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

老朱改名成功,完全有一種重新做人的感覺。

事實也的確如此,昔日數字相加,弄出來的名字,代表着漢人百姓被欺壓的屈辱,如今甩掉包袱,昂首向前,豈有不暢快的道理?

徐達,花雲,所有的淮西子弟,莫不如是!

該大幹一場……個屁!

改個名字就牛逼了?

那是做夢。

現在需要做的是讓這羣莊稼漢,快速適應軍營生活。

首先一點,就是把外表弄好了。

像花雲這樣,一筒大鼻涕,一板一眼抽着,那是絕對不行的。可花雲也不服氣,“俺,習慣了,這也不耽誤俺殺人啊!”

“耽誤你成爲名將啊!”張希孟突然笑道:“人家趙子龍可是人中龍鳳,難道要讓人說花將軍邋里邋遢?”

花雲怔了片刻,怪叫一聲,趕快衝去洗漱,生怕落後。

等他們換了一副模樣,張希孟又給大家講解。

“首先說,讓大傢伙洗漱乾淨,體面,能提升一個人的精氣神,讓人一看,就羨慕咱們,不敢小瞧咱們,身爲武夫,就是要這麼一口氣,一口昂揚向上的氣。處處爭先,才能在戰場上一往無前。”

“再有,洗漱乾淨了,就能避免許多疾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容易拉肚子。大傢伙不要以爲只有戰場上的刀劍才能殺人。水土不服,染病,瘟疫,痢疾,死在這些上面的士兵,可比死在刀劍下面的多太多了。”

張希孟講解着,大傢伙耐心聽着,尤其是徐達,格外專注,每一個字,都刻在了心裡。

張希孟又給他們普及了衛生條例,講了軍中行走坐臥,吃喝拉撒,全都要有規矩,衆人欣然記下。

然後就是操練。

這事朱重八親自抓,打着大傢伙打熬力氣,練習弓馬騎射,半點不含糊。

張希孟還想把後世的軍訓內容推薦給老朱,結果他一看,老朱練得比軍訓狠多了。他的手裡捏着一根竹棍,看誰做錯了,不說別的,先是一棍子。

用他的話講,必須打疼了,才能記得住,疼得時間越長,記得越清楚。

張希孟一縮脖子,趕快離開了營區,他還是不湊熱鬧了,老老實實當掌書記挺好,他小胳膊小腿,可架不住老朱的棍子。

張希孟的主要任務還是算賬,好的權謀,從一開始,各派就拉開場子,爲了預算爭得頭破血流,幾十集下來,事情根本無法解決,只剩下一地雞毛,這纔是現實。

幻想中的權謀,公子出山,身邊高手無數,錢財無數,情報無數,揮手之間,扳倒朝廷重臣,架空皇權,果然是才子無雙。

很顯然,張希孟處在現實之中,每天都要爲柴米油鹽發愁。

趁着大破元軍,搶了一大筆。

張希孟本以爲能支撐一年半載的,可是真正開始運作起來,他就發現了,最多也就一兩個月。

這幫大肚漢,簡直是無底洞。

就拿最斯文的徐達來說,一頓拳頭大的饅頭,能吃五六個,還能喝兩大碗菜湯,其他人更是從來不知道飽……

士卒如此,那些俘虜也不是好打發的。

尤其是要安排他們挖壕溝,修營壘,一天最少兩頓飯……當然了,也可以少給一點,甚至乾脆把人餓死累死算了。

只不過張希孟有自己的打算,俘虜用好了,就是最強的補充兵源,他要在勞動中觀察,挑選出那些老實肯幹的,等下一步擴充軍隊,就把他們頂上去。

基本屬於儲備兵了。

算來算去,已經沒法節省,那就只有開源了。

目前除了查抄豪強之外,就剩下從懷遠弄糧食了。

朱重八從郭子興那裡要來了兩千石食鹽,然後由湯和帶着,去懷遠換糧食,這個生意已經有日子了。

湯和的收穫怎麼樣呢?

“足足換回了兩萬三千石!”

湯和像張希孟報喜,張希孟也嚇了一跳,“一倍還多的利潤,鎮得住這麼賺?”

