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

寧遠兵變的消息傳到京師,連一向和顏悅色的朱由檢都發飆了,他將畢自肅的奏摺往桌子上一拍,厲聲道:“遼東上半年的糧餉不都已經撥付了嗎?這戶部怎麼回事,王之臣又是怎麼回事?”

朱慈炅早就有心裡準備了,倒沒怎麼生氣,他好奇的問道:“噢,遼東經略王之臣,這不是先帝時期魏忠賢任命的嗎?他不是閹黨嗎?怎麼會留任到現在?”

孫承宗滿臉羞愧的回道:“皇上,這都是微臣的錯,我識人不明,請皇上責罰。”

他心裡這個悔啊,其實他早就聽說王之臣善於巴結賄賂朝廷重臣,所以才能在魏忠賢當權時期爬上遼東經略的高位。但自己被東林黨幾個好友一吹耳邊風,竟然就把他給放過了,一直讓他留任,到現在終於出事了。

他馬上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他那些好友多半是被收買了,或者他們的親戚朋友被收買了,不然不會無緣無故跑到他跟前說王之臣的好話!

想着以清正廉明自居的東林黨人也會被人收買,孫承宗不由感覺內心一陣苦澀,現在的東林黨與剛開始的時候已經不一樣了,已經慢慢被時間給腐蝕了。

孫承宗知道是王之臣的問題,朱慈炅不知道啊,他還懷疑戶部呢。

他安慰道:“這餉銀的撥付和太傅又沒有關係,太傅不必自責,我們從戶部開始查,一路查下去,看到底是誰侵吞了這筆餉銀。”

孫承宗知道戶部肯定是沒問題的,來道宗的爲人他很清楚,清廉自律,深諳爲官之道,絕對不可能犯這種錯誤。

果然,來道宗被召到乾清宮御書房的時候直接帶來了證明他清白的接收文書,上面有王之臣的簽名和印信,一點問題都沒有。

事已至此,不用懷疑,肯定是王之臣的問題了,孫承宗苦澀的道:“此事因微臣而起,微臣願親自前往寧遠安撫亂兵,懲治貪腐。微臣保證,定然還皇上一個堅不可摧的寧錦防線。”

朱慈炅本來還在苦思這件事情怎麼解決呢,最合適的人選袁崇煥已經被他晾了半年多了,現在冒然去請他出山,肯定要許下督師之位,不然他是不會乖乖爲自己去擦屁股的。袁崇煥一旦被重用,居功自傲的老毛病肯定又會發作,到最後還是免不了一個凌遲處死,這是朱慈炅最不願意看到的。

現在孫承宗願意親自出馬,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朱慈炅知道,孫承宗本就是比袁崇煥更合適的人選,只是一直以來,孫承宗都是太傅的身份在輔佐他,讓他忘記了這孫承宗本就是遼東經略,寧錦防線就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

想到這裡,朱慈炅欣然應允道:“那就麻煩太傅了,這寧錦防線乃是防禦後金的根本所在,絕對不容有失,太傅能親自前往,朕就放心了。”

孫承宗又建議道:“微臣還要輔佐皇上處理政務,肯定不能在遼東久留,微臣斗膽請皇上給安排兩個人,有此兩人,便可保寧錦防線不失。”

朱慈炅聞言,心裡咯噔一下,不會還是讓袁崇煥去當薊遼督師吧!他小心的問道:“是哪兩個人啊,太傅但講無妨。”

孫承宗拱手回道:“三軍營提督袁可立,老成持重,又曾和微臣一起在遼東當過巡撫,若能出任遼東經略,遼東各鎮必定固若金湯。兵部左侍郎袁崇煥,原本就是遼東巡撫,如果能再次赴任,這次兵變必能輕鬆解決。”

朱慈炅聞言,暗自鬆了一口氣,只要不讓袁崇煥去當薊遼督師就行了,他實在不是個當一方大佬的料。不過,這貨不是還在廣東種田嗎,這遠水可解不了近火,他不禁好奇的問道:“這袁崇煥不是還在廣東嗎?寧遠情況緊急,他能趕的過來不?”

