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

孫承宗在遼東的功績可謂譭譽參半,有人讚揚他修築的寧錦防線頂住了後金鐵騎,使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不得寸進;有人批評他用鉅額的軍費修築毫無作用的堡壘,不但沒有收復遼東,反而爲後面祖大壽和洪承疇的被俘埋下了禍根。

孫承宗在遼東的是非功過暫且不去說他,因爲那都是崇禎朝的事情,現在是崇正朝,他已經不用承受遼東失守的罪責了,在崇正朝遼東就不可能失守!

現在孫承宗考慮的不是守住寧錦防線的問題,而是收復遼東全境的問題,早在崇正二年十一月,朱慈炅就令孫承宗趁皇太極主力繞道蒙古草原偷襲京師,派人偷襲廣寧,結果竟然真的不費吹飛之力收復了廣寧全境。

現在一年多過去了,廣寧已經被他經營的跟鐵桶一般,再也不用擔心被後金給打回去了,他不禁又將眼光瞄向了前方。

孫承宗的遼東攻略總結起來就四個字,那就是:堡壘推進,至於這個堡壘推進對不對,現在還真不好評價,因爲寧錦防線並不是被後金攻破的,而是洪承疇和吳三桂拱手送給他們的。

要說用堡壘對付騎兵,這個方法是絕對沒有錯的,騎兵本來就不善於攻城,你就是號稱無敵的後金鐵騎跑去進攻堡壘也只能跪。但戰爭並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情,並不一定要攻破堡壘才能贏,別人也可以不攻。

爲什麼不攻也能贏呢?這裡先賣個關子,先說說孫承宗現在在幹什麼。

孫承宗的戰術如果說通俗一點,那就是:修碉堡啊修碉堡,修到你頭疼,修到你吐血,修到你不得不來進攻我的堡壘!

現在他自然是在修堡壘,崇禎朝這個時期祖大壽是被他派去修大淩河堡去了,結果被皇太極圍了三個月,糧盡援絕,不得不詐降脫身。

歷史的慣性是驚人的,這會兒被派去修碉堡的又是祖大壽,不過這次修的不是大淩河上的大淩河堡,而是雙臺子河上的雙臺子堡。

大淩河堡位於錦州附近,也就是現在的錦縣,現在廣寧都收復了自然不用再去修後面的大淩河堡了。雙臺子堡則是現在的盤錦市雙臺子河區,正是從廣寧去往瀋陽的第一站。

崇禎朝那會兒明軍是缺糧少人,連主力都要去屯田,能跑去大淩河堡的明軍不到五萬,修城牆都要自己動手;現在的明軍卻是兵精糧足,能調動的軍隊大概有十萬左右,而且西北那邊的賊寇不斷押送過來,連修城牆都不用他們自己動手,孫承宗一口氣招來五萬民夫,可勁的造。

五萬人使勁修,還有十萬人在一邊幫忙,那城牆的進度之快可想而知,等皇太極收到消息的時候,城牆都修的差不多了!

大淩河堡只圈去幾十裡地皇太極都氣的跳腳,馬上前去攻打,雙臺子堡可是一下圈去幾百裡地,他能不去嗎!

而且孫承宗那貨可是修碉堡修上癮了,你如果不去管他,他能把碉堡一路修到瀋陽來!

此時皇太極已經仿照明制組建了吏、禮、戶、兵、刑、工六部,而且六部的負責人全是年輕的貝勒,他們都直接受皇太極領導,皇太極在鞏固權力的道路上正穩步推進,四大貝勒代善、莽古爾泰等人的權力則被進一步虛化和削弱。

皇太極正需要一場大勝來爲他的集權正名,這雙臺子堡修的可謂恰逢其時,他收到消息以後立馬徵調大軍,準備進攻雙臺子堡。

這次皇太極徵召了包括蒙古騎兵在內近十萬大軍,崇禎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從瀋陽出發,豎日便渡過遼河,拉開了雙臺子河之戰的序幕。

孫承宗聽說皇太極來了,立刻命祖大壽率四萬人馬留守雙臺子堡,其餘六萬人馬則進駐後面的西平堡和鎮武堡,與雙臺子堡互爲犄角,抵禦後金的進攻。

孫承宗認爲皇太極又會像以往一樣,傻乎乎的跑去攻城,地雷已經給他埋好了,雙臺子堡的城牆下面,裡三層外三層埋滿了地雷,手雷也給他準備好了,祖大壽手下的四萬人馬幾乎人手一顆手雷,只要皇太極跑去攻城,管叫他哭爹喊娘!

皇太極傻嗎?皇太極當然不傻,他不但不傻,還很聰明,每次作戰都極講謀略,各種計策層出不窮,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智帥。

像他第一次偷襲京師的時候,首先是埋伏在三屯營和遵化之間,準備偷襲支援遵化的山海關守軍;而後又安排內應,趁亂偷襲遵化;而後又直撲京師,想調動大明軍隊跟着他指揮棒跑。要不是遇到朱慈炅這個穿越而來,能未卜先知的妖孽,他那一次就能打得明軍落花流水。在崇禎朝他可以用同樣的手法,伏擊幹掉了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又奪取了遵化及附近所有的城池,還陰死了心腹大患袁崇煥!

