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

春風吹綠江南,山花綠草爛漫。

這是大元至正十八年,也是吳王元年,大約也是個需要載入史冊的重要年份。

從去年開始,朱元璋正式即吳王位,改華夏吳國紀年爲吳王紀年,與此同時,頒佈了一系列重要的法令,徹底奠定了吳國的根基。

這些措施大致可以分爲針對民間和針對吏治的。

首先是以王家爲首的豪強勢力,被連根拔除,一掃而光。在吳國治下,繼續推行均田和抑制豪強的策略。

朱元璋將大批江南豪強遷居淮西,讓他們充作治水開荒的苦役。

如果一切表現良好,五年之後,可以授予土地,如普通人一般。但是有一個前提,不得在原籍授田,避免豪強勢力死灰復燃。

在吏治方面,老朱同樣大刀闊斧,首先辭退了陶安,隨後又揪出李夢庚,哪怕是渡江之前就追隨老朱的舊人,也一樣不能免於國法嚴懲。

而今天就是對李夢庚宣判的日子。

在經歷過最初的惶恐害怕,到拼命求活,再到絕望心死……今日的李夢庚顯得平靜了許多,他帶着手銬,穿着罪衣,直挺挺跪在大理寺的大堂之上。

他努力挺直佝僂的脊背,在昔日的同僚面前,不想自己太過狼狽。

而此時在兩邊坐着的,可不只是大理寺的官吏,朱元璋手下的重臣,幾乎悉數到場。

左邊是李善長、楊元杲、阮弘道、汪廣洋、楊憲等等。

在右邊是張希孟,宋濂,章溢,江楠等等。

大家相對而坐,神色凝重。

曾幾何時,李夢庚也是大傢伙之中的一員,一起共事,一起談笑風生,商議政務。

誰又能想到,他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成了階下囚不說,而且還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李夢庚!”

從都察院升任刑部的楊憲繃着臉,終於開口,“你從王家手裡,貪墨十五萬兩銀子,另有桑田兩千畝,可屬實?”

李夢庚深吸口氣,無奈點頭,“屬實……不但如此,罪人還喪心病狂,試圖拉李相下水。買通李相身邊的人,給他送去王家的賄賂。罪人願意伏法!”

儘管大傢伙早就知道了案情的詳細情況,也知道今天不過是走個過場,但是面對如此龐大數額,聽到李夢庚親口承認,還是一陣陣心驚肉跳,不寒而慄。

楊憲繼續又道:“除此之外,你在戶部任上,侵吞賑濟糧食,河工開支。又以次充好,盜賣存糧……種種罪行,合計貪墨超過五萬兩,事情可屬實?”

李夢庚怔了怔,似乎在想什麼,楊憲又道:“你還有什麼案情,沒有說清楚嗎?”

李夢庚終於擡起頭,目光掃過所有重臣……張希孟跟他的交際只限於擬定刑統,自然是無所畏懼。

事實上就算李夢庚想攀扯張希孟,也沒人會信的。

張相的人品操守,天下第一,根本不需要懷疑。

他要是貪財,府邸早就不會那麼簡陋了。

堂堂右丞相,還用竹器,懷疑他都是喪心病狂,毫無人性。

相比起張希孟,其餘官吏,尤其是中書省的這幫人,就沒有張希孟的從容,他們和李夢庚都是多年同僚,甚至很早就認識,彼此知根知底。

萬一李夢庚在最後關頭,說出什麼來,拉幾個墊背的,事情就很麻煩了。

好在李夢庚只看了一圈,最後把頭低下,“罪人認罪,願意伏法……只是罪人還想跟諸位同僚說兩句心裡話。”

楊憲懶得聽了,既然認罪伏法,就趕快殺了算了,也省得浪費時間。

但是李善長卻沒有立刻點頭,而是看了眼對面的張希孟。

張希孟略沉吟,就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就聽他說說吧!”

李善長也點頭道:“張相說得有理,李夢庚……你有什麼話,只管說吧,我會如實呈給上位的。”

李夢庚點頭,“多謝李相公!”

停頓了一陣,李夢庚整理了一下情緒,隨即道:“諸公皆是上位心腹,前程遠大,日後青史留名,受萬世景仰,前途不可限量。罪人也有機會,奈何一時糊塗,鑄成了大錯,這都是罪人自己找的。”

“捫心自問,罪人何以走到今天地步,也無外乎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爲官之後,執掌大權,就有了貪財好色的心,最初還只是幾百石,上千石,弄點小錢……但是見沒人發現,膽子就越來越大,以至於貪墨數萬。”

“到了佔領杭州之後,戶部負責接收常平倉,罪人,罪人接收元廷降臣的賄賂,保住了他們的位置,讓他們繼續把持倉庫,只要給罪人送禮就好。罪人本以爲無非是每年弄一些好處進賬而已,誰知這些管庫的官吏都是王家的爪牙,他們知道罪人貪財好色,就拿出了金錢美人,那麼多銀子,還有那麼年輕的美女……罪人,罪人沒有管住自己,就陷進去了。”