孫承宗尷尬的回道:“袁崇煥已經到兵部上任半月有餘,隨時可以隨微臣一起出發前往寧遠。”

原來這貨閒不住了,自己跑來上班了,倒是省卻了路上的時間,既然都在京師,那就準備出發唄,朱慈炅連忙道:“一切但憑太傅做主,只是不知太傅要帶多少餉銀去?”

說到這裡,朱慈炅只感覺一陣肉疼,如果光是寧遠那幾十萬兩還好,要是整個遼東都四個月沒發餉了,那可就不得了了,起碼得三四百萬兩才能堵住這個坑。

這從閹黨那裡抄沒來的銀子還真是不夠用啊,三軍營現在常備兵馬是五萬,一個月糧餉加起來就不下二十萬兩,剛過完年又給西北撥了五百萬兩,三月份又給工部撥了一百萬兩,現在東北又出現一個大坑,要是這樣下去,那四千多萬兩銀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兩年!

還好,孫承宗並沒有獅子開大口,他反而搖頭道:“餉銀倒是不必帶了,微臣儘量將他們貪墨的銀兩追繳回來,到時候如果還有差額,皇上再給補發就行了。”

朱慈炅聞言不禁又暗自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不用全額補發,不然他還真有點受不了。

孫承宗既然能親自前往遼東,那寧遠兵變的事情就不用操心了,他必定能比袁崇煥處理的還好。

不過這這袁可立一走,三軍營又沒有統帥了,怎麼辦呢?朱慈炅請教道:“太傅,袁可立是三軍營提督,他走了,這三軍營怎麼辦。”

孫承宗早有腹稿,他立馬回道:“這禁衛軍三大營統稱京營,可分三人獨自統領,也可只設京營提督一名,統管三大營。皇上可進忠貞侯秦良玉爲京營提督,統管禁衛軍三大營事物。”

這提議倒是正中朱慈炅下懷,秦家人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禁衛軍全部交給秦良玉統領再好不過了,他自然欣然應允。

遼東經略王之臣又是怎麼回事呢,按理這麼大的官在歷史上都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啊,但這個王之臣在史書上卻只有隻言片語零碎的幾句記錄,與他超一品的身份完全不符啊!

他的前任孫承宗、熊廷弼、袁應泰、王在晉、他的後任袁崇煥,哪個不是長篇累牘、記載的詳細無比,怎麼到他這裡就寥寥幾筆帶過了呢?

這就只有一個解釋了:錢謙益主修《明史》的時候把關於他的記載給修掉了!

爲什麼這麼說呢?要知道王之臣這樣一個不是閹黨也不是東林黨的人能夠爬上遼東經略的高位,本就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情。更厲害的是他竟然歷經天啓、崇禎兩位皇帝而不倒,這樣一個人,已經不能用八面玲瓏來形容了,他肯定是個擅長鑽營的人,說直接一點就是一個善於賄賂朝廷當權派的人。

他是靠賄賂閹黨上位的,按理這樣的人到了崇禎手裡絕對會立刻換掉,但他卻能坐鎮遼東一年多,直至貪墨餉銀導致寧遠兵變才被免職,這說明他肯定賄賂了崇禎皇帝手下的當權派裡的重要人物。

崇禎時期的當權派就是東林黨,也就是說他賄賂了東林黨的一個重要人物,結果導致他在史書上沒有生平,沒有簡歷,就連怎麼當上遼東經略的都沒記載,那他賄賂的是誰呢?

東林黨的重要人物,而且又能將一個超一品大官的生平事蹟全部刪掉,這樣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錢謙益!

不得不說,這個錢謙益真的是個人渣,爲了掩蓋他和他的政治團體所做的醜事,竟然把明末的歷史改的面目全非!

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章 閹黨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
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章 閹黨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