湯和點頭……懷遠就在後世的蚌埠境內,緊挨着淮河,土地肥沃,灌溉充足,糧食產量相當大。

相比之下,濠州十年有七年鬧災荒,打着花鼓去討飯,着實比不上懷遠。不過濠州也有優勢,那就是順着淮河運上來的食鹽,往往會集中在濠州,然後再向上游販運。

這就出現了一個情況,濠州以食鹽換取懷遠的糧食。

可由於紅巾崛起,這個生意被打斷了。

兩邊都憋得夠嗆。

湯和帶着鹽過去,自然就能換來比以往還多的糧食。

“上位在外面流浪三年……他是心知肚明,這才管郭大帥要了兩千石鹽巴,咱們可佔了大便宜!”

張希孟一笑,“主公深謀遠慮,自不必說。只是懷遠也有元軍駐守,他們真的願意把糧食放過來?”

湯和突然笑了,“小先生,你算是問到了要害,你知道現在是誰在守懷遠不?”

“誰?”

“徹裡不花!”

聽到這四個字,張希孟頓時不知道說什麼好?他怎麼還在啊?元廷就沒把他怎麼樣?還留着這位,繼續挖大元朝的牆角?

張希孟還真錯怪了元廷,不是元廷不想處置徹裡不花,而是沒有人能收拾殘局……賈魯十萬大軍潰散,他跟盧安民被抓了。

月哥察兒倒是奮力死戰,結果他被彭大父子包圍,一番苦戰,丟了性命。彭大砍了月哥察兒的人頭,這才耀武揚威,打算稱王。

反倒是徹裡不花,這貨跑得最快,他發覺不對,就領着心腹先跑了,而後又陸續收攏人馬。

等他到了懷遠的時候,竟然差不多聚攏了兩萬人。

他琢磨了一陣子,就給元廷上書,說賈魯病重,月哥察兒有勇無謀,致使慘敗。雖然如此,但是他力挽狂瀾,拼死血戰,保住了五萬精兵。

眼下正在懷遠休養生息,積蓄力量,以圖光復濠州!

當然了,他的力量有限,如果朝廷能支援些兵馬糧草,不勝感激涕零。

從賈魯兵敗到現在,還不到一個月的光景,元廷那邊也鬧不清楚發生了什麼,雖然徹裡不花的話不那麼可信。

但是畢竟他還活着,不信他信誰啊?

所以元廷就給徹裡不花下令,要求他嚴防死守,不許丟了懷遠。

保住了一條狗命,徹裡不花大喜過望。

可轉念一想,他又害怕了。

朝廷不怪罪,紅巾軍那幫大爺可不好惹啊?

萬一他們殺過來,自己怎麼辦?

他跟元廷宣稱有五萬人,實際有兩萬不到。

可仔細推敲,你就會發現,這兩萬人,也就是紙面上的。

他們來源複雜,誰的部下都有,還有不少民夫,這幫人根本不聽徹裡不花的號令。

如果紅巾殺來,他們肯定會逃跑。

弄不好還會把自己給抓了,送去紅巾領賞。

“小先生,這次我去做生意,倒是有徹裡不花的手下送來了一封信。”

他說着把信給了張希孟。

張希孟頓了頓,“你跟主公說了?”

湯和一笑,“敢不說嗎?上位的意思現在也無力攻打徹裡不花,就打算把他扔在一邊。只要還能繼續做生意就好。”

“哦!”

張希孟這纔打開了信,仔細看了又看。

徹裡不花的態度很謙卑,大致就是說世界如此美好,何必大功干戈,一起擁抱,和平歌唱到飽,你說好不好……

張希孟看了半天,眼珠轉了轉,突然冒出一個主意來。

“湯千戶,你說咱們能不能把生意擴大一點?”

“擴大,怎麼擴大?”

“就是告訴徹裡不花,想要和平相處沒有問題,給咱們送點兵器鎧甲,不然咱們就打他。”

湯和皺着眉頭,“小先生,他給了兵器鎧甲,豈不是捱打更疼了?他又不傻,如何答應?”

張希孟淡定分析道;“徹裡不花這個東西,最是不要臉。他哪來那麼長遠的想法。濠州慘敗,我看他最擔心的是元廷,咱們就嚇唬他,老老實實送兵器過來,咱們就假意打敗仗,給他立功的機會,讓他能跟元廷交代,不至於丟了性命。如果他不答應,咱們就調兵,攻打懷遠!”

湯和眨巴了一下眼睛,貌似不錯啊!

“這是要把徹裡不花當成武器庫了?”

張希孟微笑道:“我更願意稱之爲運輸大隊長!”

湯和斜着眼,肚子裡壞水翻滾,突然來了主意。

“我這就去找上位,這事可行!”說完,他就急吼吼跑了……

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六章 論守城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
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六章 論守城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