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大海

“幾位先生,雖然降下了雨,但到底不能靠着老天庇佑,更何況雨水多了,也會成災,你們都議一議,要怎麼辦纔好。”老朱冷靜說道。

其實李善長等人心裡頭也清楚,鬼神之說並不可靠,有些事情不過是趕巧了而已。

“上位,如此看來,就只有修河渠,挖水庫,打深井,既可以防洪,又能備旱,可保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李善長說到這裡,看了眼挨着他坐着的張希孟,主動道:“只是大修河工,耗損民力,唯恐百姓不願意!眼下倉庫存糧雖然不少,但軍中開銷也大,萬一遇到了戰事,就怕不夠了。到底是等着秋收之後,還是現在就落實下去?”

張希孟笑了笑,“李先生已經說明白了,我的意思還是要相信百姓,相信大傢伙。我們派人下去,我和李先生也可以親自過去,跟大傢伙講清楚,誰修水渠誰受益。我們儘量幫助大傢伙,需要的鐵鍬鎬頭,各種磚瓦工具,還有一些口糧,都可以貼補……但是需要大傢伙主動出力,而且沒有什麼酬勞。”

李善長略沉吟,“這個道理倒是容易講,就怕有人想不通,在中間鬧騰,好事就變成了壞事。”

“那就不許他們家用水!”朱元璋突然開口了,“李先生,咱也是窮苦人出身,鄉下又有幾個不知道水渠重要的。無非是朝廷大戶修水渠,不許百姓用,又要大家出力氣,又不給大傢伙好處,誰能答應?只要是真正給百姓用,沒有欺瞞哄騙。百姓又怎麼會不答應?縱然有那麼一兩個混球,也無關大局!”

朱元璋頓了頓,這才意味深長道:“李先生,你該相信老百姓纔是!”

老朱的聲音不高,但話卻很重,砸在了李善長等人的心頭。

李善長略微錯愕,細思量又覺得惶惶不安,額頭竟有冷汗浸出,他連忙躬身,其他幾個人也都是深深一躬,隨後趕快下去辦事了。

唯一感到了欣慰的或許就是張希孟了,老朱已經漸漸意識到了民衆的力量,境界提升飛快,強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張希孟又把學生們叫來,由於前面講解田賦的事情,他們辦得很好,這一次輕車熟路,又下去各個村子。

張希孟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要每個村子,至少一半的田地,能得到灌溉,還要每十戶百姓,挖一口水井,保證大傢伙喝到清澈甘甜的好水。

這些事情一公佈,老百姓立刻聞風而動。

自家的田地,自己喝的水,誰不想往好了弄?

還是那些挑頭的糧長,他們已經漸漸承擔起村長的職責,遇到了事情,就把村裡的老人召集過來,一起商議,妥當了之後,就告訴所有村民。

本村以內的水渠,水井,直接可以開工。

涉及到幾個村子的,就把人叫過來,一起談。

有太多的政策,設計的初衷都是好的……最典型的就是王安石的青苗法,老百姓苦於盤剝,朝廷出錢,低息借貸,讓百姓可以安心度日,不用揹負高利貸,朝廷也能趁機收點利錢,豈不是兩全其美?

但是到了執行的時候,問題出來了,真正窮苦的百姓不信任朝廷,不敢借貸。那些官吏爲了績效考評,也生怕借給窮人變成壞賬,就強迫不種田的人借青苗錢。

逼着和尚買假髮了屬於是。

僅此一件事,就能看得出變法的艱難……變法變法,真正的核心不是擬定出多麼完善,多麼別出心裁的新法條文。

而是如何跟下面溝通,如何讓最底層正確理解新法的用意,沒有一個自上而下的有效渠道,光靠着一些三心二意的官員,層層扭曲,到了下面,早就弄得媽都不認了。這時候再去討論變法的內容有什麼意義?

沒有基層的組織動員能力,說什麼都是虛的。

很幸運的是朱元璋已經開始擁有了這種力量,比起歷史上擁有的更早,更強!

從滁州到定遠,每一個村莊集鎮,都開始動了起來。

百姓們聽說是給自家修水渠打井,天不亮就帶着乾糧,扛着鍬鎬,主動幹活來了。

大地上,一條條引水渠,這纔是真正的龍王爺,庇護着百姓們,不懼水旱!

不過道理雖然如此,人們依舊對“雙龍會”喜聞樂見,喜出望外!

吳大頭的團隊已經成功發展到了三十多人。

其中演員十多個,負責化妝場地的也有十來個,尤其讓人稱奇的是,還有六個人的樂隊,鑼鼓絲絃,一應俱全。

就這個規模的戲班子,已經遠超許多大戶人家的極限了,畢竟“都中望族首吾門”的賈家,也只養了十二個小戲子。

而且經過了這麼多場的磨合,這個戲班子已經相當完備,業務十分嫺熟。

半個月的光景,就把雙龍會排了出來,順利搬上了舞臺。

鑼鼓聲中,大戲開羅。

臺上演員賣力氣,臺下的觀衆全神貫注。

吳大頭這一次穿了一身黑,頭頂上弄了兩個鹿角,充當龍角……他先是在祠堂裡面大吃二喝,享受供奉,外面烈日炎炎,絲毫不當回事。

老百姓哭求祈雨,他也不管不顧,那一份做派,簡直跟衙門裡不顧百姓生死的昏官,沒什麼區別。

就在這時候,一位偉岸大漢,一身甲冑,背後背弓,腰間懸箭,龍行虎步,衝進了祠堂。

對着龍王神像,破口大罵。

小小孽龍,不顧民生艱難,竟敢不降甘霖,咱便殺了你,也是替天行道!

