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

朱慈炅一直都在忙於對付各種各樣的敵人,很少有時間關注自己的私產,現在大明四周的敵人都被收拾的差不多了,赴歐陸還要等輪船全部改造好,所以他終於有時間來管管自己的私產了。

真是不管不知道,一管嚇一跳,大明西洋商貿還算罷了,因爲奢侈品消費人羣就那麼多,這麼多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一直維持在年收入兩三千萬兩左右,這幾年除了朱慈炅挪用了大部分拿去做公款,還剩下黃金百餘萬兩,白銀兩千餘萬兩。

大明日興隆商號相對來說就比較恐怖了,頭幾年大明百姓還比較窮的時候日興隆商號的年收入還比不上西洋商貿,但是這幾年隨着大明百姓越來越富,日興隆也滾雪球般的發展起來,到現在分號已經遍佈大明各州府甚至是縣城不說,光銀票就累積發行出去三億多兩!

雖然朱慈炅將日興隆商號大部分盈利都抽出去充當公款了,但是,日興隆各處秘密寶庫庫存的金銀還是很嚇人,其中庫存的黃金已經達到五百餘萬兩,庫存的白銀更是達到了恐怖的兩億多兩!當然,這些大部分都是銀票的本金,如果出現擠兌的情況,這些大部分都是要兌換出去的,但是這已經相當恐怖了,以大明如此穩定的局勢,再加上大明皇家日興銀行掛上了皇家的名號,根本就不可能出現擠兌的情況,也就是說,這些金銀等於已經是朱慈炅的了!

這麼多錢到底怎麼管理呢?駱養性用的是最老土的辦法,就是把錢借出去,用錢生錢,這樣財富就會慢慢增長,對民間經濟發展也有利,朱慈炅以前也比較贊同這種方法,但是,現在他不這麼想了,有這麼多的本金,爲什麼不去佔領整個世界的金融市場呢!

當然這個金融市場是隱性的,不是實際存在的,具體點來說佔領現在的世界金融市場就是讓現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用大明的錢作爲相互結算的貨幣。

怎麼讓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用大明的錢呢?發行紙幣那肯定是不現實的,大明的商人是相信日興隆商號,或者說大明皇家日興銀行,才使用日興隆發行的銀票以方便通兌,如果直接發行紙幣,估計大明都沒什麼人敢用,因爲老百姓都習慣了用銅錢和銀錠子,拿紙當錢用這會兒絕大多數人都接受不了。

大明尚且如此,別的國家就更加了,人家認識你大明什麼鬼銀行啊,發行紙幣,人家拿去擦屁股都嫌硬!

不能發行紙幣,那就只能在金屬貨幣上作文章了,大明曆代皇帝都有發行銅幣和銀元寶的習慣,這裡還有一個典故,那就是爲了避諱朱元璋的元字,以前的元寶在明朝都不叫元寶了,而稱爲通寶。

崇正朝也發行了崇正通寶,主要是方孔圓形銅幣和船形的銀元寶,值得一提的是,崇正通寶中的方孔圓形銅幣制作的十分精美,不但字跡清晰,還有云紋作爲底紋,以致歷朝歷代流行的僞造銅幣都沒了蹤跡,市場上流通的全是大明戶部製造的崇正通寶!

這其實跟技術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在崇正朝以前,銅幣和銀元寶都是用模具鑄造出來的,加工方法簡單,所以很容易被仿冒,到了崇正朝就不一樣了,銅幣一律用銅板經大型衝牀一次衝壓成型,民間根本就沒有這種設備,所以壓根就沒法仿製。

這種情況給了朱慈炅很大的啓示,他決定統一製造銀幣和金幣作爲流通貨幣,金幣和銀幣都製成和銅錢差不多大小,正面都是崇正通寶四個大字,背面則是日月齊輝加龍型圖案,而底紋則是用各國文字表述的‘大明崇正通寶’,什麼西文、葡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等等等等,反正只要懂得任何一種列強文字,拿着金幣和銀幣一看都知道,這是大明帝國製造的崇正通寶!

現在世界上還沒有一種流行的貨幣,只要大明製造的崇正通寶保質保量,無法仿製,很有可能會一舉成爲整個世界都流通得貨幣!

這種想法一經出現在朱慈炅的腦海,便無法遏制了,他立馬將駱養性和戶部尚書程國祥招過來,一同商討崇正通寶的製造事宜。

這貨幣的製造其實主要還是個貨幣價值的問題,比如說以銀兩做爲主要貨幣單位,一石米值多少兩銀子,一兩銀子又相當於多少個銅幣,這些都要有個基準,不然這貨幣就沒法發行。像什麼圖案,底紋那都是很簡單的事情,再複雜的圖案,再細密的底紋,只是雕刻模具的匠戶多費幾天時間的問題,跟貨幣的發行基本上沒多大關係。

大明現在的貨幣換算標準大概是:一石大米大概相當於一兩銀子,而一兩銀子大概值一千個銅製通寶,一兩金子則大概值四十多兩銀子。

根據這個換算關係,朱慈炅最終確定以銀幣作爲貨幣的基準,一兩銀子做成十個銀製的崇正通寶,也就是說,一個銀幣就相當於一百個銅幣,而金子的比重也就是密度正好差不多相當於銀子的兩倍,一兩金子如果做成四個金制崇正通寶,大小和銀製崇正通寶還有銅製崇正通寶都差不多,而且正好價值一百個銀製的崇正通寶。

按這個標準制造金幣和銀幣,那這個貨幣的換算就很好算了,一百個銅質崇正通寶正好等於一個銀質崇正通寶,一百個銀質崇正通寶正好等於一個金質崇正通寶,十個銀質崇正通寶就是一兩銀子,就這麼簡單!

這個兌換比例確定以後,朱慈炅立刻下旨令戶部和大明日興銀行聯合制造金質和銀質的崇正通寶,不停的造,能造多少造多少,以後民間所有的金錠和銀錠都要回收,統一製成崇正通寶,而且以後除了大額貨幣的通兌使用銀票,市面上只允許使用一種貨幣,那就是崇正通寶!

朱慈炅還決定,這次遠赴歐陸要帶上無數的金幣、銀幣和銅幣,一路送過去,遠征軍也送,盟國官員也送,歐陸平民也送,歐陸皇室也送,反正見到的人都送,只是個量多量少的問題,爲此哪怕是送出去價值上千萬兩的崇正通寶也在所不惜,他要讓大明的崇正通寶就此遍佈整個世界!

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九章 明爭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
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九章 明爭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