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

“賈魯老匹夫,陸放翁示兒北定中原,汝爲後輩,何以示先人,何以示後人?”

朱重八聲若雷霆,不光是城外聽到清楚,就連城下的張希孟都忍不住點頭,這話有勁!

只要你賈魯還自詡讀書人就好,在大散關寫了一輩子邊塞詩的陸游,一心恢復中原。白髮蒼蒼,稼軒居士彈劍作歌,志在華夏一統。

即便過了千百年,這倆人依舊讓人欽佩敬仰。

身爲讀書人,前輩盼你們北定中原,結果你們屈膝投敵,自己給蒙古人做了奴才不說,還要子子孫孫,世代做僕……不管怎麼說,也是理虧。

賈魯終究只是一聲長嘆,調轉馬頭,退了回去。

此刻軍營已經紮好了大半,賈魯直接到了自己的大帳,有一個滄桑憔悴的文士,正等在這裡,他的腰背彎曲,頭髮花白,竟然需要拄着柺杖,才能勉強支撐。

這位不是別人,正是去濠州勸降的盧安民!

才幾天不見,竟然這麼拉了……不得不說,老朱的那一頓臭罵,後勁還真大!

“大人,情形如何?下官身體這個樣子,不能追隨大人,真是該死!”

賈魯微微嘆息,伸手讓盧安民坐下。

“你……也不要耿耿於懷,老夫剛剛也讓人落了面子。”賈魯就把城頭齊聲朗誦示兒的事情說了一遍。

一聽到這個,盧安民就不由自主抽搐,可要了命!

上一次是鄭思肖,這一次是陸放翁,哪裡是一羣草賊,簡直是翰林院的高手,怎麼一個勁兒往心窩上戳?

“老夫原來還有些遲疑,現在一看,這濠州城中,必定是有厲害的人物啊!”

盧安民自然也意識到了,他咬着牙齒道:“卑職以爲,必定是哪個欺君罔上,甘心從賊的不要臉讀書人,給城裡的紅巾賊出謀劃策。此人着實可恨!等着城破之後,必定大卸八塊,五馬分屍!”

盧安民恨得不行。

賈魯卻又嘆了口氣,顯得十分憂慮。

“此番紅巾賊子,南北呼應,聲勢浩大,北方紅巾宣揚明王出世,南方紅巾講彌勒降生,這濠州紅巾,卻是追憶前朝,有收復故土,光復中原之心……其志不在小啊!”賈魯語氣透着不安。

盧安民稍微思量,也明白過來。

要動員千百萬民衆,推翻一個朝廷,絕對是要有一套能說服人的東西的。而從黃巾起義之後,藉着宗教聚攏人員,圖謀不軌,就成了理所當然的前置作業。

尤其是白蓮教,這玩意簡直是破籮筐,什麼都能往裡面裝……宣揚明王出世的,你是白蓮教,宣揚彌勒下生的,你也是白蓮教,要推翻元朝的你是白蓮教,要保一方平安的,你還是白蓮教。

根本就沒有標準的教義,或者說他們的教義就是開放式的,可以根據需要,隨便亂編。只要你能忽悠一幫人,你就是一方教主,連組織也沒有。

所以自宋代以後,白蓮教就幾乎成了造反家的耗子窟窿,不知道會從裡面冒出什麼牛鬼蛇神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白蓮教是總也剿滅不了。

這一次大起義,南方白蓮教的教主是彭和尚,北方的就是韓山童,其餘各地,還有不下一百個形形色色的教主,去中心化了屬於是。

這樣的白蓮教固然和野草一樣,難以根除……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法形成合力。

所以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超越“明王降世,彌勒出生”的綱領,來統合天下英雄。

韓山童的思路是對的,他提出了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飛龍九五,重開大宋之天的口號。

可惜的是韓山童落地成盒,直接讓派出所就給剿滅了,幸好劉福通帶着殘部殺出來,重新集結,點燃了起義的烽火。只不過劉福通能打歸能打,但是在思想建設上面,卻是乏善可陳。

“白蓮教的匪人縱有千萬,也不難對付。可若是有人以恢復故土爲號召,不但朝廷危矣!只怕我等死後,必定身敗名裂,遺臭百年!”賈魯一聲哀嘆,彷彿蒼老了許多。

盧安民心驚肉跳,忍不住咳嗽起來,他比賈魯還惶恐。

“大人,無論如何,都要打下濠州,徹底剿滅這夥賊人,一個不能留啊!否則後患無窮!”