念你修成龍形不易,姑且給你三日期限,降下甘霖,許你繼續護佑一方,不降甘霖,砸了你的神像,拆了你的祠堂,讓你當不成龍王,去做那無家可歸的野怪山精!

一頓大罵,隨即取下弓,連射三箭。

吳大頭扮演的龍王被這三箭射得嗷嗷怪叫,狼狽不堪,在戲臺上不停轉圈……等大漢離去,他才攤在地上,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我是龍來你是龍,你居天上我在潭。你下天界救黎庶,我降甘霖做功德。”

三日之後,果然大雨普降,喜迎甘霖。

很顯然,龍王爺是小龍,朱元璋纔是天上的真龍!

戲不算複雜,唱詞也不考究,只是通俗易懂,甚至韻腳也多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吳大頭賣力演出,把一個前倨後恭的小龍王演得惟妙惟肖,得到了齊聲喝彩,掌聲經久不息。

這時候在人羣當中,有一個身形高大,面色鐵黑的漢子,他看得高興,連連鼓掌,卻還嫌不夠,竟然掏出了幾顆銀豆子,直接扔到了臺上。

“朱將軍是好樣的,你們也演得好!爺賞你們的,喝茶去吧!”

大漢笑聲豪爽,要知道元廷可是不許金銀流通,雖然現在元廷的法律跟擦屁股紙差不多,但是捨得賞銀子的,那也是鳳毛麟角,十足的金主爸爸。

面對此情此景,不管任何戲班子都該感謝,返場來個小段,伺候好了也是應該的。

可是就在大漢扔出賞銀的時候,周遭的觀衆都把目光落在他的身上,眼神之中,居然帶着責怪。

再看臺上,吳大頭稍微遲疑,竟然蹲下身體,把幾顆銀豆子都撿了起來,而後跳下戲臺,走到了大漢面前,鄭重其事,把銀豆子遞給他。

“請收回!”

黑大漢不解,忍不住笑了,“你這個唱戲的真有意思,爺賞你錢,你怎麼不要?你們這些人吃什麼,喝什麼?莫非說,你瞧不起俺?”

吳大頭還沒說話,周圍就有人怒了。

“有幾個臭錢裝什麼大個兒的?人家不是戲子,人家吳英雄是正兒八經的兵!剛剛榮升百戶!”

大漢也愣住了,傻傻看着吳大頭,百戶?唱戲的?

這滁州真稀奇啊!

吳大頭抓過大漢的手,把銀豆子塞給了他,而後道:“這位朋友,你可能不清楚。俺們是軍中的人,給鄉親們演戲,是從來不要錢的,俺們有軍餉,有津貼。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是也衣食無憂,用不着替我們的擔心。”

黑大漢真的懵了,他傻傻道:“你,你們這麼好的戲,怎麼願意在軍中啊?爲什麼不出去掙大錢?”

“掙大錢?”

這時候一個彈琵琶的樂手過來了,冷笑道:“什麼掙大錢?分明是讓有錢人糟蹋,當個取樂的玩意罷了!在滁州這塊兒,咱們都是正兒八經的兵,堂堂正正的爺們!別看咱現在彈琵琶,上了戰場,咱拉弓射箭的本事,不比別人差!一樣能殺狗韃子!明明能當人,又何必去做鷹犬。誰還不是十個月下生,一年一年長大的!誰又比誰輕賤?”

這一番話說得黑大漢大受震撼,戲子在哪不都是下九流,怎麼就是滁州不一樣?

吳大頭這時候笑道:“俺就是個蒙古人,不過俺可不向着大都的狗皇帝!上位告訴咱們大傢伙,窮苦人就該站在一起,跟元廷幹,跟那些爲富不仁的混蛋幹!有些人拿着刀槍殺敵,有些人靠着演戲鼓舞士氣,給大傢伙講清楚道理,所做不同,沒有貴賤!”

黑大漢聽到這裡,低着頭思忖了許久,漆黑的面龐竟然變成了紫紅色。

說得多好啊,所做不同,沒有貴賤!

他急忙躬身,“百戶在上,恕小的魯莽了……”

吳大頭笑了笑,“行了,沒事我們還要收拾,去演下一場。”

黑大漢怔了怔,突然下定決心,急切道:“我,我能不能拜見你們上位?我,我叫胡大海,我有兵,我能幫着打和州!”

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三章 書與畫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十二章 示兒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
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三章 書與畫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十二章 示兒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