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

張希孟是打算將分田鋪開之後,孤立橫澗山,到時候下手,也就瓜熟蒂落了,可誰知道竟然提前出了事,這就沒辦法了,肉送到了嘴邊,不能不吃。

不過這個橫澗山也有點麻煩,倒不是說他們戰鬥力如何,而是這塊肉有點太大了。

“上位,卑職詢問過來。”費聚主動介紹,知院老張認爲定遠無險可守,他就把主力放在了橫澗山。

可是他又擔心下面的人跑了,就下令把家眷也帶上。

老張以爲有家人捏在手裡,就不怕士兵逃跑了。

可他忽略了另一個問題,兩三萬士兵,算上家眷,一下子就快十萬人了。

這麼多人,吃喝拉撒,可不是個小數目。

橫澗山的道路又崎嶇難行,必須從定遠等地徵調糧食。這就相當於馬謖守街亭,靈甫上孟良崮,能不能後生不知道,反正是置之死地了。

而這邊佔據驢牌寨之後,開始推行分田,等於是釜底抽薪,老百姓站在了紅巾這邊,豪強都被處置了,徵不到糧食,就算有了糧食,老百姓也不會給他們運送。

橫澗山的處境一下子就艱難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老張能選擇的道路不多,要麼就集中全力,跟紅巾軍拼命,要麼就嚴令死守,能撐多長時間,就是多長時間。

只要元廷派兵,他還有活路。

那老張選擇哪條路呢?

目前還不清楚,不過他的部下開始提前選擇了,有人偷偷跑了,有人乾脆來投靠朱元璋。

聽費聚介紹之後,張希孟忍不住道:“主公,眼下的橫澗山已經人心離散,正是下手的好機會!”

老朱微微怔了怔……他倒不是思考作戰的事情,而是琢磨着橫澗山快十萬人,不是個小數目,安頓下來,就是兩三萬個家庭,就要寫幾萬張田契。

想到這裡,老朱的手不由得抽搐起來,這個上位不好當啊!

不過不管怎麼說,也不能爲了這點小事,放下一大塊肥肉不吃!

“橫澗山最好能速戰速決,不要傷損太多百姓,這些人多數是定遠的百姓,讓他們回家,安頓妥當。”老朱斟酌着說道。

張希孟立刻點頭,“主公英明,我琢磨着能不能想辦法,把老張騙出來,然後給他致命一擊?”

這個設想立刻得到了大傢伙的熱議,商量了好半天,卻還沒有一個確當辦法。說到底衆人還是對老張沒啥太多的瞭解。

那誰熟悉老張呢?

賈魯!

這位曾經做過老張的上司,在圍攻濠州的時候,賈魯還曾經打算調動老張所部,前去助戰。

“老大人,也該出個主意啊!”張希孟笑嘻嘻道:“莫非您老人家還是覺得主公不能成事?”

賈魯氣得瞪了張希孟一眼,“小子胡說!老夫需要深思熟慮,又豈能像你一樣,隨便雌黃!”

賈魯呵斥了張希孟,立刻轉向了朱元璋,“主公,要讓我說,老張是個膽子不大的人,想讓他主動出來,勢必登天。畢竟我曾經給他三道手諭,他都沒有動靜,只是搪塞敷衍而已。”

一聽這話,大傢伙泄氣了。

彼時大軍圍困濠州,老張都不敢過來,現在風向完全變了,老張又怎麼敢出來?

引蛇出洞不管用了,那就直搗黃龍!

讓那些投降的士兵當先導,直接殺進去!

賈魯沉吟道:“老張幾萬人馬,經營了許久,可以說是易守難攻,主公又不願意殺戮太過……老夫思前想後,老張手下有個萬戶,叫楊臻,早年曾經在老夫手下做事,我倒是可以寫一封信,勸說楊臻,只是……”

“只是什麼?”朱元璋問道:“老大人有不方便之處?”

“不是!”賈魯急忙道:“楊臻的老家在滁州,家大人多,主公推行分田令,勢必會撼動楊家。縱然給他寫了書信,只怕他也不願意棄暗投明。”

這話一出口,大傢伙都語塞了。

有得必有失,你想得到百姓的支持,就不免衝擊豪門大戶的利益。

這世上能有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似乎是不存在的。

大戶多吃一口,百姓就少吃一口,尤其是在農業社會,極致內卷,就是這麼個無奈的局面。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冷冷道:“既然不願意棄暗投明,那就調兵圍困,切斷橫澗山和外面的道路,逼着老張出來送死!”

這個辦法不錯,大傢伙不由得爲之一振。

可就在這時候,張希孟突然道:“主公,圍困橫澗山固然是好的。只是誘降楊臻也不是不可能。就算他不願意降,他手下呢?我們已經落實了分田,又有幾百士兵慕名而來,乾脆就讓他們見識一下分田之後的效果……想不想過這種日子,只要他們想,就去勸說橫澗山的士兵,解決了老張,放幾萬人出來,定遠周圍的土地,還有寶公河,濠水兩岸的田地,全都是大傢伙的!”

