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

“我未棄國,國何棄我啊!‘’

辛噸撕心裂肺地痛哭……他無法想象,國君怎麼會拋棄自己?

來的時候,明明說國中人心混亂,豪強四起,不得不讓自己來大明祈求援助。自己過來了,也見到了大明的右相,幾乎就要成功了,結果國王卻拋棄了他。

這算什麼?

一國之君,言而無信?

不對,一定是有奸侵蠱感,我要回去,我要面見殿下!

辛盹掙扎着往外跑,卻被楚琦一把揪住了衣領。

“幹什麼?送死去嗎?"

辛盹眼中含淚,苦兮兮道:“楚大人佛法高深,修爲遠在小僧之上,此時此刻,大人何以教我啊?"

楚琦微微點頭,“辛噸,你既然修了這麼多年的佛法,就應該明白,菩薩低眉,是因爲金剛怒目!沒有護法威儀,誰又會聽你的道理!"

辛盹大振,這話說白了,就是要有實力。面對那些豪門大族,光是講道理是行不通的,還要有足夠的武力,讓他們臣服,低頭!

“只是大人,誰能爲小人護法?震懾妖邪?”

楚琦淡淡一笑,"你指望着大明出兵嗎?你想讓大明將士替你打下來高麗?"

辛盹遲疑再三,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靠着大明,只怕不容易

楚琦見火候差不多了,便說道:"辛噸,上國自然不太願意管你們的事情,可貴國君昏臣慢,無藥可救,上國不忍心百姓受苦,伱要是願意,就可以前往北平,像燕王求助,眼下北平還有不少高麗兵馬俘虜,讓他們聚在一起,助你回國,剷除奸佞,尚有一絲機會,就看你有沒有這個膽氣了?"

辛噸一怔,他已經走到了絕路,國主罷免了他的官位,如果失去了大明的幫助,他就只剩下死路一條。

一個人連死都不怕了,還有什麼好怕的!

"多謝大人,小僧現在就走!"

辛盹立刻動身,還沒等他到達北平,朱棣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已經就落數月,並且過了十歲生日的朱棣,顯得稍微成熟了一些。

不過這小子依舊喜歡每天騎馬打獵,並且成功讓北平周圍的兔子遭了災,出去一趟,能獵回來一大堆。

沉溺射獵的朱棣,接到了張先生的信,他有點迷糊。

"幫着高麗僧人練兵,這算什麼事啊?難道讓我把王府兵馬給一個外來的和尚?不行!絕對不行啊!”

此刻朱棣看向了身邊的臥龍鳳雛,花煒茫然無知,李景隆倒是比他強了很多。

"我爹已經說了,在北平,確實有不少高麗俘虜。”

朱棣好奇,“他們怎麼來的?"

李景隆道:“當初脫脫調集天下人馬,圍攻高郵,其中就有幾萬高麗兵。這些人還相當兇悍,對大元忠心耿耿。後來脫脫被陷害,幾十萬人原地崩潰,這幾萬高麗兵沒有歸附張士誠,而是逃到了徐州等地,依舊尊奉大元的旗號,跟咱們作對!"

朱棣一愣,“好大的狗膽!就沒有把他們剿滅?"

李景隆道:"彼時那裡還是咱們,張士誠,還有韓宋的三不管,直到後來才聯手則殺,除掉了一萬多人,俘虜了七八千,現在這七八千俘虜,尚在越國公度下,用來修建長城。"

朱棣翻了翻眼皮,“你的意思,是咱們要拿這些人,去給一個高麗的賊和尚?"

李景隆一怔,“燕王,這可是張相的意思。"

朱棣翻了翻白眼 “張相的意思怎麼了?我又沒說不聽他的……我是說,假如這

些人,願意聽大明的,不願意聽那個妖僧的,這就沒什麼好說的吧?

花煒突然插嘴道:"股下,他們都是高麗人,憑什麼聽你的?"

“憑什麼聽我的?也先帖木兒還是大元的人呢!"朱棣信心十足道:“放心吧!我有辦法!"

朱棣說着,還真行動起來,隨後就從胡大海那裡,討來了這些人。

把他們集中在軍營裡。

每天飯前,都要一起高呼:吃大明的飯,做大明的臣,永遠忠誠!

忠!誠!

這些高麗俘虜死裡逃生,終於不用幹苦活,自然沒什麼說的,只剩下拼命表忠心,朱棣的訓練,頗有成效。

在辛噸到達之前,這一支兵馬已經提前成了大明的忠實走狗了

對此朱棣頗爲滿意。

“洪武十年,父皇登基第十個年頭了。你們兩個說說,到時候我把高麗拿下,獻給父皇,他該怎麼樣?”

李景隆和花煒互相看了看,齊齊抱怨,“那個殿下,要是拿下了高麗,能不能先給我們點好處!跟着你半年了,挨的那個罵,比挨的打都多!"

花煒道:"股下,你不知道,我多在琉球,那麼個彈丸之地,都發了財,你要想辦法榨出油水才行!咱們不能光打獵,要發財啊!"

“發財?”朱棣眨了眨眼,“我倒是挺藍玉說過,要想發財,榨出油水,非大缺大德者,不能爲之,你們倆成嗎?"

