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

朱標坐在椅子上,許久不言,其實當孫炎和宋廉將事情點破,他已經明白了怎麼回事……其實這事情在朝中,至少在政事堂,不是什麼秘密。

而且歸結起來,還跟張庶寧有關係。

這位張家老大,一心撲在教化上面,有些時候,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但是他做的事情,確確實實,在改變着大明朝。

就拿西南三省設立考點來說,濟民學堂跟進了,其他幾個學堂肯定要跟進。另外西北諸省,也嚷嚷着要比照辦理。

根據劉三吾的承諾,各省都要增加名額,相應的江西等地的學生就要削減。

再往前數,彼時張庶寧第一次爲了學生髮聲,是幫着窮苦子弟發聲,自此之後,大批的師範學堂建立,窮苦學生入學比例,大大增加了。

這些年下來,南北學生入學的比例,差不多四六分,即北方四,南方六,而富貴子弟和普通人子弟,更是出現了二八分的狀況,即富人兩成,窮人八成。

其實這個比例,富人依舊佔據了優勢,畢竟他們的人數在所有人當中,只怕也就百分之一,能拿走兩成名額,已經是非常僥倖了。

但是人家不答應啊,畢竟在宋朝,人家可是拿七八成的,唐朝更多,要是追朔到漢晉,那可是九品中正制的時候,你們這些窮鬼根本沒有半點機會!

而現在窮苦人不光拿走了八成,還有愈演愈烈地態勢,如果讓他們拿到了九成,甚至更多,這個世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簡直不敢想!

“爹,我似乎想明白了。”

張承天坐在了張希孟的對面,今天的小胖子顯得很凝重認真。

張希孟眉頭挑了挑,笑道:“說吧,我看看你弄明白了什麼!”

“父親,我覺得陳迪還是想保住家業,和他一樣想的人,還有許多……因爲他們感覺到了威脅!”

“爲什麼?”張希孟澹澹問道。

“因爲他們的子弟不能通過恩蔭入仕,要想參加科舉考試,又要和那麼多窮苦子弟競爭,他們考進官場的機率不高。久而久之,在朝堂上,貧家子弟也會佔據極大的比例。”

張希孟略沉吟,竟然笑道:“繼續講,我聽着呢!”

張承天彷彿受到了什麼鼓舞,繼續說道:“沒有那麼多人在官場,也沒法享有權柄,他們自然會憂心忡忡,生怕朝廷什麼時候,彷效均田之法,再行均貧富之策,所以他們纔會對國初的種種措施,那麼敵視!”

張希孟笑了,“你說的不無道理,但是我想問你,你又是怎麼看的?”

“我?我想吃雞絲餛飩,我想吃烤鴨子,至於別的,沒什麼興趣!”張承天突然笑道:“爹,你說有朝一日,張家子弟變得平平平無奇,你會怎麼想?”

“我?我求之不得!”張希孟笑道:“不管是你,還是你大哥,或者是你的三弟、四弟,我都希望你們走出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放眼天下,心懷蒼生。做什麼都好,唯獨別想着延續張家的輝煌,什麼延續家業,四世三公,我是半點興趣也沒有。在朝中,我沒有私黨,落到你們身上,我也沒給你們經營什麼關係人脈。包括你這個指揮使,還是陛下給的。爲父想什麼,你應該清楚了。”

張承天突然咧嘴一笑,“孩兒當然明白,只不過天下間,像您老這麼想的人,還是太少了。不管是秦漢,還是唐宋。一人爲官,子孫得到恩蔭,門生故吏,盤踞朝堂,所以他們不擔心家產,也不擔心家族。可是到了當下,卻沒法不在乎。”

小胖子終於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因爲這些年大明朝廷進行了許多改革,例如恩蔭制,藩王制,包括朝中勳貴……種種改革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最大限度的公平!

以張希孟的身份,兩個兒子也只是給了錦衣衛百戶,而且還是隻領錢的那種。

張庶寧擔任山長之後,張承天執掌拱衛司,也都放棄了。張家老三老四,包括日後的下一代,都會失去恩蔭的可能。

同時湯和主持的軍制改革,也在瘋狂削減勳貴的權柄,除了嫡長子繼承爵位之外,其他的孩子,都要和普通將士一樣,需要讀書考試,才能進入軍中效力。

至於藩王宗室,那就更不要說了,老朱做出的限制更多。

宗室勳貴都被砍到了這個程度,普通文官就更不要說了。

俸祿早就被張希孟砍了,剩下來的雖然能活着,但絕對沒法像宋朝活得那麼好。

而且宋朝還有個習慣,動不動就恩蔭官員子弟,通常是一人爲官,雞犬升天。

這麼多親族後輩,進入官場,自然而然,就形成一股勢力,會努力保護家中利益,不許外人侵犯。

有人或許要問,他們能保護得住嗎?

即便是宋朝,也有不少貧寒子弟,難道他們就不會出手嗎?

