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

朱元璋雖然只說想聽聽禮部的意思,但前面還有一句,因爲是生日,所以不想大開殺戒。

換句話說,三日之後,還沒有確當辦法,那是要死人的!

一出狸貓換太子,竟然惹出了這麼多麻煩,李善長也是叫苦不迭,而且自從和張希孟的聯盟瓦解之後,老李就覺得力不從心,倍感艱難。

無論是江楠的商業部,還是這一次事情,都超出老李的掌控範圍。

他毫無辦法,只能在第二天召集禮部尚書陶凱,左侍郎楊訓文,另外又請了幾位禮部和翰林院的官吏,大傢伙湊在一起商議。

“李相,說實話,我們真的冤枉。狸貓換太子那齣戲我們不知道。你說卑職們好歹都是朝廷命官,有怎麼會跟一羣戲子攪合在一起!”

“住口!”李善長一聲斷喝,隨即怒視着陶凱,冷笑道:“你剛從山西調回來不久,看你的樣子,在外面歷練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你現在就給我滾出禮部,不要留在這裡!”

老李發威,也把陶凱嚇得夠嗆,他到底是哪裡做錯了?

沒有道理啊,李相公怎麼那麼生氣?

看着這個還不開竅的東西,李善長是真的無語了。

“去把江尚書請過來吧!”

中書省姓江的尚書,只有江楠一個,請她過來?

讓一介女流來教咱們這些大老爺們做事?

李善長氣得想打人,不去請江楠,難道讓老夫去拜求張希孟嗎?那不是更沒臉嗎?

過了一會兒,江楠果然來了,而且聽完李善長的話,江楠沒有任何遲疑,立刻道:“李相公,當初陛下起兵的時候,很早就讓吳提舉編演戲曲,登臺演出。十幾年前,便明確說了,演戲的人員,也是有軍籍的,比照軍中將士優待。”

“當初決定此事,就是因爲這個宣傳非常重要,馬虎不得。”江楠認真說道。

陶凱愣了少許,就說道:“江尚書講的沒錯,可如今大明立國十年,江山穩固,物阜民豐,天下大治,儼然盛世大明!到了此時此刻,貴賤有別,朝廷官吏,又如何能不顧臉面,跟那些戲子往來?”

江楠輕笑了一聲,“是啊,戲子是下九流,不配和官吏並立朝堂。對待他們,應該用過即丟,不必當回事……罷了,我也乏了,告辭!”

江楠起身要走,李善長嚇得連忙攔住,“江尚書,你可千萬不要誤會。陶尚書到底是文人氣太重了,我回頭必定教訓他。眼下還請江尚書指點,到底要怎麼辦纔好!”

江楠呵呵嘲笑,“我看是士大夫的習氣太重了!我確實沒有什麼能指點李相公的,這種事情,李相公要是願意,可以請劉學士,或者錢侍讀過來商議。”

江楠說完這話,也就起身告辭,多一秒鐘,都懶得浪費。

別看大明立國十多年,張希孟喊着移風易俗,也忙活了這麼多年。要說沒有效果,那還是扯淡,畢竟沒有效果,江楠憑什麼能坐上尚書寶座?

而且她還沒有像狄青一樣,遭到羣起攻之,逐出朝堂,這就說明,張希孟還沒白折騰。

但要說從此之後,天下大變,舊習盡去,煥然一新,大傢伙都改變了看法,大明朝從頭到腳,都成了新的……那更是做夢!

尤其諷刺的是,越是官位高,越是權柄重,尤其是禮部,國子監,翰林院這種清貴衙門,就越是難以轉變過來。

老爺們都是正兒八經孔孟門徒,雖然暫時受挫,早晚有一天,也會撥雲見日。不爲別的,張希孟今年纔多大?

讓我們皈依他的門下,自稱張氏門人?

想什麼呢?

就算是刀壓脖子,我們也是口服心不服!

也就是毛貴那種無德武人,能不要臉皮,我們這些人真正的讀書人,是絕不會低頭的!

李善長早就把這幫東西的牛黃狗寶看透了膛,指望禮部能拿出什麼方案,那是做夢!而且李善長從朱元璋的措辭裡聽到了一絲端倪。

老朱說跟商業部一樣,大約就是要針對禮部,進行徹底改革。

沒準三天之後,拿不出妥當的方案,禮部就要灰飛煙滅了。

李善長面對此情此景,也真是無可奈何。

一個商業部就很可怕了,如果再來一個部,自己在中書省的這點權威,也不剩下什麼了。到時候中書省就成了門下省行省了。

老李是滿肚子怒氣,又無可奈何。

他最後思前想後,決定把錢唐請過來。

無他,錢唐自從北上燕山之後,參與修訂宋史,寫了好幾篇不錯的文章,很是得到張希孟和朱元璋的賞識。

屬於那種比較能揣摩上意的,江楠也說錢唐可用,李善長就只能把錢唐請過來。

錢唐很快過來,大致說了說情況之後,錢唐就立刻道:“李相,要讓卑職說,自從吳提舉去了涼州之後,朝廷便沒有能夠創作戲曲,闡發國政,爲朝廷宣傳的人了。現在應該儘快補上,要有朝廷的東西才行。”

李善長無奈苦笑,“你說這個老夫也想過,只是當下朝廷沒有能幹這事的人,要不要把吳大頭叫回來?”