李景隆咧嘴道:“我們不成,那不是還有殿下嗎!我們相信殿下的本事!"

朱棣瞬間瞪圓了眼珠子,“你給我滾蛋!”

他氣得一頓拳腳,把一對廢物給趕走了。

隨後朱棣把自己關在房問裡,榨油,發財,這倆詞在他的腦袋裡,不停閃過,他覺得自己必須有所動作才行。

只不過要怎麼做到,還有待發掘……朱棣思前想後,決定給朱元建寫信。

朱老四抓着毛筆,給他爹訴苦。

北平太窮了,小夥伴們跟着他混,三天餓九頓,蒙古騎兵無恥愉襲,黃沙漫天,一碗飯半碗沙,他的日子太難了。

但不管怎麼難,他都想着父皇,洪武十年,正是父皇御極十年的大好日子。如論如何,他都要孝敬父皇,哪怕掏空家底兒,榨乾百姓,也在所不惜。

不過這麼幹,可能會激起民變………爲了保證北平的安全,這種事情,還是放在高麗比較穩妥。只求父皇派幾個確實大缺大德的無恥之徒過來。

只要人才到位,等到時候發了財,他願意上繳七成,自己只要一點辛苦錢就行!

這封朱棣挖空心思的信,送去了應天。

兒子送來了家書,朱元璋還是很高興的。

正巧趕上晚飯的時候,一邊吃着,一邊看信,朱標和馬皇后都在旁邊陪着,

老朱纔看了幾眼,就氣得拍桌子。

“逆子!這個逆子!他把朝廷當成了什麼?山賊土匪不成?咱又不是山大王!"他看了眼馬皇后,"你,你也不是壓寨夫人,這個兔崽子,這麼寫,他到底是要幹什麼?"

馬皇后瞪了他一眼,“人家孩子一片好心,給你寫信。再說了,人家才十歲,你跟孩子耍什麼威風?"

馬皇后說着,把信搶過來,朱標也跟着湊到了近前,母子倆一起看……漸漸的,他們也有點皺眉頭。

這個老四,用詞的確不是那麼妥當。

不過情真意切。也有讓人感動的地方啊!

“父皋,四弟可是要給你慶賀御極十年,您老人家都當了十年的阜帝了,咱們大明朝,也過了十年生日了。"

朱標低聲說道。

老朱略怔了怔,怒火也消失了不少,畢竟他又不是真的生氣

“十年了,這龍椅坐的,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咱也想過,似乎該慶祝一下才是。”老朱感嘆道:“只是大動干戈,耗費太大,又失去了慶賀的本意。"

這時候朱標就道:“父皇,這事我聽張先生說過,他確實有意爲父皇慶賀,不花太多錢,場面宏大,氣氛熱鬧,讓您高興!"

朱元建怔了怔,下意識道:"能如此,自然是最好!"

шωш● T Tκan● ¢ O

正在他們說話之際,突然有消息送來,朱英從雲南回來,給父皇帶來了大禮。

朱元璋大喜,立刻把朱英叫進來。

"沒吃飯吧?快去拿一副碗筷!"

朱標應聲而去,轉頭給朱英拿了個大碗,裡面盛了一大碗飯。

朱英也不客氣,就坐在老朱對面,大口大口往嘴裡扒拉,一邊吃還一邊說,“父皇,你這日子也沒啥改變,怎麼一頓還四個菜啊!"

馬皋後從清蒸鰣魚的肚子上,挖下來肥肥的一塊肉,寒到了朱英的碗裡,笑道:“四個菜還少啊?你現在怎麼樣?過得可好?"

“好!”朱英笑嘻嘻道:"母后,我在雲南的時候,什麼好吃的都有!尋常的雞鴨都吃膩了,我吃烤孔雀!對了,我送回來好些孔雀,應該下蛋孵息了吧?父皇和母后也能嚐嚐!"

朱標輕咳道:"那個怕是不行了。"

“怎麼?養死了?”朱英驚問。

朱標道:“那倒沒有,畢竟害怕養死,老四就給吃了!”"朱棣!"

朱英一怔,隨後也只能低着頭,趕快扒拉了一碗飯,隨後對老朱道:“這一次孩兒從雲南送回來一百萬斤銅,還有三萬兩黃金,其餘各種土產,有二十船,都是給父皇慶賀用的!"

朱元建微微一愣,隨即笑道:"難爲你的孝心,父皇記下了。只是身爲天子,財貨到底不算什麼,咱登基十年,天下尚未一統,尤其是巴蜀一地,拖延不得。你在雲南,可有什麼辦法?"

朱英嘿嘿一笑,“父皇,巴山蜀水,自古難打,父皇又不原意生錄塗炭,其實如

何拿下巴蜀,已經有了確當辦法………"湯口公準備自湖廣佯攻巴蜀,吸引敵兵,隨後偶

友德率衆自漢中突襲巴蜀腹地,一戰成功!不出一兩個月,巴蜀自潰!"

就在朱英說話之際,羅貫中已經動身,星夜兼程,直奔漢中。他的心中盤算着,自己的三國演義也到了最後的部分,就差滅蜀漢了,或許這一次就能得到一點靈感…

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十二章 示兒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
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十二章 示兒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