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氣氛詭異

明熹宗突然駕崩,整個寢宮內立刻彌滿悲傷的氣息,張皇后和任貴妃撲在明熹宗的遺體上哭的死去活來,在場所有大臣也在默默垂淚。

朱慈炅更是心亂如麻,跪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就連自己該不該起來都不知道。

過了半餉,後面突然傳來孫承宗悲慼的大吼聲:“恭送皇上。”

一直站在龍牀前的魏忠賢和奉聖夫人聞聲都跪了下來,在場所有人一齊給明熹宗磕了九個響頭,然後信王、孫承宗、魏忠賢、奉聖夫人先後緩緩站起來。

信王朱由檢上前扶起朱慈炅,然後便站在那裡,默默的看着孫承宗和魏忠賢。

這兩人此時都神色凝重的盯着對方,空氣都彷彿凝固了。

此時,孫承宗眼中燃燒着熊熊的怒火,無數東林黨同袍的音容笑貌出現在他的腦海,這些人基本上都被魏忠賢殺光了!作爲東林黨碩果僅存的領袖,他一直想爲死去的同袍討回公道。但明熹宗在時,魏忠賢仗着奉聖夫人和明熹宗的關係,一直壓着他這個帝師,他不得不辭官歸隱。現在明熹宗駕崩了,奉聖夫人已經沒有了往昔超然的地位,是時候和魏忠賢算算東林黨人的血賬了。

魏忠賢雖然有些心虛,但想想自己遍佈朝野的黨羽,心裡又有了底氣,他就這樣冷冷的看着孫承宗,倒看孫承宗想怎麼樣。

在場的朝廷重臣雖然大半都是魏忠賢的黨羽,但他們依附於魏忠賢,大多是因爲魏忠賢是明熹宗的代言人,現在明熹宗都不在了,孫承宗又成了首輔,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沒有人傻傻的站出來當出頭鳥。

詭異的氣氛大概持續了一刻鐘,寢宮裡除了張皇后和任貴妃還在哭泣,其他人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最後還是魏忠賢先沉不住氣了,他狠狠的瞪了孫承宗一眼,彷彿在對孫承宗說:“我們騎驢看唱本走着瞧。”

然後,他用尖細的嗓音對着外面大喊道:“皇上駕崩,鳴喪鐘萬響。”

喊完,他微微的哼了一聲,拔腿向外走去,竟然看都不看太子朱慈炅和信王朱由檢一眼,如此狂妄的太監恐怕數遍歷史也就這麼一位了。

奉聖夫人一看魏忠賢走了,有些畏懼的看了孫承宗一眼,也跟着向外走去。

孫承宗抹掉臉上的淚水,眯着眼睛看了魏忠賢和奉聖夫人的背影一眼,朗聲道:“禮部尚書施鳳來。”

衆大臣中有一人回道:“微臣在。”

孫承宗直接了當的下令道:“你速速爲皇上準備後事,其他人都散了吧。”

衆大臣齊聲回道:“遵命,微臣告退。”

然後,便紛紛爬起來,向外走去,就連施鳳來都跟着出去準備去了。

此時,寢宮中就剩下張皇后、任貴妃、信王、孫承宗和朱慈炅。

待衆大臣都走光了,信王朱由檢這才惶恐的問道:“孫大人,魏忠賢權勢熏天,我等如何是好啊?”

這正是朱慈炅想問的,就算你孫承宗是顧命大臣,內閣首輔、兵部尚書,那又怎麼樣,現在幾乎整個朝廷都是魏忠賢閹黨一脈!

孫承宗聞言,深深的看了龍牀上的明熹宗一眼,這纔回道:“信王殿下請放心,皇上早有安排。”

還放心!別說是現在已經有十七八歲的信王了,就連這隻有五歲的假假太子朱慈炅都不信。

魏忠賢的黨羽那叫一個恐怖啊,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哪一個不是朝廷重臣,就連排在最末的四十孫都是位高權重之輩。再加上這幫人的門下,可以說從內閣到六部再到各地總督、巡撫基本上都是他的人,整個朝廷幾乎都被他給霸佔了,不然他怎麼敢妄稱九千歲!