張希孟說完,竟然讓衆人,包括賈魯也是一陣吃驚。

還能這麼幹?

過去勸降,都是勸降領頭的,又是威逼利誘,又是金錢美女的。

張希孟卻是打開了新的思路,咱從普通士兵下手。

不愛投降好啊,那就讓底層士兵裹挾着你投降!

張希孟這招已經不能用筍來形容了,簡直是榴蓮拌臭豆腐,蓋了帽了!

老朱稍微遲疑,立刻點頭,甚至露出了欣賞的眼神。

哪怕有賈魯和李善長在,張希孟依舊穩坐第一心腹的位置,這可不只是他跟隨老朱時間早,更是因爲張希孟眼界高明,總能想出出人意料的辦法。

就這麼辦了!

也沒有別的說的,老朱就安排投降過來的士兵,去驢牌寨,沿着寶公河,放眼瞧去,看看是怎麼分田的,大傢伙覺得怎麼樣!

這幫士兵只是聽說分田,覺得老張沒前途,這纔過來……可是當他們親眼見證之後,簡直是五體投地!

他們注意到其中一家,一共五口人,爹孃養了三個兒子,全都成年了……過去只是租田種,辛苦一年,一半要交田租,剩下的連口糧都不夠,還欠着地主家不少錢,眼瞧着兒子越來越大,根本娶不起媳婦,一家人整天唉聲嘆氣。

可是現在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一家人的口糧田就是十五畝,足夠吃飽肚子了。還給他們分了差不多三十畝山坡地,可以用來種桑,種果樹,填補家用。

這些全都是不用納稅的,一家人的基本溫飽已經沒問題了。

然後是二十五畝流轉田,這是需要納稅的,根據給他們的納稅額度,視收穫程度,一年三石到五石不等。

“你們算算,二十五畝田,好年頭足有五十石收穫,年景差點,也有三十石。交了田賦,剩下都是俺們的。只要沒有大災,兩年俺家就能蓋個大房子,就能給大兒子娶個媳婦。再有個三五年,三個兒子都能成親了。”

老頭喜滋滋算着:“俺這身體還能幹十年,到時候孫子也大了,到了那時候,俺就往葡萄架下面一趟,讓孫子在身邊,成天爺爺爺爺的叫着,可不要太美哩!”

一羣士兵聽得津津有味,笑逐顏開,彷彿自己老了,也能過上這樣富足且安逸的生活。

正在老頭說着,他的小兒子突然過來了。

“爹,用不着兩年,明年就能給大哥娶媳婦了。”

老頭一怔。

這個小兒子朗聲道:“俺打算投軍了……給朱將軍當兵,咱們還能多分五畝口糧田!還有人給咱家們幹活!俺還聽說了,不是抄了沐家嗎?有不少耕地的牛!誰家積極投軍,誰家願意擔負差役,替朱將軍做事,就給一頭牛!爹,你說說,咱要是有一頭牛,那該多好啊!”

老頭聽到這話,豁然站起,一雙飽經滄桑的老眼,死死盯着兒子。

母親端着水瓢過來,聽到這話,也嚇得把水瓢扔在了地上,惶恐驚問:“老頭子!三兒說啥?”

兒子邁步過來,拾起了水瓢,對母親輕聲道:“娘,孩兒想投軍!”

“不行!”

老太太一把抱住兒子,用力捶打,淚如雨下。

“咱家剛過了好日子,你就喪蕩游魂找死去了,你讓娘怎麼說!”

正在這時,突然老頭低吼起來,“閉嘴!”

他一扭頭,抓住三兒子的胳膊,又瞪着老伴,怒斥道:“別的兵都是害人的,不能當!給朱將軍當兵,那是長臉的好事!三兒,你給爹聽着,到了朱將軍手下,不能怕死,不能跑了。咱,咱要知恩圖報!”

兒子點頭,“爹,兒子知道了!”

老頭點了點頭,突然一臉嚴肅道:“彆着急……把你大哥二哥叫過來,咱們商議商議,你要去投軍,那就要先給你說媳婦,他們年紀是大了,也要往後等等!”

……

投降士兵帶着一肚子收穫,分批返回了橫澗山,足足五天的時間過去了。

夜色之中,朱元璋率領着兩千人,摸到了橫澗山附近,沒有等太久,差不多二更天,三盞孔明燈當空升起,橫澗山寨門洞開。

一羣士兵撒腿跑過來,昂着頭,喜滋滋道:“朱將軍,快殺進去吧!”

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十八章 不屈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
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十八章 不屈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