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

到了莊園之後的朱雄英,完全放飛自我,什麼都往嘴裡塞,能吃能跑,磕磕碰碰也不哭。看着孫兒的樣子,老朱似乎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還真是隔輩親,越看越喜歡。

說來也怪,由於小時候染了水痘,朱雄英身體不太好,宮裡頭用盡心機,照顧皇孫,既怕冷着,也怕熱着,小心翼翼,生怕出一點差錯。

結果幾年下來,每到春秋換季,朱雄英還是時常染病,有時候一病就要十天半個月,弄得上上下下,哭哭啼啼,愁雲慘淡。

誰都知道這個嫡傳長孫非常重要,但越是想辦法,就越沒有辦法。

甚至有人私下裡傳言,說是朱雄英不像是命長的樣子,必定早夭。

這些話朱元璋雖然沒聽到,但孫子身體不好,他確實擔憂。

只是他萬萬沒有料到,自從有了莊園,朱雄英在外面亂跑亂跳,小傢伙的身體還好了許多。不但沒有病,還長高了不少,沉甸甸的,身上也有肉了。

這可把朱元璋高興壞了,對他來說,孫子的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面對兒子們,他還盼着兒子要好好讀書,努力向上。

如果誰不努力上進,就會挨老朱的家法。

可是到了朱雄英這裡,老朱就捨不得動手了。

不但捨不得動手,他還經常跑過來,跟朱雄英一起開荒種地。

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能幹什麼?

還不是老朱面朝黃土背朝天!

可偏偏朱元璋就樂此不疲,朱雄英提出種什麼,老朱就爽快答應。

必要的時候,朱元璋還把張希孟叫過來,讓這位太師大人,充當免費勞力。

張希孟氣得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

你們祖孫玩農家樂,拉上我幹什麼啊?

不過張希孟很快發現了一些問題,朱雄英這孩子倒不是單純玩樂,他會花費很長時間,盯着那些新長出來的幼苗,從頭看到尾,不放過任何細節。

相比之下,朱元璋也沒有這個耐心,他只是關心莊稼長得好壞。

因此每次張希孟過來,朱雄英就顯得很高興,畢竟這是唯一一個願意跟他一起觀察這些東西的成年人。

比如這一天,朱雄英就盯着兩朵不一樣顏色的牽牛花發呆。

張希孟湊過來之後,朱雄英忍不住道:“先生,先生……你看,這朵顏色深,這朵顏色淺,兩朵花除了顏色,都,都是一樣的。”

張希孟看了看,果然如此,忍不住笑道:“沒錯,你觀察很正確,確實很有趣。”

“那是爲什麼啊?”朱雄英好奇道。

張希孟忍不住失笑,“我也不知道啊!或許有什麼東西在主導着……伱有興趣找出答案嗎?”

朱雄英蹲在地上,認真看了又看,隨後用力點頭,“我會努力的。”

從這一天開始,朱雄英還真當成一回事,開始仔細觀察……從牽牛花開始,到其他各種花花草草,田裡的莊稼作物。

像什麼芸豆,蠶豆,豌豆一類的,他也不會放過。

經常一看就是小半天。

朱元璋簡直欲哭無淚,好容易不用種田了,又成功活回去了,這可怎麼辦啊?

只不過相比老朱的鬱悶,張希孟卻是看出了朱雄英的天賦。

他在陪着小傢伙聊一段時間後,就試着讓朱雄英學會觀察記錄。

比如說牽牛花,一個莊園裡面,至少能找到三四種顏色。

有紫紅的,粉色的,還有白色的,深藍的……情況各異,但長相都基本相同。

到底是什麼力量主導着植物花色呢?

朱雄英道:“先生,會不會是隨便開的?就是想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

張希孟笑道:“或許吧,不過還要確定。”

“怎麼確定?”

“我們蒐集種子,把花色記下來,明年種到地上,等再開花不就知道了。”

朱雄英認真聽着,小傢伙反覆想了好半天,終於大致明白了張希孟的意思,忍不住拍起了巴掌。

小傢伙變得很認真,很專注。他會叫着老朱,到處尋找,他記錄下花開的顏色,等種子成熟,取下來,裝進袋子裡。

貼上標籤,當成寶貝似的收起來。

小傢伙還反覆叮囑朱元璋,不許給他弄丟了,明年還要種出來,他要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讓這些花的顏色不一樣。

最初老朱只當是孩子的玩笑,沒有在意。

但是漸漸的,老朱意識到了問題。

因爲不光是花的顏色不一樣,譬如說種植的水稻,有的稻穗就長,就多,有的就少,就稀疏……同一塊地,水肥的情況應該差不多,但爲什麼稻穗的大小不一樣?

是不是說,一直都挑選大的稻穗當種子,就能長出越來越大的稻穗,產出更多的稻穀呢?

朱元璋想到了這裡,突然渾身顫抖起來,整個人都顯得極爲興奮,要真是這樣的話,他找到了能高產的稻種,那可是了不得的功績啊!

別看張希孟更關心對外開拓,希望佔據更多的土地,產出更多的糧食。但是對外開拓,那是那麼容易的!