李夢庚說到這裡,顯得十分激動,他仰望着所有人,“諸公切莫覺得,我們手裡有權勢,豪強巨賈依附過來,就會唯命是從。他們送了錢,給了田,就是塞給我們手裡一個刺蝟啊!罪人接受了厚禮,可若是讓上位均田成功,把王家的財產都拿走,他送給我的重禮也會化爲烏有,甚至被上位知道,成了罪人的把柄。”

“無奈何,罪人就想了不少辦法,職田也是我想出來的,後來乾脆冒險給李相公送禮,讓王家出面,把李相公也拉下來……我,我成了他們的手裡的傀儡,我堂堂一個尚書,未來的從龍功臣,我,我就毀在了這點錢財上面!”

“諸公!不值,真的不值啊!我只能奉勸大傢伙,千萬不要糊塗。罪人死有餘辜,一無所有,你們現在還身居高位,又有上位信任。尤其是還能大刀闊斧,做出一番業績,讓子孫後輩五體投地……要是,要是能回到過去,那該多好啊!”

李夢庚說到了這裡,再也止不住,一個老男人,哭得像個三歲孩子。

看到此情此景,大傢伙都不免唏噓感嘆。

很不是滋味,李夢庚前後貪了二十萬兩。

這麼多錢,足夠剝他一萬張皮,在法理上,自然是咎由自取,死有餘辜。

但是這麼一個人物,就倒在了這件事上,多多少少,都是有那麼一點可惜。史冊上會怎麼寫?

朱家軍第一位因爲貪墨倒臺的高官?

所有貪臣墨吏的前車之鑑?

不論哪個,這輩子都完了,甚至還會波及子孫,放着好好的開元功臣不當,這又是何苦呢!

只能說身在官場,必須要防微杜漸,萬萬不能把自己賠進去。

李夢庚最後的話,連同供狀,都送到了朱元璋面前。

老朱毫不留情,直接勾決,不管他說得多好聽,貪了這麼多,就萬萬沒有活着的道理。

只不過在面對李夢庚家眷的時候,老朱猶豫了再三,“發回原籍,讓他們當個普通農夫,奉養母親就是了。”

李夢庚的老妻上了年紀,也不受李夢庚待見,雙方多次爭吵,最後讓李夢庚把她送回了老家,別看這貨奢侈無度,可是老妻只有幾畝田而已,還要守着前人墳塋,艱難度日,十分可憐。

朱元璋把李夢庚的三個兒子發回去,讓他們耕田種地,孝養老母,如果誰敢不孝順母親,立刻嚴懲,二罪並罰。

當最終結果公佈出來,大傢伙懸着的心,竟然落下了不少……上位依舊嫉惡如仇,但是在冰涼的屠刀之下,有了那麼一絲絲暖意。

說到底,哪怕是該殺之人,必死之人,也要殺得漂亮,讓人挑不出毛病才行。

即陶安之後,又一位尚書垮臺,而且還是以身首異處的慘烈方式,宣告朱家軍對待貪官的態度。

震懾效果,的確出來了。

百官肅然,羣臣膽寒。

有關俸祿的問題,再也沒人敢質疑了,甚至在祿米和寶鈔之外,老朱有個發了一些房舍,讓大傢伙有地方住,又給年老的官吏,配了馬車,還安排了專門的車伕,由朝廷負責給工錢。

由於預期已經大大降低,當看到這些之後,不少人竟然感激涕零,激動到哭泣,上位還是疼大傢伙的。

朱元璋除了恩威並用之外,還特別下令,讓所有官員參與培訓,講解法令條文,明確各個衙署使命……

這番一鍵三連下來,整個朱家軍的狀態,都煥然一新,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奈何不是哪裡都能做到君臣和睦,優劣得所。

就在朱家軍的上游,雄踞江西和湖廣的天完國內,再次動盪不安起來……陳友諒在弄死倪文俊之後,全盤接受了倪文俊勢力,站穩了腳跟,論起行事,竟然比倪文俊還要霸道三分。

哪怕是普字輩的老臣,他也沒什麼客氣,由於目睹了倪文俊垮臺過程中,這幫老臣的作爲。

陳友諒深知防着這幫人的重要性,爲了避免他們聯手,陳友諒直接下令,讓悍將丁普郎去駐守小孤山,戒備朱元璋。

除了丁普郎之外,還有一個人,他叫傅友德,是剛剛輾轉投靠過來的,也跟着丁普郎一起前往小孤山。

……

“丁普郎和傅友德。”

張希孟翻出了自己的小本本,在一串藍玉提供的名單之中,傅友德赫然在列,他可是北伐悍將,輾轉到了陳友諒手下,如果能爭取過來,那可是助力不小!

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二十章 造反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二十章 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