信王自然是不放心的,他又追問道:“皇兄有什麼安排?”

孫承宗露出神秘的表情,直接對外面大喝道:“來人。”

一個面色木然的太監應聲而入,跪到三人跟前,恭聲道:“奴才高起潛參見太子殿下、信王殿下、孫大人。”

孫承宗低聲下令道:“速傳曹化淳前來覲見。”

那太監道了一聲遵命,飛快的退了出去。

信王朱由檢一聽曹化淳的名字,眼中馬上有了神采,他喃喃的道:“原來是曹公公回來了,這下好了,這下好了。”

這曹化淳是什麼鬼?信王朱由檢爲什麼對他這麼有信心?

不過既然孫承宗和朱由檢對曹化淳這麼看重,自然有他們的道理,想必是個能力挽狂瀾的人物吧。

朱慈炅這個時候才稍稍回過神來,他突然記起來,好像信王朱由檢登基以後很快就把魏忠賢給收拾了,看樣子這明熹宗還真有可能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不然朱由檢一個在京師等着外放的王爺怎麼可能輕鬆的擊敗權傾朝野的魏忠賢,他那個時候不也跟自己一樣沒有一點根底。

想着想着,朱慈炅繃緊的神經慢慢放鬆下來,他看了看在龍牀上哭的死去活來的張皇后和任貴妃,暗暗的嘆了一口氣,走上前去。

他剛剛還答應明熹宗要對這兩個娘好的,做人要講誠信,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做到。

她們這樣哭下去,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要哭暈了,朱慈炅不能不管,現在能勸勸她們的也就他這個太子殿下了。

怎麼勸呢?很簡單,裝可憐就可以了。

只見我們的太子殿下走上去拉着任貴妃的胳膊,輕輕的搖了幾下,可憐巴巴的道:“母親您別哭了,我怕。”

這招果然奏效,任貴妃聞言立馬止住哭聲,擡起頭來,把朱慈炅抱在懷裡,安慰道:“哦,哦,炅兒別怕,我不哭了,不哭了。”

朱慈炅又拉着皇后張嫣的手搖了搖,可憐巴巴的道:“母后您也別哭了。”

這人有個湊熱鬧的心理,本來兩個人一起哭,哭的好好的倒不覺得什麼,突然有一個人不哭了,另一個就會感覺怪怪的。

這皇后張嫣本來就冰雪聰明,只是一時太傷心了才失了方寸,這突然回過神來才發現,現在還真不是哭的時候。現在整個皇宮危機四伏,她這樣暈天黑地的哭下去、自亂了陣腳,怕用不了多久就要被魏忠賢和奉聖夫人吃的渣都不剩了。

朱慈炅提醒的正是時候,她輕輕的摸了摸朱慈炅的頭,哽咽道:“恩,炅兒乖,母后不哭了。”

朱由檢和孫承宗看到朱慈炅的表現,欣慰的相互看了一眼,都覺得這太子殿下聰明伶俐,又有孝心,以後應該是個明君。

皇后張嫣清醒過來以後,整理了一下儀容,擔憂的問道:“孫大人,皇上可有安排?”

孫承宗回道:“回皇后娘娘的話,皇上已從南直隸調來曹化淳等一衆太監,保護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

張皇后彷彿也對曹化淳頗有信心,聞言不由問道:“人呢。”

孫承宗又恭敬的回道:“正在宮外候着,我已命人去通傳了。”

張皇后又擔心的問道:“此時,魏忠賢怕是已經將皇宮封鎖了,他們能進的來嗎。”

孫承宗肯定的回道:“別人或許進不來,但曹化淳一定可以進來。”

真的進的來嗎?這皇宮可是魏忠賢的老巢,朱慈炅的小心肝又忍不住噗通噗通跳起來。

他現在真的很怕,這魏忠賢的勢力實在是太恐怖了,他捏死自己估計就跟捏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

這個榮耀任務的難度真的太高了,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繼位登基那一刻。

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
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