如果能有別的辦法,增加產量,那可是不錯的事情!

自從有了這個念頭之後,朱元璋比起朱雄英還積極了。

這對祖孫,只要有機會,就跑到城外,一起忙碌,一起記載,一包包的種子,簡直成了他們的寶貝。

兩個相差好幾十歲的人,朱雄英只是勉強能表達自己的意思,說話軟萌萌的,竟然和老朱在一起,一聊就是小半天。

天知道他們哪來的那麼多共同語言!

唯一對此心知肚明的張希孟,卻是很高興。

的確要給老朱找點事情,他要是真能找到遺傳規律,培育出高產水稻,相信在後世的史冊裡,不光是洪武大帝,農學家的名號也足以讓老朱被人們廣爲傳頌。

至於朱雄英,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學點有用的知識,何樂而不爲!

張希孟自然是支持,但是在一些人看來,就是陛下不務正業,不光不務正業,還帶壞了皇孫。

不過陛下不能有錯,那就是身邊有奸佞。

可問題是在老朱身邊,就是張太師。

難道這個奸佞之臣,就是張希孟?

雖然有人這麼想,但到底不敢說出來。

只是有人默默找到了朱標,跟太子殿下唸叨這個,你還是好好勸勸你爹,讓你爹好好帶孩子,可千萬別玩物喪志……

面對此情此景,朱標也是無可奈何。

他都不明白父皇和兒子在鼓搗什麼,又能怎麼勸說?

不過朱標還是仗着膽子,把事情透露給朱元璋。

老朱一聽,很不客氣冷笑。

“蠢材!糧食乃是一國根本,這要不算大事,就沒有更大的事情了。”老朱不客氣道:“咱現在懶得殺人,也沒有跟他們廢話的心思,你去告訴這幫人,別給咱添亂,不然砍了他們,在這裡漚肥!”

朱標眼珠轉了轉,突然道:“父皇,您的意思是種田忙碌,是爲了弄出更高產的稻穀?不是玩物喪志!”

“廢話!你爹都快五十了,還能胡來嗎?”朱元璋鬍子撅起老高。

朱標滿臉苦笑,“那個,確實有不少帝王雄主,到了您這年紀,就開始煉丹打坐,試圖修出個長生不死。”

朱元璋氣得眉毛都立起來了,“你給咱滾蛋!”

老朱擡起來就給了朱標一腳,朱標屁滾尿流,落荒而逃。不過轉過天,朱標又來了,而且還是帶了不少文臣過來。

“沒有別的,種田產糧,乃是一國根本……身爲天子,率先垂範,自不必說。朝廷重臣,也不能落在後面。那個呂熙、劉仁、高萬傑,你們三位去挑糞,其他人跟着除草就行了。”

被點到名字的三個人,立刻臉就黑了。

啥也別說,誰讓他們嘴欠。

至於其他人,也是想笑不敢笑,生怕跟着倒黴。

就這樣,越來越多的高官重臣被提過來,一天活兒忙下來,腰痠腿疼,一身臭汗。有的身體不行的,等回家之後,連爬上牀的力氣都沒有。

他們算是領教了,朱標這傢伙大多數時候,都是溫良恭儉讓的好好先生。

只是偶爾惡趣味發作,當真坑人不淺。

對此朱標只想說,要是一點壞水都沒吸收過來,豈不是白白跟着張先生學了。

反正科學育種工作已經在大明展開,還是由朱元璋和皇孫牽頭,有這爺倆帶頭,幾乎可以確定,必定能搞出點名堂了。

只是什麼時候能收穫成果,還需要時間。

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時間已經不多了。

譬如說,退入了漠北的王保保!

來自極北的苦寒,摧殘着這個男人的身體……儘管王保保還算不上老,但是他的身形已經開始佝僂,鬢邊都是花白的頭髮。

尤其是一張臉上,溝壑縱橫,皺紋深邃。

就像大多數草原上的漢子一樣,過了四十歲,就不可抑制地走向了衰老,他也沒有任何辦法。

而且常年征戰,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太多的暗疾。

腿部變形,膝蓋,手指,關節變形,每到陰雨天,或是風雪來臨,王保保都疼得專心刺骨,簡直比天氣預報準太多了。

還有不斷奔波,胃病也非常嚴重。

近年來足疾又不時發作。

種種狀況,加到他的身上,王保保已經清楚知道,自己活不了太久了。

如果自己死去,估計北元也就瓦解冰消了。

要想保住北元,唯一的機會就是擊敗大明。

只要有一場勝利,就能鼓舞人心,草原的漢子,不怕苦,只要能看到希望,就算有再多的苦,也能撐得下去!

真想在有生之年,打敗大明一次,只是一次就好啊!

或許王保保的祈禱,感動了長生天,終於傳來了消息,明朝三位藩王,朱元璋的三個崽子,率領兵馬,從河套出發,直奔和林殺來!

“好!戰機終於來了!”王保保興奮站起,突然腳尖兒一痛,又忍不住坐了下去,冷汗順着額角留下,痛風真要命……

(本章完)

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
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