這麼聰明一個人,知道大炮和手雷的威力之後,自然不會再傻乎乎的跑去攻城,他這次換了個戰術,名曰:圍點打援。

他首先令貝勒德格類、嶽託、阿濟格率兵五萬,繞道雙臺子堡之後,屯於西平堡和雙臺子堡之間,切斷雙臺子堡與明軍之間的聯繫。然後親率五萬大軍環繞雙臺子堡挖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牆,將個小小的雙臺子堡圍得如鐵桶一般。

明軍萬萬沒料到皇太極會出此狠招,城中的祖大壽嚇了一大跳,他作了幾次試探性的突圍,都被皇太極殺了回去,無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來救。還好現在大明錢多,大軍一般都帶着一個月的糧草,要不他就該發瘋了。

孫承宗聽聞皇太極這樣搞,氣得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來,修建堡壘就是不想和後金鐵騎打野戰呢,這下倒好,你要麼不去救援雙臺子堡,要去救援雙臺子堡就必須和皇太極打野戰!

雙臺子堡裡面可有四萬明軍和五萬民夫,怎麼可能不去救,孫承宗無奈之下只得下令讓廣寧總兵滿桂各留五千人馬把守西平堡和鎮武堡,剩下的五萬人馬集結起來,前去救援雙臺子堡。

這下可上了皇太極的惡當了,他不但在西平堡和雙臺子堡之間囤積了五萬人馬,更是暗藏了四十門自制的紅夷大炮!

滿桂也是個猛的不能再猛的猛人,他可不是文官出身,也不是世襲武將,而是從一個小兵一步步殺上來的,他自己都不記得自己砍死過多少敵人了,打起仗來也是身先士卒,不要命的往前衝。

崇禎朝那會兒就是因爲他太猛了,在皇太極第一次偷襲京師時,他竟然率軍與後金鐵騎對衝,結果一戰滿身是傷,二戰兵敗身亡。

這次雖然不是京師保衛戰,他同樣沒逃脫一戰滿身是傷的命運,他剛一率軍衝上去,便被紅夷大炮轟的七暈八素,隨後德格類、嶽託、阿濟格率軍猛衝上來,圍着他就是一頓猛砍,把他砍的渾身是傷。

還好西平堡離戰場不遠,滿桂一發覺不對勁就下令全軍速速退回西平堡,他自己則帶着親衛在後面斷後,這才避免了全軍覆滅的悲劇,就這,最後逃回西平堡的明軍也不到三萬人,這一戰明軍可謂傷亡慘重!

消息傳回山海關,孫承宗知道壞事兒了,皇太極竟然在軍中暗藏了紅夷大炮,就算他把薊州鎮、山海關還有寧遠所有守軍都派上去,都不一定乾的過皇太極那十萬大軍啊!

怎麼辦?祖大壽那兒不去救援是不可能的,孫承宗無奈之下,只得派人急報京師,向皇上求助:皇上,您不是說正在造新型火炮嗎?要不先給遼東軍發個百來門吧,皇太極那埋伏了幾十門土炮,差點把總兵滿桂都給轟死了!

朱慈炅收到急報,鼻子都差點氣歪了,心說:“皇太極啊皇太極,你能不這麼操蛋不,我這剛想着找孫承宗商量怎麼收拾你呢,你就打上門來了,就不能給人點時間準備啊?再過幾個月打過來會死啊!”

當然,他不是神,只是神棍而已,皇太極是不可能被他在心裡念幾句就念走的,要想讓皇太極退兵,唯有真刀實槍的上去幹。

要說現在還真不是跟皇太極幹仗的好時機,西北那邊正處在關鍵時刻呢,這榴彈炮也剛造出來三十門,新兵也剛剛纔開始訓練,怎麼辦,讓十五萬新兵上去幹嗎?開什麼玩笑,皇太極手下的後金鐵騎可不是農民起義軍,你派操練都不到一個月新兵去跟人家幹,那簡直就是送菜,分分鐘有可能被人家團滅。

祖大壽那是不得不去救的,雖然說崇禎朝那會兒祖大壽最後也投降了滿清,但朱慈炅對他並沒有多大意見。洪承疇、左良玉、吳三桂那都是不戰而降,可恥!但這祖大壽卻不一樣,他是實在沒有辦法了才投降的,真的不能怪他。

像大淩河一戰,祖大壽率領三萬明軍困守孤城,援盡糧絕,城裡總共才四五天的糧食,他卻堅守了三個月,最後實在扛不住了才投降的,而且是詐降!

只有四五天的糧食啊,怎麼堅守三個月?這是一個悲壯、悲慘甚至是悽慘無比的場景,祖大壽的忠誠僅次於那些寧死不降的人,甚至可以說,他比那些寧死不降的人還慘!

祖大壽是怎麼靠四五天的糧食堅守三個月的,很簡單,糧食沒有了他就吃戰馬,戰馬沒有了他就吃......,不說了,反正最後祖大壽實在熬不住了,纔出城詐降的,這個時候城中只剩下一萬多餓了只剩皮包骨頭的明軍,其他的明軍和平民都......不見了。

不管怎麼說,朱慈炅是不可能讓這樣的悲劇再重演的,他正要孤注一擲,派出僅有的五萬京營精銳,徐光啓卻是來求見了。

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四卷 第四十九章 列強幹涉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九章 明爭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
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四卷 第四十九章 列強幹涉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九章 明爭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