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

畢懋康請朱慈炅看的可不止機牀,有了新式機牀自然能生產出更好的武器,他可是武器專家出身,對武器的狂熱甚至過了朱慈炅。

看完二樓的機牀,他又帶着朱慈炅上了三樓,看他那激動的樣子,分明是有什麼好東西要獻寶,朱慈炅不由奇怪了,這新式機牀都看完了,還有什麼比機牀更先進的東西嗎?

三樓並沒有什麼機牀,而是隔成了很多單間,明窗淨几,很有後世辦公室的味道,一個個同樣身着崇正裝的工作人員在裡面忙碌着,有點在檢查零件、有的在勘驗圖紙、有的聚在一起貌似正討論着什麼。

朱慈炅看了一下他們的肩章,竟然都是有軍銜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畢懋康和孫元化等人培養出來的軍工廠核心研究人員!

在軍工廠穿崇正裝這是有制度規定的,因爲普通長袍的幅擺很容易絞進機牀裡面,所以,自從崇正裝設計出來之後,便成爲軍工廠的工作裝,不過一般人是沒有軍銜的,連工部的官員都沒有,只有核心的研究人員纔有軍銜和等同軍銜的待遇。

在軍工廠還有一個規定,那就是看到再大的官員也不用下跪,行個軍禮就行了,不過,貌似這些人當中有很多人是見過朱慈炅的,皇上可不是官員,這下估計要亂套了。

果然,朱慈炅剛想到這一點,就有人認出他了,本來那些人看見畢懋康之後只是行了個軍禮就準備繼續幹活,但一看畢懋康旁邊的皇上,他們立馬激動的不行了,看那樣子,分明就是準備跪下來山呼萬歲了。

朱慈炅連忙擡手阻止道:”不必多禮,大家繼續,繼續。“

一路走過去,不知道多少人認出他來,搞的他胳膊都快擡酸了,就這樣走了差不多一炷香時間,畢懋康終於領着他進入一個大房間,裡面的人正拿着零件”咔咔咔“的組裝呢,那熟練的樣子,就更後世的特種兵表演槍械拆裝一樣。

來到這裡,朱慈炅終於明白畢懋康要帶他來看什麼了,竟然是狙擊步槍!

其實這個狙擊步槍的思路幾年前朱慈炅就跟畢懋康說過了,畢懋康也曾經實驗過,但是,那時候根本就做不出合格的狙擊步槍。

先,加工精度達不到要求,狙擊步槍的射距可是動不動就幾百米甚至是上千米,槍管內壁和膛線只要有哪怕頭絲那麼小一點偏差,都會影響精準度,用普通蒸汽機牀做出來的槍管,一兩百步之內還可以,基本能打中人,到了兩百步以上,偏差就大了,到了一里的距離,偏差就過一米了,一個人纔多寬,偏一米以上,根本就打不中人!

用精密機牀加工出來的槍管就不一樣了,別說內壁和膛線了,就連外壁都光滑如鏡,可以說絲毫不差,這樣的話,射擊精度就能夠保證了。

然後,那會兒的材質也達不到要求,普通的鑄鐵和鑄鋼根本強度根本就不夠,狙擊步槍火藥的裝填量可比一般步槍多的多,再加上槍管也比一般步槍長,藥室附近的壓力比一般步槍大幾倍,所以,炸膛的概率高的很,不管用什麼材料做,開幾槍絕對炸!

當然,用高碳鋼經過鍛打之後,做出來的槍管絕對不會炸膛,這種鋼材那個時候不是做不出來,多次鍛打出來的鋼材,俗名就是百鍊鋼嗎,這個在一千多年前的漢朝就有了。

但是,高碳鋼經過鍛打之後,那就是當時的刀具製作材料了,槍管和刀具一樣硬,還怎麼加工,所以,畢懋康壓根試都沒去試,在當時的條件下,那麼硬的材料,根本就沒法加工。

現在有了新型合金材料就不一樣了,宋應星根據槍管的要求,在製作槍管的鋼材中加了點錳和鉻,經過多次實驗之後,終於做出了適合槍械生產的錳和鉻合金鋼,炸膛的問題可以說是徹底解決了。

朱慈炅將一把組裝好的狙擊步槍拿在手裡,仔細查看起來,這槍怎麼形容呢,感覺有點像簡裝放大版的巴特雷,重量大概在三十斤左右,要不是他練過,還真有點拿不動,不過加工倒是很精細,經過黑處理的槍管和槍身散着黑幽幽的金屬光澤,看上去就和後世的槍械差不多。

這槍做的真有質感,朱慈炅愛不釋手翻看着,越看越喜歡,他忍不住問畢懋康道:”孟侯,這種槍現在產量如何,什麼時候能給軍隊裝備上?“

畢懋康聞言,尷尬的道:”回皇上的話,這個,這個,這槍加工過程太複雜了,還沒正式量產。“

複雜?朕就是搞工藝出身的,不怕你加工過程複雜,朱慈炅聞言,饒有興致的問道:”哦,有多複雜,給朕說說。“

畢懋康立馬解釋道:”這槍管和裡面的零件都是用新型合金鋼做的,合金的產量還有待提高;然後,這槍管的毛胚也不是直接澆築成型的,而是鍛打之後壓鑄出來的,而且所有零件的材料都要經過鍛打,不然就有炸膛的危險......。“

這些自然都難不倒朱慈炅,他聽完畢懋康的解釋之後,立馬根據自己的經驗,一一給出瞭解決方案,比如說鍛打,如果靠純手工鍛打,那效率自然低的可怕,做個專門鍛打的設備就解決了啊,鋼材在機器面前,那還不跟揉麪團一樣!

解決了量產問題之後,朱慈炅忍不住讓畢懋康安排人到靶場給他演示了一番。

好傢伙,這威力,一里以內,做盔甲用的鐵板都能打穿,兩裡以內也能輕輕鬆鬆將大腿粗的木樁打個對穿,而且精準度也不錯,十槍最少有七八槍能正中目標。

朱慈炅對實驗效果十分滿意,並親自爲這種槍取名爲雷神,以後就用槍管長度來區分具體型號,比如,此槍的槍管長度是二尺八寸,全稱就是雷神二八零。

這要是每個伍配上一把雷神二八零,那就無敵了,兩裡開外就可以開幹,等敵人到跟前,估計都剩不下幾個了!

當然,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就算優化了工序,可以正式量產了,憑藉王恭廠現在的規模,一個月最多也就能生產三千把,而且產量基本上很難提升了,因爲很多工序都需要熟練的老技師親自動手,不然質量根本就保證不了。

一個月三千把,一年也才三萬六千把,現在大明海6兩軍的正規軍團加起來可有二百一十萬之巨,也就是說,哪怕全力生產一年,也只能保證每個團有一把。

不過,也能達到不錯的效果,以後,敵人的前線指揮官可就倒黴了,只要被現了,那就是個死!

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序章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
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序章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