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

“郭天敘怎麼處置了?”馬氏懶懶問道。

張希孟上身微傾,神態恭謹,回道:“日後讓他好生改過自新就是了,沒有必要殺之。”

馬氏略微思忖,就笑道:“他也沒什麼號召力,這麼處置,正好顯得重八仁德,十分妥當。只是唯恐有人不願意放手,還想拿他的腦袋請功……”

張希孟一笑,“夫人看得明白,不過夫人大可放心,我會妥善處置的。”

可別小看這一句話,張希孟執掌文書往來,如果他誠心不讓老朱看見,朱元璋還真就沒有辦法。

甚至張希孟都不用刻意隱瞞,他可以把這類的事情放在一大堆的公文之中,趁着老朱頭暈眼花的時候送去,只要轉了一圈回來,就進入檔案室,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就叫專業。

可以想見,郭少帥的後半生基本就如此了。

但是馬氏想了想,又道:“張先生,我乾孃那邊如何交代?她一心讓我那個乾妹妹嫁給重八,這事情已經弄得不少人知道,也沒人敢娶她,總不能讓她一輩子守活寡吧?”

這話一說,張希孟就爲難了。

說來說去,還是當初湯和的一念之差,雖然張希孟出手制止,老朱也斷然表態,可事情畢竟發生了,朱家軍的好多人都知道這個破事。

想隨便找個人嫁了,堂堂郭大帥的親生女兒,一般人也未必行,同時又擔心朱元璋的態度,只要知情的,絕對不敢碰。

如果一直沒有嫁人,只怕又會有人說三道四,指責馬氏不賢惠。

這破事很難處理。

“張先生,我想了許久,沒幾天我肚子裡的孩子就要出生了,那時候我跟重八說,讓他娶了我這個妹妹,你看怎麼樣?”

張希孟一怔,如果馬氏真的願意,何必跟自己說?

“夫人,依我看這是不得已的下策,最好還是讓她自己有別的選擇。”

馬氏眉頭微皺,“先生的意思是,是找一個合適的夫婿?”

“不是,不是!”張希孟擺手,“夫人,我盤算着能不能讓她進學堂,讀些書。”

“什麼意思?她一個女孩子家,怎麼讀書?”馬氏不解。

“那就辦個女子學堂!”

馬氏更加詫異,“女子學堂,這能行嗎?”

張希孟笑道:“夫人,咱們在分田的時候,堅持了男女一致,隨後打進揚州之後,又查封了青樓。很多人都覺得咱們搞不成……畢竟是靠着主公強力推動,等地盤大了,人多了,綱紀鬆弛了,就會倒退回去,故態復萌。這點我不否認,但我覺得如果能讓女子有機會讀書,甚至以後進入官場,到了衙門裡面,享有一些權力,掌握一些話語,就算以後不免反覆,但也能保住大部分成果,畢竟有人說話和完全漠視,是截然不同的事情。”

馬氏認真思索着,只覺得匪夷所思,乍聽之下,根本行不通,但是她又覺得張希孟描繪的效果很美好。

“先生,你覺得這事能行嗎?不會有人反對?”

“反對是一定的,不過我覺得還有希望。”

“何以見得?”

“夫人請想,現在戰亂頻繁,男人戰死太多,有些地方婦人都要下地耕田,撐起一個家庭……其實也是因爲如此,咱們在滁州等地分田,才堅持讓女子也拿到一樣的份額,這樣才能激發她們的鬥志。同樣的道路,在其他行業裡面,也可以給女人機會。當然了,如果等天下太平,生息繁衍,把缺口填上,女人的機會就到頭了。彼時想做也不可能成功。當下除了時機難得,還有一件事。”

“什麼事?”

“那就是要有人出來挑頭,做個示範。”張希孟擡起頭,和馬氏的目光撞在一起。

馬氏稍微沉吟,隨即笑了出來,“先生,你這是讓我一個婦道人家拋頭露面啊!”

張希孟笑道:“夫人純良敦厚,闊達之處,男子也比不了,也該替主公多分擔一點事情纔是。”

張希孟鼓動馬氏出來做事,他的用心還是很深的,除了關於女子地位,發動女人蔘加勞動這些考慮之外,張希孟還想單純給馬氏找點工作。

沒錯,誰都知道馬氏是有名的賢后,只不過她死得有點早,才區區五十一歲。

馬氏給朱元璋生了七個孩子,五男兩女……考慮到戰爭期間的顛沛流離,這個強度還是有點大,對身體的損耗也大。

而且整天被繁雜的瑣事纏身,也很影響健康。

張希孟鼓動馬氏出來做事,心胸開闊,有了更多的追求,沒準還能有益身心,延年益壽。要知道馬氏能不能多活幾年,可關係巨大。

“先生高看我了。”馬氏笑道:“行了,我先想想,回頭再說吧!”

張希孟笑着點頭,他知道,馬氏已經動心了,隨即轉身告辭。

就在張希孟出來的時候,郭英來了,同來的還有一箇中年書生,郭英喜氣洋洋,“先生,上位已經攻克太平,這位是太平路名士,叫汪廣洋!”

“哦!”

張希孟一驚,這位可是僅次於李善長的重量級文臣啊!

老朱稱讚他處理機要,屢獻忠謀。從某種角度來講,張希孟是佔了汪廣洋的位置……此人是元末進士出身,工於詩文,擅長書法,絕對是一個人才。

張希孟打量了汪廣洋一番,發現他個子不高,麪皮白淨,留着黑色的短鬚,精明幹練之中,又透着幾分狡黠,果然不錯!

