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

《大明崇正律》一經宣佈,可謂石破天驚,皇上竟然要約束自己的權力範圍,而且還要把朝廷中樞的大部分權力下放給內閣,這簡直是千古奇談,駭人聽聞!

皇上這是什麼意思,還真沒人能想明白,不過,滿朝文武,卻沒有一個上奏摺勸阻的。

這倒不是因爲朱慈炅實行高壓政策,把所有不服的聲音全壓下去了,也不是因爲所有文人都趨炎附勢,失去了錚錚傲骨,主要原因是他們沒理由反對啊!

文人本來就有治理國家,展露抱負的夢想,這點在明朝尤甚,文官集團和皇帝爭權從明太祖朱元璋時期開始,一直到明熹宗朱由校的天啓朝,將近三百年時間,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不知道多少文人因此而丟了性命,甚至還出現了皇帝培養宦官集團對付文官集團的怪現象,以致有明一朝也是權傾朝野的大太監出的最多的年代,甚至比歷朝歷代加起來都多。

當然,明朝這些文官並不是想推翻皇上,謀朝篡位,他們大多是代表着各種利益集團的訴求,也有的純粹就是爲了理想,爲了抱負。

現在,皇上已經把治國的權力幾乎全部下放了,正是文人夢寐以求的事情,還去勸阻,不說皇上會不高興,絕大部分文人都會不高興,這種既得罪皇上又得罪天下文人的事情,誰幹誰就是二百五,所以,《大明崇正律》宣佈以後,朱慈炅一封反對的奏摺都沒收到!

不過,還是有人來勸阻他了,倒不是說這人是個二百五,主要他不是屬於文官集團的,而是屬於皇室集團的,這位自然就是皇五叔信王朱由檢。

正當整個京城,甚至是各部衙門都議論紛紛的時候,他默默的拿着一沓奏摺向皇上的私人書房走去,貌似是有重要的奏摺請皇上批閱。

說實在的,他還真沒這麼謹慎小心過,平常的時候他去找皇上都無需準備什麼,有奏摺就順便捎上,沒奏摺那就空着手,從沒有這樣刻意掩飾過。

他並不是什麼愣頭青,他也知道這個時候去勸阻皇上會得罪人,明目張膽,肆無忌憚的去,絕對會成爲口誅筆伐的對象,所以他刻意掩飾了一下,儘量避免別人的猜疑。

這個時候朱慈炅正在籌劃組建新的部門呢,實施《大明崇正律》只是他改進治國方略的一部分,建立健全各職能部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聽聞皇叔來了,他連忙放下手中的毛筆,直接站起來,向門口迎去。

叔侄倆的關係自不必說,甚至還很有一番明君賢臣的味道,雙方見禮過後,朱慈炅便拉着信王朱由檢來到會議桌旁,將他引到左位,這纔在主位上坐下來。

朱由檢將奏摺往跟前一放,恭敬的坐下來,尚未來的及開口,朱慈炅卻是興致勃勃的道:”五叔,你來得正好,朕正想和你說說內閣改組之後的施政方略呢。“

朱由檢聞言,不由尷尬的道:”皇上,這個,請恕微臣多嘴,您爲什麼要將治國之權下放到內閣呢?“

朱慈炅也知道,這個時候應該沒人能理解他爲什麼要放權,不過他並不擔心有人會反對,如果把權力給他們,讓他們施展,他們還反對,那就是有毛病了。

倒是這個五叔朱由檢他忽略了,從皇室的角度出,這樣做,的確是吃虧了,但是這個虧他卻不得不吃,因爲隨着大明的展,各種利益集團也會慢慢展起來,如果一點話語權都不給他們,他們勢必會想盡辦法來爭奪這個話語權,到時候爭到亡國都有可能!

換句話說,如果他現在不吃這個虧,他的子孫後代絕對會吃更大的虧。

信王朱由檢不理解也很正常,因爲他不知道當社會展到一定的程度,封建王朝是必將滅亡的,不想滅亡,就必須改變。

當然,這些朱慈炅現在說出來也沒用,因爲沒人能理解,他只能先看看這位五叔到底是怎麼想的,再用現在人能理解的方式來跟他解釋了。

想到這裡,他直接問道:”五叔,你認爲這樣做不妥嗎?“

朱由檢其實也有執拗的一面,只是他一直沒有機會表現出來而已,這次,他認爲自己是爲了皇室的利益,腦袋裡那根筋終於搭上了,他竟然學着黃道周以前那倔驢樣,犯顏直諫道:”皇上,豈止是不妥啊,您這簡直是太阿倒置,授人以柄啊!“

要是別人這麼說,朱慈炅估計不飆也得生氣了,因爲他已經習慣了當皇帝一言九鼎,誰敢這麼直接的頂撞他,他不生氣纔怪。

不過,他五叔倒是可以例外,他聞言並未生氣,而是饒有興致的問道:”噢,有這麼嚴重嗎?“

朱由檢苦口婆心的道:”皇上,您是不知道啊,那些文官權力慾太強了,您不放手,他們都想奪權,我大明從太祖開始就一直在防範,不知道殺了多少人才將他們壓下去,您怎麼能直接把大權全交給他們呢?“

有明一朝殺文官的確是出了名了,尤其是太祖皇帝,殺起來那叫一個狠啊,動不動就是血流成河,整個洪武一朝,文官被殺了一半還不止,可以說在大明當官,那是相當高危的職業。

文官集團和皇上爭權一直貫穿了明朝的始終,只是有時候爭的厲害,有時候被壓制的厲害而已,爭來爭去,有什麼意義呢,反倒把個盛極一時的大明朝爭的越來越虛弱,明朝那是典型的前強後弱,太祖成祖時期簡直是天下無敵,到了天啓和崇禎這兩兄弟這裡,簡直是任人欺凌,這與內鬥嚴重是脫不了干係的。

鬥來鬥去其實就是個社會展的問題,因爲社會是向民主和文明方向展的,除非開倒車,壓制社會展,不然封建帝制遲早會被淘汰,這個朱慈炅自然知道,但現在卻不能這麼跟朱由檢解釋,他只能從現在的形勢出,引導道:”五叔,你認爲在大家都不是傻子的情況下,一個人的能力能過十個人甚至是成百上千的人嗎?“

這個自然是不可能的,朱由檢也不知道皇上問這個是什麼意思,他只能搖頭道:”當然不可能。“

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四卷 第四十九章 列強幹涉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
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四卷 第四十九章 列強幹涉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