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

朱慈炅現在很忙,從過完年開始他就着手規劃大明的中興大業,上至朝廷大員的任命,下至王恭廠新型燧發槍生產的工藝流程,凡是與中興大業有關的事情他都要勞心勞力。

沒辦法,他想要打造的是一個準現代化的軍事強國,在這方面朝中任何大臣都沒經驗,不要說現代軍工體系了,就算是簡單的商業運作,甚至是工廠管理他們都不知道。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他們都是家裡蹲大學畢業的,滿腦子農業思想,只有朱慈炅是正規大學畢業的,對現代軍工知識有一定的瞭解,所以他不得不事事參與,不然他們很有可能搞的面目全非。

當然,要讓一個國家從衰弱走向興盛,光有思想是不行的,還要有行動,光朱慈炅一個人行動也不行,朝堂上下所有人都要動員起來,羣策羣力,才能實現這個偉大的夢想。

要讓所有大臣都羣策羣力,他這個皇上自然要做表率,所以,每天的早朝不能免,不管是天寒地凍還是風雨交加,都必須堅持。

他現在已經習慣了早上四點多就起牀,上朝的時候他也不再保持沉默,大臣們提出的問題一般都是他在回答,朱由檢反而變成了一個悶葫蘆。

有很多人猜測崇禎皇帝朱由檢是一個權力慾很強的人,其實這個猜測是沒有一點依據的,天啓朝的時候他可是老老實實當他的信王,成天待在十王府,什麼事都不管,要是權力慾強,他會這麼老實嗎?後面也是被逼的,天啓帝都掛了,皇室正統血脈就剩下他這根獨苗了,他不上誰上。至於他後面的施政手法,只能說他有點偏執,跟權力慾並沒有多大的關係,要不是被逼無奈,誰想當那亡國之君啊!

好了,閒話少敘,言歸正傳。朱由檢其實是很認真負責的一個人,像批閱奏摺這麼繁瑣的事情,他就從來沒有耽誤過,不管一天有多少奏摺,他當天就會批閱完,絕不拖沓。這也讓朱慈炅省心不少,起碼批閱奏摺這個工作量最大的事情他就不用操心,能省出很多時間來去幹點別的事情。

像現在,他就迷上了健身,當然這個健身在明朝應該稱之爲習武,自從看到秦明月那絕世的劍法之後,他就迷戀上了武學。回道皇宮以後他更是死纏爛打硬要秦明月教他武功,正好鄭森也是個武學愛好者,兩人一天就黏着秦明月,死活要學武功,秦明月被纏的沒辦法,只得同意了。

與武當和少林不同,峨嵋的基礎功法不是站馬步也不是打坐而是動樁,即所謂的“動功十二樁”:天、地、之、心、龍、鶴、風、雲、大、小、幽、冥,輔以峨嵋內功心法,在木樁或者是石樁上來回遊走,方能練出內勁。所以峨嵋派的武功鍾靈敏秀、剛柔並濟,這些都是在動樁上練出來的。

秦明月可以說是百年難得的練武奇才,所以年紀輕輕就武功高強,連曹化淳都不一定是她的對手,秦翼明和秦拱明兩兄弟估計加起來都打不過她。有這種高手教導,對練武的人來說那也是難得的際遇,可我們的小皇帝實在不是練武的材料,一個簡單的梅花樁他練了將近一個月都不曾熟練,經常摔的七暈八素,連小御弟鄭森都比他強,人家至少不會摔倒。

用秦明月的話說,以鄭森的資質,勤學苦練十來年就能小成,至於皇上嘛,練個二三十年或許能有秦翼明和秦拱明兩兄弟現在的水平吧。

還好朱慈炅並不是想成爲像東方不敗那樣手能接子彈的高手,他只是想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而已,大明可不是一二十年就能變成日不落帝國的,要稱霸世界,沒個幾十年是不可能達成的,朱慈炅可不想臨到要掛再來唱: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等晨練完了朱慈炅又要開始忙正事了,眼下最要緊的就是要把燧發槍產量提上去,朱慈炅把一系列提高產量和質量打的方法傳授下去之後,又親自帶頭將燧發槍每個零件的工藝都改進了一番,還增添了不少專用機牀,最後終於把燧發槍的產量提升到月產兩萬把左右。

他可是答應了盧象升和孫傳庭,每個月給他們送去一萬把燧發槍,天雄軍和秦軍先各配四萬把燧發槍再去剿賊。以前一個月才能生產一萬把,等天雄軍和秦軍完成裝備,這一年基本上就過去了;現在月產兩萬把,兩軍在半年之內就能形成戰力。

軍工廠建設朱慈炅也沒落下,在徵地拆遷方面,他不但補償了居民雙倍的銀兩,還把原來閹黨一系的豪宅全部改建成了民居,並平價買給了那些拆遷的居民,這樣就等於白送他們一套新住宅外帶一套住宅的銀子,他們只要搬個家就行了。

王恭廠附近的居民自然是歡喜不已,積極配合錦衣衛的工作,涉及內城近八分之一大小的拆遷竟然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工作效率之高,着實有點出乎朱慈炅的預料。

現在朱慈炅正召集徐光啓和畢懋康他們討論新軍工廠的規劃,大體方案也差不多定下來了。

首先要建一個大型的翻砂鑄造車間,炮管、基座、炮彈、手雷、地雷可都要先翻砂鑄造,原來的鑄造車間壓根就不夠用,地方也不夠大,鑄個小零件還可以,要鑄幾百斤的炮管和基座,壓根就鑄不出來。

然後還要建的大型機加工車間,炮管可是幾米長的大傢伙,小型機牀壓根就加工不了,必須用加大和加固了的大型機牀才能加工。

還有幾百斤重的東西就要用起重設備了,人去擡是不現實的,朱慈炅倒是知道很多起重設備,什麼叉車啊、航吊啊、電動葫蘆啊、吊車啊等等等等,但明朝這會兒都沒得買啊!

想來想去也只有自己做手拉吊葫蘆了,大概原理他知道,就是兩個鏈輪並在一起,大的用手拉,小的做起重用,利用槓桿原理吊動重物,還要加個剎車裝置防止重物下滑。這東西對明朝的人來說就複雜了,還好滑輪這個東西春秋時期就開始有人使用了,這個吊葫蘆其實就是長了齒的滑輪組,跟他們解釋還不是很費勁,加工起來就複雜了。

這麼個小東西是做了拆,拆了做,反覆折騰了十多次,費了徐光啓和畢懋康他們一個多月時間才做出來,就這還是簡化版的,只能吊幾百斤的東西,吊個上千就拉不動了,裡面好多零件都變形了。這主要還是材質的問題,明朝這會兒可沒有優質合金,硬度最高的也就是淬火之後的高碳鋼了,優質合金可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出來的,那玩意技術含量太高了,就算知道配方也沒用,明朝這工業水平,壓根就做不出來。現在也只能湊合着用了,幾百斤就幾百斤,大不了上了千斤就用幾個葫蘆來吊,總比人去擡要靠譜。

另外還要增加鍊鋼小高爐的數量,還要增添一些機牀,還要新建工人住宿的地方等等這些都出了個大致的方案。

朱慈炅現在也只能把握大方向了,具體的細節就只能讓徐光啓他們去完善了,要什麼細節都要他來考慮,一天二百四十個小時都不夠用。

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
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