“我是經歷司經歷張希孟,汪先生能歸附主公,實在是一大喜事。”

汪廣洋連忙躬身,“小人拜見張經歷,其實小人早就聽說,經歷雖然年輕,但是才學過人,是上位心腹,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張希孟笑道:“咱們就不用互相吹捧了,我這裡正好有一件事,想要跟汪先生聊聊。”他伸手拉着汪廣洋到了自己的值房,隨即把劉福通出招的事情說了一遍。

汪廣洋認真聽着,還不時點頭,尤其聽張希孟說寫下那句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乎?竟然忍不住笑了,“劉福通豪傑自詡,偏偏又要輔佐韓林兒登基,這是取亂之道。以我觀之,諸如杜遵道等人,未必會服氣劉福通,如果他們和韓林兒聯手,只怕還要跟劉福通鬥一鬥纔是!”

張希孟頓時一喜,好一個敏銳的汪廣洋。

劉福通拿郭天敘噁心朱元璋,這隻能算是小兒科,可若是挑起韓林兒和劉福通的矛盾,那可樂子大了。

果然,這書讀多了,心都髒。

像張希孟,他就幹不了這種壞事,所以……“汪先生,當下我們的一個人被劉福通給扣了,他又派人噁心我們,還要加封上位什麼元帥,他也不自己掂量一下,夠不夠資格……這樣吧,先生能不能出使劉福通,明白告訴他,趕快放人,少要耍手段,我們也不是吃素的。”

汪廣洋沒有料到,剛投靠過來,就接了這麼大個活兒,如果辦好了,毫無疑問會平步青雲。

“張經歷,咱們有什麼想法沒有?我的意思是該怎麼談?”

張希孟一笑,“北伐元廷,我們當然支持,雙方結盟也可以,但是我們絕不給韓林兒當臣子,當下我們要經略江南,無法提供太多的兵馬,糧草和兵器還可以商量。總而言之,全看劉福通他怎麼選擇,如果非要和我們作對,我們也不會怕他!”

汪廣洋仔細尋思了一陣,終於痛下決心,道:“行,我願意去。”

張希孟也是大喜,他身邊可用的文官真的是太少了,好容易來了一個,當然不能放過。

不過去出使劉福通這種事情,一個人肯定不行。

張希孟想了想,又把藍玉叫來了。

“給你個好機會,去韓宋那邊開開眼界吧!”

藍玉一聽這話臉都黑了,他是真不想去了。這些日子光給張希孟跑腿了,靴子都壞了多少雙,結果呢,朱文正屢次立功,已經升任了千戶,李文忠也開始領兵了。

張希孟倒是許給他一個百戶,可惜的是,只是管少年,說白了,就是個孩子頭兒。

“不去,我要去軍前效力,讓我去打金陵!”

張希孟白了他一眼,“沒出息的東西,我這麼拉拔你,一點都體會不到我的苦心!”

“苦心?什麼苦心?我光知道命苦!”

“那是你鼠目寸光!劉福通準備北伐了,你年紀小,不起眼,跟那幫老將聊聊,能學到多少本事?以你現在的歲數,怎麼跟你姐夫他們比?撐死了也不過是在後面順風接屁。好好學學,要怎麼北伐,怎麼對付元廷。這些本事,十年之後,你能受益無窮。就算成就衛青霍去病一般的功績,也只在眼前,這麼好的事情,你不願意要,那好啊!我讓李文忠去,讓誰去都比你強!”

“別!我的祖宗!”藍玉連忙跳起來,作勢往臉上抽了兩個巴掌,這才嬉皮笑臉道:“我就知道先生最疼我了,這事除了我,誰也不行!”

就這樣,藍玉陪着汪廣洋,一起去了亳州。

其實亳州和朱元璋的地盤算是接壤的,朱元璋的地盤最北端在懷遠,而從懷遠逆着渦水而上,經過蒙城,城父,就是亳州,大約就是後世蚌埠市懷遠縣和亳州市譙城區的距離,瞧瞧,還沒有出省呢!

但是這一路走來,就能明顯感覺到,朱元璋治下是井井有條,尤其是那些田畝,一塊接着一塊,井然有序,差不多能讓你感覺到“井田”的味道。

而過了懷遠之後,就是一片亂糟糟的,雖然也有人耕田種地,但是那個熱鬧勁兒,完全不如朱元璋這邊。

汪廣洋是個聰明人,僅僅走了這一趟,心就定下來了,劉福通或許有項羽之勇,但是朱元璋絕對是笑到最後的漢高祖,他沒選錯人!

他沒有費多大力氣,就見到了韓宋這邊的人。

而出乎預料的是,劉福通提出了北伐主張之後,天完大帝徐壽輝那邊根本沒有答應,相反,他們送來了一封國書,要求小明王去了帝號,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既然他徐壽輝第一個稱帝,理應該是紅巾軍唯一的太陽,你韓林兒算什麼東西!

如果說這話夠討厭了,那麼張士誠送來的書信則更是氣的人昏厥!

張士誠跟劉福通講,大元國運未衰,氣數猶存,勸劉福通不要貿然北伐,相反的是,紅巾軍當中,有人狼子野心,處處標新立異,理當率先剪除。

字裡行間都透着對老朱的不滿。

其餘諸如方國珍這些人,根本就沒有迴應。

跟着這幫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北伐?

韓宋這邊大怒,偏偏這時候,汪廣洋代表朱元璋來了,光是從態度上講,就要比那些人強多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一章 元末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三十章 淮西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一章 元末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三十章 淮西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