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

從朱升這裡出來,張希孟的臉色越發凝重,他並不是因爲憤怒,而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壓力……其實有關該如何對待女人這問題,張希孟已經說了太多了。

不需要別的,一視同仁就好,從道德上,從發展上,都是必須的。這裡面的道理張希孟講了太多,已經有些疲倦了。

可真的有用嗎?

或許有吧,畢竟已經有女子入朝爲官了。

但接下來呢,似乎也就這樣了。

哪怕朱升這種人,也不知道如何修訂一本女誡?

似乎應該震怒,甚至大開殺戒,好好處置下這幫腐儒。

但問題朱升不是腐儒啊,他甚至贊同給女人分田。只是到了女誡這個問題上,他是真的不明白。

一輩子讀書,到了半百之年,才追隨朱元璋,難道你要讓老頭把前半生學的東西都忘了嗎?

那也太不講道理了。

再看朝中官吏,朱升都算是開明的。

有些人是不懂,有些人是犯壞,還有一些人,既不懂更加壞。

在這幫人的主導之下,弄出了這本女誡,修成什麼樣子,也就不足爲奇了。

“去,把姚廣孝請來。”

不過是姚廣孝匆匆趕來,他永遠苦着臉,垂着三角眼皮,只是在眼眸身處,偶爾閃動的寒光,會讓你覺得此人不好相與。

“說一下吧,我讓你佈置的事情籌備怎麼樣了?”

姚廣孝忙道:“張相,你去蘇州這段時間,卑職做了一些瞭解,發現不少情況,似乎很麻煩。”

張希孟沉着臉道:“講!”

“張相,卑職計算過了,當下朝中足有七成以上,都是元廷的舊官吏。剩下的三成之中,也有多數是讀的儒家經典,早在元廷時候,就進學發矇。存粹這幾年進學讀書,通過科舉,進入官場的,鳳毛麟角。”

這個結果並不讓張希孟意外,卻也很好解釋了女誡問題的根源。

“自從起兵到現在,剛過十年,大舉興學,只有七八年。而且還僅限於江南之地。那些通過科舉考試的人,要有些積累,還要年齡合適。可不都是大元遺澤了。”

張希孟笑道:“其實算起來,那你也是在元廷發矇,讀了那麼多書,你可是相信儒家之道?”

姚廣孝呵呵冷笑,“張相,卑職雖然不敢說精通三教,卻也是不會被區區孔孟之道就給限制住。相比之下,卑職以爲,張相的主張纔是真正合乎天理人心!”

這是拍自己的馬屁嗎!

張希孟突然道:“姚廣孝,要是讓你修這個女誡,你以爲該怎麼修?”

姚廣孝怔了怔,隨即道:“自然是說男女都一樣,撿一些歷代出色的女子,錄入其中,如輔政秦國的宣太后,出城求援的荀灌娘,代父從軍的花木蘭……忠勇義士,烈士才女,正好如張相所言,女子是什麼事情都能做得不錯的。”

聽了姚廣孝的話,張希孟眼前一亮,終於露出了笑容,他的這番想法確實不錯,如果這麼修女誡,他也確實沒有太多好批評的。

或許只有姚廣孝這種異類,才能跟得上張希孟的思路吧!

“其實這事情還可以想得更深一些,爲什麼要給女人授田,爲什麼要鼓勵女人出來做工……其實這道理是想通的,用女工的成本相對更低,而且她們也適合比較專注的活計。我們先要發展工商,首先就要考慮成本。現在那麼多人抨擊女工,用詞惡毒,手段下作,只怕就是不想讓朝廷掌控的作坊,打翻他們的飯碗!這些蘇州大戶,還是不願意徹底改變!”

姚廣孝立刻道:“那就殺!張相,卑職以爲蘇州之行還是手軟了,倘若能除掉一兩萬人,或許局面就更好了……若是張相信得過,卑職願意再去蘇州,替張相除掉這些蠹蟲!”

張希孟無奈苦笑,自己的殺戮已經夠狠了,卻還是不入這位的法眼,果然是天殺星附體啊!

“蘇州的事情,我還有計較,你用不着太過擔心。當下最緊要的還是朝中的官吏。”

姚廣孝一愣,很快就道:“張相,莫非說針對百官的大考,就要開始了?”

“算不得大考,就是普普通通的小考試,簡單測試一下,百官對於這些年朝中政策的瞭解,也看看他們能不能勝任本職工作!”

張希孟說得輕描淡寫,就是個小考試。

可姚廣孝卻覺得脊背發涼,渾身哆嗦,我信你個鬼!

醞釀這麼長時間,又讓姚廣孝提前準備,堪稱張希孟的大殺招。

要是這麼簡單,那就是低估了大傢伙的智商。

不過姚廣孝倒是不擔心,畢竟剛剛他已經通過了張希孟簡單的測試,沒有絲毫難度!

