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

安排完南亞的事情,朱慈炅又對着地圖陷入了沉思,現在陝西行都司和西伯利亞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軍隊數量不夠,防守沒有問題,進攻卻沒有兵力。

多線作戰的確令人頭疼,不管是軍隊數量還是軍需糧草的供給,都給大明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現在西伯利亞還沒有開打,兵部和戶部就已經忙的不可開交,待到西伯利亞開打,還不知道要忙成什麼樣子。

軍需糧草倒還好說一點,大明現在的疆域是何其的遼闊,農業和經濟的展又是何其迅猛,別說是兩百萬大軍,就算是三百萬,甚至四百萬大軍供給都不成問題,只是要花錢去買而已。

但是,軍隊數量方面,就有點捉襟見肘了,現在大明十四個6軍正規軍團,五個釘在葉泥河流域不能動,一個要駐守歐亞運河也不能動,再加上正在南亞和陝西行都司作戰的六個,剩下的就只有駐紮在京城的禁衛軍第一軍團和駐紮在東大營的禁衛軍第二軍團了。

京城和東大營是大明的核心所在,必須留一個軍團駐守,這個毋庸置疑,也就是說,現在能調動的就只有一個軍團了。

一般御駕親征的時候,朱慈炅都喜歡帶上禁衛軍第一軍團,因爲禁衛軍第一軍團是一等軍團,禁衛軍第二軍團只是三等軍團,兩個軍團的戰鬥力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一個一等軍團的戰力幾乎相當於兩個三等軍團,他當然傾向於帶禁衛軍第一軍團。

所以,每次大戰的時候,史可法都是京城留守,沒有一點上戰場的機會。

這次也是一樣,如果要調,那還是要調禁衛軍第一軍團。

但是,把禁衛軍第一軍團調去哪裡呢?

南亞倒是暫時不需要,奧斯曼帝國的大軍壓上去之後,波斯薩法維帝國絕對會手忙腳亂,到那時候,侯世祿要打敗坎大哈附近的二十萬波斯大軍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陝西行都司和西伯利亞倒是都需要,但是,這兩個地方,貌似調一個軍團過去都沒有太大的作用。

像西伯利亞,就算將禁衛軍第一軍團調過去也只有六十萬大軍,六十萬大軍在橫向六千里都不止的戰線上推進是什麼概念?平均下來,每裡範圍內都不到一百人!

沙俄要是個弱國倒還罷了,就這麼衝上去他們也不能把明軍怎麼樣。

問題沙俄可是天下有數的列強,再加上反哈布斯堡聯盟的支援,爆出來的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現在,光大明查探到的,在西伯利亞平原,沙俄就駐紮了將近三十萬大軍,那次在哈薩克汗國錦衣衛密探又看到將近二十萬,光這兩路加起來就是五十萬!

讓六十萬大軍在幾千里長的戰線上推進,還要隨時防備對地形熟悉無比的五十萬沙俄大軍突襲,那純粹就是去找死。

西伯利亞方向暫時是不需要考慮了,唯有防守,那麼陝西行都司方向調一個一等軍團過去能改變戰局嗎?

把禁衛軍第一軍團調過去,要打敗四十萬瓦刺聯軍那絕對輕輕鬆鬆,但是,要深入西域,滅掉瓦刺,逼降哈薩克汗國,那基本上很難。

西域現在可不是大明的天下,現在西域主要的大國或者說大勢力,瓦刺、哈薩克汗國、月即別、葉爾羌、額爾額那可都是曾經的蒙元勢力。

要是明軍深入西域之後,瓦刺或者哈薩克汗國將這些國家聯合起來與明軍作對,那三四十萬大軍衝進去可能回都回不來!

怎麼辦呢?大明貌似陷入了僵局之中,唯有南亞可能會在短期內取得一定的戰果,陝西行都司和西伯利亞方向都只能被動防禦而已。

就這麼僵持下去嗎?那肯定是不行的,這次的背後主謀可是反哈布斯堡聯盟,誰知道後面他們還會出什麼幺蛾子,再說,大明如果長時間被耗在這幾個地方,英法荷等列強就能趁機迅展了,他們可把蒸汽機都仿造出來了,不出幾年,完全有可能展的比大明還厲害!

朱慈炅盯着眼前攤開的地圖,再次皺眉沉思起來。

在他眼前的會議桌上,鋪滿了各種地圖,有最新的世界地圖,有最新的大明疆域圖,有南亞的局部地圖,有西伯利亞的局部地圖,有陝西行都司的局部地圖,還有西域的局部地圖。

看着看着,他突然眼前一亮。

他看着各類地圖上的鐵道線,大概估算起來。

現在,要從大明腹地到西伯利亞唯有繞道遼東。

從京城到遼東有一千多裡,從遼東到奴兒干都司也是一千多裡,從奴兒干都司到感恩河流域又是一千多裡,從感恩河流域到葉泥河流域那更是有五六千里!

這樣算下來,從大明的腹地轉運物資或者軍隊到西伯利亞前線,一萬里都不止!

如果走西域呢?

從中原到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大概一千餘里,從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到哈密衛大概兩千餘里,哈密衛再往西北延伸,不管是到葉泥河流域還是到鄂畢河流域都只有不到兩千裡了!

也就是說,只要將鐵路修到哈密,再從哈密往西北方向修一千多裡,就能直接到達西伯利亞前線了。

這樣的話,不但轉運的距離縮短了一半,還不用考慮冰封期,一年四季幾乎都能通行!

想到這一點,朱慈炅的思維逐漸開闊起來。

兵力不夠,那就組建新的軍團嘛。

大明現在並不是沒有軍費,也不是沒有糧草,更不是沒有武器,他之所以不瘋狂的擴充軍隊,主要還是怕以後給大明的財政造成太大的負擔。

要知道,十萬大軍一年的軍需糧草和餉銀加起來最少都是三百萬兩以上,一等軍團那更是沒有五百萬兩下不來。

這樣算下來,一百萬大軍一年就要消耗五千萬兩左右,兩百萬就是將近一億兩,三百萬就是將近一億五千萬兩,這麼龐大的軍隊,有幾個國家能養得起!

這幾年,他都是用自己的錢在倒貼國庫,因爲大明的稅賦根本就養不起這麼多軍隊,一個國家的稅賦都養不起軍隊了,那叫什麼?那叫窮兵黷武!

他可不想窮兵黷武,一個國家的稅賦也不是光用來充當軍費的,很多地方都需要錢,如果把所有稅賦都投入到軍費上,那這個國家就危險了。

所以,從長遠出,窮兵黷武就是找死。

但是,現在,他不窮兵黷武,反哈布斯堡聯盟卻有窮兵黷武的趨勢,而且,他們不但自己窮兵黷武,還想盡辦法讓其他國家窮兵黷武來對付大明。

不就是拼錢嗎,誰怕誰啊,他現在有的是錢,三百萬大軍,養個四五年都沒問題,擴軍就擴軍,大不了打完仗再讓他們回去屯田!

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
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