微服讀書?”

這丫頭的猜測,已經很靠譜了。

但是張度寧堅決搖頭,"不是的,絕對不是!我爹是個寫書印書的,我是書商的兒子,你知道寫書很賺錢的,他有很多朋友是幹這行的,所以我纔有這麼多書。"

“哦!”這丫頭雖然聰慧,但到底太小,就信了張庶寧的鬼話,“那你以後也會當書商嗎?"

"應該不會,因爲我想教書。”

“教書?我也想過……不過我更願意賺錢,賺很多很多的錢。"

“賺錢?爲什麼?”張庶寧很認真道;“伱缺錢嗎?我可以幫助你!”女孩搖頭苦笑,“五年前死去的人,也能救活嗎?”張庶寧愕然,“那不是錢能解決的。"

"不對!只要當時有錢,就可以了!我爹回來的晚了,沒有救回孃的命,他在孃的墳前,燒了好多的寶鈔……我覺得他不應該的,那些錢還能救很多人!”

張庶寧深深吸口氣,他不知道怎麼安慰一個失去母親的女孩,只能低頭不語。

過了好一會兒,女孩竟然破涕爲笑,又道:“你知道離着不遠的羅縣丞的家嗎?

張庶寧點頭,“知道,他的兒子今年剛剛上了蒙學,聽說很是聰明。""對!那小傢伙叫羅士奇!不過我卻知道,他姓楊,應該叫楊士奇!"“楊士奇?他爲什麼改姓?”張庶寧很驚訝詢問。

“他的親生父親死得很早,母親帶着他改嫁,所以就改了繼父的姓……過年的時候,羅家祭杷祖先,楊士奇也用黏土,堆了一個泥人,他躲在外面拜祭,說是楊家先人。他不太會泥塑,還是我幫他做得泥人。

女孩說完之後,又道:“你,你能不能告訴我,繼父收留了他,他到底是該姓羅,還是該恢復姓楊?生恩,養恩,到底哪個更大?

張庶寧怔住了,下意識道:“這要問我爹!”

“令尊?書商?”女孩不解道:“你是說令尊的學問很大,能解釋這個問題?"

張庶寧連忙點頭,他生怕再多說下去,會泄露老爹的身份其實他爹不光能解釋這個問題,還能定下規矩!

張庶寧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送女孩離開,還順便給了女孩一桶奶茶,算是對她早上送來的年糕的回禮。

不過經過此事之後,張庶寧倒是注意起了楊士奇。

這是個五歲多的孩子,的確有着遠超同齡人的聰楚……江西這個地方,人傑地靈,經濟基礎又好,家家讀書,自然就有許多天才少年,

張度寧覺得自己選擇了一條非常有前途的道路。等他成爲老師之後,就可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絕對比老爹要快樂多了。

畢竟整天沉溺在簡單的朝政之中,實在是傷腦筋。

正在張庶寧思忖之際,突然姥爺姥姥進來了,他們手上還有一封信

“是你娘送來的,陛下慶賀御極十年,無論如何,也要你回京。燕王他們都已經到了。"

張庶寧怔了怔,他不想影響學業,也不想這麼快返回應天,但既然是母親寫的信,就代表着沒有商量的餘地,這要是老爹寫的就好了,老爹可是能硬抗陛下的人!

張庶寧稍微思量,就點頭拒絕,不過他要和老師請假,還要跟好朋友告別。

"你要去應天嗎?那你能不能看到應天的戲?你見過是提舉沒有?"女孩十分好奇,像是連珠炮似的詢問。

張庶寧笑道:“我是看過很多的戲,不過吳大頭去了涼州,他現在應該在玉門關,給將士演出,八成看不到他。”

“哦!”女孩有些失落,“那,那你還回來嗎?"“回來,最快一個月就回來!"

“那你能不能給我講講應天的戲?我很想知道,外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張庶寧略沉吟,他想說看外面世界,最好的辦法還是走一走,但轉念一想,有資格出來的人,又有多少?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看看戲,聽聽講書,差不多就是了解外面的唯一渠道了……畢竟微服私訪這種事情,就是從戲上學來的。

“行,我會蒐集點話本給你看的。"

張庶寧難受答應,女孩留下了一個藏着一路平安符的香囊,喜滋滋走了

她並不知道,張庶寧說的一點,到底是什麼樣的億點!

和小夥伴辭別之後,張庶寧終於離開了書院,返回應天。

等他到了應天之後,這才知道,原來陛下要在慶典之前,繼續冊封一批功臣,作爲張希孟的長子,他會被冊封爲世子。

"母親,會不會耽誤孩兒的學業?

江楠搖頭,“不會的,要是影響了,你爹不會放過陛下的!”

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十二章 示兒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
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十二章 示兒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