來吧,放馬過來!

姚廣孝躍躍欲試,只不過這事情尚需要朱元璋批准。

結果張希孟把奏疏遞上去,老朱立刻就點頭了。

確實,咱也要瞧瞧,到底是何等人物,什麼心腸,能給咱修出那樣的女誡!

一道旨意下來,送到了中書省。

李善長接在手裡,竟然半點不意外,該來的到底還是要來,門下省,還有張希孟,到底是出招了。

對於這事,李善長是無話可說,他只想知道一件事,他用不用參加考試?

事實證明,他在老朱那裡,沒有半點特殊,只不過爲了照顧左相面子,只要求李善長在中書省考試。

同樣還在中書省考試的還有朱升,

這兩位都沒有幸免於難,其他的文臣也就不用說了。

悉數在列,一個也沒有逃脫。

面對這個結果,下面的官吏反應不一,有些人覺得門下省考試,都是官場內部的,走走過場罷了,還能真的有什麼事情不成?

另外一些則是抱怨,都經過了科舉,我們個個都是飽學之士,又在官場歷練這麼多年,早就是人中龍鳳,能力超羣。

還有什麼考試是我們通過不了的?

除非張相故意針對我們,要是那樣的話,張相也有失厚道。

當然還有人堅持認爲已經成爲官吏,如果還要用考試侮辱大傢伙,那就是斯文掃地,影響百官體面。

不過不管是誰,還是沒有勇氣直接質疑張希孟,更何況這又是老朱支持的。

大傢伙只能打起精神,略微翻了翻這些年的公文,在看看張希孟寫的文章……大約就是意思一下,反正小考而已,沒什麼了不起。

隨後這幫人就掉進坑裡了。

沒錯,這個不起眼的門下省考試,當真測出了不少人的斤兩。

當張希孟拿着最終結果來見朱元璋的時候,李善長和朱升等人,早就等候了。

這倆人還都信心滿滿,畢竟以他們的本事,這點事情還不至於弄錯,但是當張希孟公佈結果的時候,兩個人還是稍微緊張了一下。

當聽到順利通過,李善長暗暗鬆口氣,隨後道:“張相,想來這次考試不難,通不過的,應該只是少數吧?”

張希孟不置可否,只是淡淡道:“李相,我們講了這麼多年驅逐胡虜,恢復中華。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李善長微微怔道:“這是張相早就說過的,崖山之後,華夏蒙塵。我們要驅逐元廷,掃蕩胡風,重興華夏衣冠教化!”

張希孟點頭,“確實如此,只是爲何還有十幾位官吏認爲驅逐胡虜,就是要趕走蒙古人?”

“什麼?”

李善長大吃一驚,他着實不敢相信張希孟所說,就連這種基本常識,也會有人弄錯了?

不會吧!

張希孟怕他不相信,隨手將幾份卷子遞給了李善長,順便着,朱元璋和朱升也都拿了過來,各自查驗。

等大傢伙一看,全都玉玉了。

張希孟所說的半點沒有誇張,就這種綱領性的東西,居然還有人答錯!

別的就不用說了,裡面詢問關於爲什麼要對男女一視同仁的問題……竟然有人回答說男爲父,女爲母,爲子當孝順父母。

看着倒這個答案,朱元璋氣得悶哼出來。

天可憐見,這個問題張希孟早就說過了,他認爲是因爲勞動,不論男女,都爲了豐富世界做出了貢獻,缺一不可,故此男女同樣重要。

其實只要去尋找張希孟這些年的主張,蘇州的問題並不難解決。

實際上答案就擺在那裡。

但是對不起了,就是有那麼一些人,視而不見。

李善長偷偷擦了擦額頭的冷汗,自己有這麼一羣廢物手下,難怪總是被張希孟壓制,不是我李善長不行,奈何豬隊友太多了。

而朱升那邊卻是另有一番思忖。

這些年來,大明算是不遺餘力培養人才,但是由於需要的官吏太多,培養的又跟不上。

好多人只要識字,會算術,臨時背幾篇文章,就能通過考試,成爲官吏。

可問題是爲官之後,這幫人早就把這點東西忘記了,能記住的也只是從小到大,唸的那些東西了。

朱升長長嘆息,“上位,要是不能徹底整頓,只怕若干年後,這些蠢材掌權,這些年辛苦做得事情,都要付諸東風流水了!”

老朱的臉色格外難看,“這些考覈不合格的,錯誤衆多的,立刻革除官位,發回老家,永不敘用!至於其他官吏,選擇時間,讓他們入學,好好讀書,明白道理。要是再連驅逐胡虜是什麼都說不清楚,咱只有剝了他的皮!”

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九十二章 大海
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九十二章 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