不會的!

因爲在宋朝,可能存在窮學生,但絕沒有窮進士。只要考上了,立刻顏如玉,黃金屋,車馬多,什麼都來了。

成爲進士,等於進入了士大夫圈子,自然能領到新手大禮包,搞不好還有榜下捉婿,連媳婦都有了。

一句話,人家迅速結成一體,想撼動他們,無異於蚍蜉撼大樹!

可是到了明朝,事情完全不一樣了。

一方面是官員的特殊待遇瘋狂被砍,一方面是無數的窮學生加入賽道,把官場捲到了極致。

шωш▲ TTKΛN▲ C 〇

當了官,也就是比平常人穩定,有體面,有地位……至於其他,真的不多了。

雖然僅僅如此,也能讓大多數年輕人玩命,但是和以往的法則,完全不同。像陳迪這種,二十年爲官,以尚書銜致仕的重臣,他甚至沒有把握,能夠保住後代子孫的榮華富貴。

不管上面怎麼想,做事的總是成千上萬的“卑微公器”,一旦這裡面九成都是窮苦子弟,朝廷的政令會傾向於誰,不言自明!

而且這事情已經有了端倪,要不然對遺產收稅,又是誰提出來的?

新一代的官員希望,既然要公平,那就要進行到底。

教育公平,官吏不許恩蔭,宗室貴胃受到了限制……憑什麼財富就可以順順利利傳承?

我們不是要搶劫,但交點稅,總沒有問題吧!

這種事情,已經爭論了好幾年,就因爲牽連太廣,操作起來也太麻煩,所以遲遲沒有結論。

但是隨着老一批臣子致仕,早晚還要捅出來。

躲是躲不過的,那不如趁着還有點影響力,趕快輸出一些想法,籠絡一批支持的人,繼續這麼糾纏下去。

只要再過些時候,老朱徹底退位,張太師也不再過問朝政,沒準還有挽回的機會……

“爹,其實你可放心的,有孩兒在,就算您老閉了眼睛,我也不會讓他們胡來的,放心!”張承天很認真安慰張希孟。

結果他的腦門捱了一個脆的!

“幹嘛打我?”

“你說點好行不?你爹我還沒死呢!再說了,你小子也不掂量下自己的份量,你跑去威脅太子,就算過問了?要是你爹閉了眼睛,太子一道旨意,就能把你抓天牢去!”

張承天目瞪口呆,他摸了摸腦袋,老爹似乎說的沒錯,可問題是他要怎麼操作才行啊?

“爹,我知道太子是您的學生,也算是我的師兄。我不是想結黨營私,更沒有別的心思,我就是想知道,如果太子做錯了,或者他身邊有奸佞蠱惑,我,我該怎麼辦?”

張希孟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眼皮微微低垂,足足過了好一會兒,張希孟才緩緩道:“去開門吧,陛下要來了。”

張承天一怔,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只是下意識站起,去迎接朱元章。

沒走幾步,張承天就聽到了急促的腳步聲,沒錯,鼕鼕有力,就是老朱!

父親還真是瞭如指掌啊!

啊!

張承天似乎剎那之間,明白了老爹的意思……其實方法很簡單,就像張希孟對付朱元章那樣,用綿密的大網,籠住老朱,讓老朱在關鍵的問題上,根本沒法甩開張希孟,同時呢,張希孟又不會威脅到天子權柄。

這話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太難!

古往今來,拋棄一般君臣相得的例子,真正做到的,也就是張希孟一人而已!

難道我要接老爹的班兒?

張承天渾身一振,整個人都瞬間高大了。

“臣見過陛下!”

老朱只是掃了一眼,就說道:“你爹呢?”

張承天連忙引着老朱過來,此時的張希孟已經準備好了貴州高山茶,給老朱倒了一杯。

“主公請用。”

老朱深吸口氣,“咱過來也就不廢話了,先生,咱想問你,人家辛辛苦苦,憑本事掙來的錢,父子傳承,天經地義,有什麼不妥的?而且現在已經有了商稅,每一筆經營,都已經繳納了稅賦,爲什麼還要再來一次?且不說能不能徵收上來,只是問你一句,道理何在?”

張希孟哈哈大笑,“陛下,朝廷這些年,訂立規矩,制定法令,提供貸款,修橋鋪路……我們做了這麼多,還只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賺錢嗎?是大明成全了他們,沒有大明,這些人只怕遠沒有今日的產業!其次,大明保護財產在他的手裡,卻沒有保護財產世代傳承。你想傳給下一代,就需要和朝廷重新定下約定,也就是說,你要拿出一筆錢,朝廷才能保你的財產平安傳承,不然的話,有什麼意外,朝廷可是不負責的!”

朱元章微微一怔,下一秒撫掌大笑,“先生高見!”

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着!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十八章 不屈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着!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
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着!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十八章 不屈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着!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