錢唐立刻搖頭,“李相公,馮都督他們出師西域,志在鑿穿,恢復故地。吳提舉他們身上的擔子並不輕。而且如果偌大的大明朝堂,就只有吳提舉一人可用,那事情必不能成功!”

李善長無奈長嘆,“你說這話,固然是有理,只是當下確實沒有合適的人選……不知道你有什麼想法沒有?”

錢唐頓了頓,“李相公,非是下官不願意擔負職責,只是下官確實不精此道……如果說誰比較合適,下官斗膽提議,讓羅貫中來負責此事。”

“他呀!”

李善長稍微思量,這人倒是能寫小說,別隻不過當年的時候,被張希孟耍得很慘,這人能行嗎?

李善長轉念一想,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畢竟現在不同往日,被張希孟耍了,那是和張相交過手,雖敗猶榮!

“既然如此,就給他一個機會吧!”

李善長又稍微思忖,問道:“錢唐,你看如此彌補,可還行了?”

錢唐哈哈大笑,“李相,這纔到哪裡,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陛下責怪禮部,實在是他們咎由自取!怪不得別人。”

這話說得很不客氣,尤其是錢唐這麼低的位置,簡直有些大逆不道了,要不是現在這個局面,老李都想把他當成狂生趕出去!

“那你不妨說說,應該怎麼辦?”

錢唐道:“李相,禮部執掌教化,肩負興學大任……自從陛下進入金陵之後,就撥出鉅款,大力興學!這麼多年了,自從李習李尚書以來,禮部便只是撥款,只有出錢,沒有教化。禮部只是各個學堂的錢袋子,禮部尚書成了管家,這事說得過去嗎?”

李善長一怔,倒也有理,除了語氣不好聽,竟然還真是這麼回事。

“那除此之外呢?”李善長道:“還有什麼不足之處嗎?”

“自然是有的,禮部還負責祭祀,這麼大的事情,該祭祀誰,該讚揚誰?禮部就不能有個名單?就比如包拯,此人固然是清官,在大宋朝堂的一堆混蛋之中,算是不錯的。可包拯當了幾天開封府尹?他爲官長期以來,都是諫官,這樣的人,縱然可以讚頌。那些以變法救國的名臣該怎麼算?那些傾盡全力,開邊拓土的怎麼算?”

“清正廉潔,這是儒家倡導的東西。在我大明,官吏固然要清廉,但更要有所作爲。要對強盛國家,做出貢獻!國家不強,臣子臉面無光啊!”

錢唐侃侃而談,說的正是他強國的主張。

李善長想了想,也只能認可。

基本上禮部有四個使命,其一是教化,放在大明,就是興學,已經被錢唐說的一錢不值。

其二是對外交往,禮部擔負處理藩國事務的使命。這一項在很早之前,就被廢掉,單獨成立了外務部。

其三,是春秋祭祀,這也不用說了,同樣被錢唐駁斥。

還剩下最後一樣,就是精膳,也就是說,每逢重要時候,比如朱元璋過生日,要舉行宴會,禮部需要協調。

說白了,就是吃飯!

堂堂禮部,就剩下這麼一項可有可無的內容了,李善長忍不住哂笑,“照這麼說,禮部似乎可以廢除了!”

錢唐忙躬身道:“回李相的話,禮部不可廢,但禮部做的事情,需要轉個頭。”

“怎麼轉?”李善長好奇道。

“回李相的話,過去禮部是爲主選才,如今的禮部,需要爲國育才。過去禮部是爲了天家祭祀禮儀,如今禮部該爲民祭祀,以此教化百姓,聚攏人心。”

錢唐道:“禮樂教化,說起來過去的禮部,是靠着這套東西,約束天子,和君父共天下。現在的禮部,應該是正人心,護國本!與其一心給陛下添堵,不如輔佐陛下,治理百姓纔是!”

李善長大驚失色,錢唐這幾句話的見識,已經遠遠超出他的預計。

錢唐似乎解釋了一個問題:爲什麼禮部一直處在作死的邊緣,總是跟朱元璋對着幹?

沒辦法,這個衙門負責國家禮儀祭祀……這玩意對普通百姓,約束不大。說白了,從一開始,禮部就是給皇家設計的。

隱隱含着以禮法約束天子的意思,比如著名的大禮議……

初心如此,不添堵纔怪!

李善長忍不住嘆了口氣,“若是如此說,禮部確實需要動一動了!”

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十章 好官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
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十章 好官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