賈魯沉吟片刻,終於用力頷首,表示贊同。

……

“張大哥,《示兒》都背熟了,再教我們一首詩吧!”沐英圍着張希孟央求道,在他的身後,還有許多半大孩子,大的十四五歲,小的六七歲。

可別看這幫小傢伙不起眼,他們幫着送水送吃的,還負責送信帶話,可是很有用的。只有閒下來,纔來找張希孟玩。

一首詩把那個老傢伙嚇得灰溜溜跑了,他們都覺得牛氣沖天了。

這不,一羣勇敢小牛,不怕困難了。

“你們願意學,那是好事。我就教你們背《正氣歌》吧!”張希孟清了清嗓子,就念了起來,等他搖頭晃腦唸完,眼前的這幫小崽子一個個都溜了,就連沐英都跑了,不帶這麼欺負人的!

四句還能記得住,這麼長誰記得住啊!

“小先生,循序漸進就好,何必爲難他們?”馬氏給他們求情。

張希孟也苦笑道:“夫人,不是我難爲他們,而是賈魯吃這一套,咱們就不妨對症下藥,等他真的攻城緊急,咱們就用正氣歌鼓舞人心,要讓賈魯老匹夫明白,人心不死,浩氣長存!他這條老狗,休想拿下濠州城!”

馬氏深吸了口氣,頓時覺得張希孟講得有道理,沒法子,乾兒子啊,你們就辛苦一下吧!

張希孟教導沐英這幫小崽子,同時也注意着兩軍的戰鬥情況……就在賈魯退回去的下午,元兵就展開了攻勢。

只不過並非那種聲勢動地驚天,泰山壓頂的攻擊,而是驅趕臨時歸附的兵馬,擔着沙土,揹着石塊,填平護城河,整理出攻城的路線。

密匝匝的人羣,宛如一羣羣的螞蟻,向着城下,蜂擁而來。

他們普遍形容枯槁,面帶菜色,身上的衣服也破爛不堪……揹着上百斤的沙土,搖搖晃晃,幾乎摔倒。

當力氣即將耗盡,喘着粗氣,把沙土倒在護城河,民夫的臉上就會露出欣喜的笑容。

拿着空筐回去,就能換一張巴掌大的餅子,可以苟延殘喘,多活一天。

賈大人還是有信用的,當初跟着他開河,就是這般了。

唯一的不同就是以前是挖河,現在是填河,反正區別也不是很大,埋頭幹吧!

至於城頭的弓弩箭矢,雖然也能殺傷一些民夫,也會造成恐慌,但是短暫後退之後,他們又會聚攏過來,繼續填河鋪路。讓城頭的守軍也十分無奈。

趁着中午,朱重八下城吃飯,就跟張希孟感嘆,“小先生,要是聽你的,早點把外面的護城河清理了,再砌一道羊馬牆,多準備弓箭,又豈能讓他們輕易臨近護城河,不死一萬,也要死八千!”

朱重八切齒憤恨,城裡的這幫人,真是誤事。

“恩公,再說這些都沒用了,我看賈魯的總攻也快到了,需要小心謹慎,尤其是回回炮,不可不防。最好還要準備一些沙土和溼棉被。”張希孟囑咐道。

朱重八頷首,“咱知道了。”

正在這時,突然城頭有人大喊:“韃子上來了!”

朱重八一躍而起,直接奔着城頭跑過去。

張希孟的心也瞬間提了起來,第一場大戰終於來了!

此刻的民夫撅着屁股跑了,他們留下了三條十丈寬的攻城路線。隨後就有元軍扛着簡易的雲梯,向着城頭迅速奔跑。

“都準備好!別急着放箭,等臨近了再射!”

朱重八大聲吆喝,直到敵兵到了三十步以內,城頭才落下密集的箭雨,瞬間帶走了幾十人的性命,僥倖沒死的,也插得像個刺蝟,哀嚎痛叫,眼瞧着活不成了。

短暫的慌亂之後,元兵居然爭先恐後,衝到了城下,豎起雲梯,就向上面爬。

“打!”

又是一聲令下,沉重的滾木,西瓜大的石塊,朝着下面,狠狠砸去。

腦袋開瓢,鮮血橫流,伴隨着痛苦哀嚎,不一會兒,城下黑乎乎的,堆滿了一層屍體……

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
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