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

第二天一早,天剛矇矇亮,盧象升就穿戴整齊出現在大營中。他雖然負傷十餘處,但重要部位都有盔甲保護,再加上他武功高強,所以都是些皮外傷,稍微抹點藥,包紮一下,過幾天就沒事了。

他之所以早早的起來是想看看天雄軍的新兵們傷的怎麼樣了,情況比他想象的要嚴重,有些新兵傷的太重了,可以說身上被砍幾個口子那都不算什麼,甚至被敵軍捅上幾個窟窿都還不算嚴重,最嚴重的是那些腸穿肚爛和缺胳膊少腿的,被傷成這樣,這個人基本上就算是廢了。

盧象升挨個將重傷員看望了一遍之後,又來到戰場巡視了一番,望着滿地的屍骨,他不由在心裡感慨道:“古語有云:‘一將功成萬骨枯’,我這纔剛開始呢,屍骨就不止萬具了,唉,或許等我功成的時候這滿地的屍骨早已成爲冢中枯骨了吧。”

當然,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還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處理呢,他嘆息了一聲,打馬往帥帳而去。

回到帥帳,平復了一下心情,他便朗聲道:“來人。”

自有親衛應命而入,等候差遣。

他下令道:“去通知曹文詔、張弘業、王承胤和張叔嘉速來帥帳議事。”

親衛應命而去,不一會兒曹文詔和張弘業等人相繼來到帥帳。

這幾個也受了點傷,但也是些皮外傷,甚至還沒盧象升嚴重。他們猛是猛,但還沒有盧象升那麼不要命,沒有衝進萬軍從中一頓亂砍,所以傷的比較輕。

盧象升一一詢問了一下衆人傷情,然後便下令道:“曹將軍,等下你去統計一下重傷人員,那些重傷致殘的都登記一下,等過幾天傷情穩定一點就給他們發放遣散費,讓他們回家去吧。”

曹文詔拱手應命道:“末將遵命。”

盧象升緊接着從懷裡掏出兩張銀票,對張弘業道:“張將軍,你等下點上一千騎兵和一千運輸兵,從北面繞道去澤州,找日興隆分號兌換二十萬兩白銀,然後多買些傷藥,一併運回來。”

張弘業上前接過銀票,應命退了回去。

盧象升又對王承胤和張叔嘉道:“王將軍、張將軍你們等下各領兩千運輸兵,去把戰場上的屍骨掩埋一下,賊寇就地挖個大坑埋掉就行了,我軍將士則必須運到大營後面的孤山上挨個掩埋。你們派人通知一下各營的千總、把總,手下有認識陣亡將士的,就去辨認一下,儘量給每個將士都立個墓碑吧。”

王承胤和張叔嘉一齊拱手應命道:“末將遵命。”

盧象升又想了想,感覺沒什麼紕漏了,這才揮手道:“你們先去忙吧。”

衆將一一告退,盧象升則拿起毛筆疾書起來。

他要寫的東西很多,比如死者的撫卹金、傷者的遣散費、立功者的獎賞,這些都必須先彙報兵部,兵部覈實了以後再上報皇上,皇上批准了戶部纔會發放銀子,不然一分錢都沒有。

這傷者的遣散費盧象升可以先墊付上,畢竟重傷致殘的也就幾百人,十萬兩銀子已經綽綽有餘了。但死者的撫卹金就不行了,那可是五千餘人,這個他可墊不起,一墊上去剩下的人就要喝西北風了。

現在朝廷很有錢,相信這點撫卹和獎賞應該很快就能發下來,賞罰分明士氣纔會高昂,如果士兵們拼死拼活最後屁都沒撈到,那就讓人心寒了。

其實明朝的兵源素質還是很高的,雖說屯衛基本上就是農民,但祖上總會留下來一些戰場經驗,衛所的指揮使和千戶也會時不時組織軍戶中的青壯年勞力操練一下,基本上稍加訓練就能成軍。

但崇禎朝那會兒朝廷太窮了,別說撫卹和獎勵了,就連糧餉都沒有,軍隊不譁變就算不錯了,士氣那自然是低的可怕。

現在崇正朝就不一樣了,我們的小皇帝宛如神明般的一擊,將江南士大夫集團一網打盡,抄沒貪腐的資產無數,光銀兩就有上億,暗中更有無數的皇室產業在瘋狂賺錢,大明可以說是富的流油,富強、富強,唯有富起來才能強大,現在大明已經富起來了,強大隻是時間問題。

像現在盧象升剛打完仗就想到了士兵的撫卹金和獎賞,用此來保證士氣高昂,如果是崇禎朝,他壓根就不敢想這些東西,或許那會兒他想的更多的應該是怎麼讓士兵吃飽吧。

寫完給兵部彙報的條陳,他又開始寫總督手諭了,第一份手諭是寫個山西宣承布政司的,還是關於傷員的問題。這些重傷員別說走路了,連站都站不起來了,自然是不能自己回家了,必須徵些勞力來把他們擡回去。

組織民夫運送資源或者是擡傷員這些都是民政上的事情,自然是要交給宣承布政司辦,他這個總督雖然不是他們的直屬上級,但凡事與軍政有關的事情他都有權處置,這點小事他還是指揮的動的。

接下來就是寫給山西都指揮使司的手諭了,首先,他要都指揮使司的官員替他去慰問一下陣亡將士的家屬,並告訴他們朝廷的撫卹很快就會下來。然後,還要他們通知重傷員的家屬,做些必要的準備,不要重傷員送回去了,連照顧的人都沒有。最後,就是兵員補充的問題了。

他手下的編制是十萬,現在減員了半成還有多,自然是要趕緊補充,雖說賊寇王嘉胤也傷亡慘重,但他畢竟有將近十五萬人馬,就算損失了兩三萬還有十二三萬,大部分傷員過個十天半個月就會回覆,到時候又是一場大戰,兵員自然是越早補充越好。

這次他就不能等了,他要求山西都指揮使司無論如何要在五天之內徵召六千新兵來補充戰損,衛所他也不指定了,你們想去哪兒招就去哪兒招吧,就一個字,要快。要是再等上一個月才能招過來,戰鬥估計都結束了。

寫完這些,他取出三個信封,分別裝好,給兵部彙報的條陳和寫給山西宣承布政司的手諭他在信封上寫了個加急,而寫給山西都指揮使司的手諭他在信封上寫的是八百里加急。

這些都是公文,不必他派專人去送,交給驛站傳遞就可以了,加急的意思要是要求一天至少要傳遞三百里,八百里加急就更不用說了,能傳多快就傳多快,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就對了。

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
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