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

孫元化聽聞皇上說北美大陸最少要調配一百萬戶屯衛,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如果是十萬戶的話,東拼西湊或許還能湊出來,一百萬戶,上哪兒湊去,怎麼湊都湊不起來啊!

他壯着膽子坦言道:”皇上,這麼多屯衛,根本就湊不起來啊。“

朱慈炅再次點頭道:”這個朕知道,朕找你來就是商議擴編屯衛的事情,你覺得擴編屯衛之策可行嗎?“

孫元化聞言,不由眼前一亮,現在屯衛可是香餑餑,不知道多少人想轉成屯衛呢,只是戶籍轉換涉及到的衙門太多了,兵部這等於是在挖人牆腳,皇上要是不提,他甚至想都不敢想。

現在,皇上既然提了,那自然了沒問題了,他連忙拱手道:”皇上英明,這擴編屯衛是大好事啊,早有很多都司衛所指揮使問過微臣了,他們有很多親朋都想轉籍當軍戶,只是微臣也沒法幫他們而已。“

朱慈炅聞言不由奇道:”還有這種事,你怎麼沒跟朕提過?“

孫元化尷尬的解釋道:”皇上,這農戶歸戶部管,匠戶歸工部管,軍戶歸兵部管,樂戶歸禮部管,罪籍歸刑部管,官員歸吏部管,是太祖朝就定下的規矩,微臣如果幫他們來說項,那就是挖其他衙門牆腳了。“

朱慈炅聞言,不由嫩臉一紅,這個他還真沒想過,的確啊,如果孫元化把這口子一打開,到時農戶也不種地了,匠戶也不幹活了,全部跑來當軍戶,那不是亂套了。

現在看來,兩百萬戶怕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他試探着問道:”既然有這麼多人想轉籍,那擴編兩百萬軍戶應該沒問題吧。“

果然,孫元化毫不猶豫的道:”皇上,微臣恐怕兩百萬戶都不夠,要是可以轉,估計大部分百姓都想轉成軍戶。“

朱慈炅還真沒想到民間有這種想法,因爲在他看來,屯衛軍戶雖然收入提高了,但卻要冒着生命危險去爲國征戰,指不定什麼時候就犧牲了,搶着去當屯衛,那不是典型的要錢不要命嗎!

他是不知道,這個時候要錢不要命的還真不少,要知道自從大明四海昇平以後,平民百姓都是放開了生,一家可不止一個青壯。

就算爲國捐軀,很多人也願意,因爲自己的犧牲能換取全家人的幸福。

再說了,明軍的傷亡率其實並不高,十個人裡面最多也就犧牲一兩個,誰碰上了只能怪自己沒那命享福唄,這又有什麼好怕的。

既然大家都不怕死,那好啊,朱慈炅豪氣干雲的道:”那乾脆擴編到兩百個都司吧,省得以後又缺人,還得再次擴編。“

兩百個都司那可就是一千個衛所、五千個千戶所,整整五百六十萬戶,人口算下來最少有三四千萬!

要知道,這會兒大明本土人口也就一億多人,爲了保證忠誠度,這軍戶還只能在大明本土招,也就是說,大明有一小半人都要轉成軍戶,這樣是不是有點窮兵黷武呢?

其實不然,現在的屯衛軍戶可不是簡單的預備役,他們其實還負擔着大量的經濟職能。

雖說他們種地不用交稅,但交易還是要交稅的。

現在屯衛可不是光種地,大明所有的礦藏開採現在都轉到了各地屯衛手裡,光是這一項,產生的稅賦就遠遠超過了他們種地所得。

還有像什麼木材、藥材、獸皮、獸肉、各地特產這些加起來的交易稅也足以抵消他們種地的稅賦了。

屯衛已經成爲大明原材料生產和供應的主體,對大明經濟發展有着巨大的促進作用。

同時,他們在維護新佔領疆域穩定,協助殖民擴張,保證正規軍團兵源質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說,屯衛已經成爲大明帝國強盛的基礎,佔據本土人口的一小半,並不算多。

鑑於屯衛的收入遠超一般平民百姓,孫元化估計,擴編屯衛的旨意一下,軍戶的名額就會遭到瘋搶,他特意向朱慈炅提出建議,根據各地平民百姓數量,給予相應的名額。

也就是說,把大明的兩京十三省,兩個行都司,還有遼東承天府,總人口數量加起來,再根據各地人口所佔的比例,分配名額,這樣就不會形成哄搶的局面了。

這點朱慈炅自然沒有意見,他根據孫元化的提議,讓戶部和工部聯合發出公文,令各地州、府、縣衙門負責具體的招收報名,各地都指揮使司負責覈准,最後由兵部審覈確認。

同時,他還讓新京報刊登整幅廣告,公佈屯衛擴招的消息,還附上了報名審覈流程。

至於各級屯衛軍官,自然不能在普通百姓中選取,朱慈炅考慮了一下,乾脆下旨,讓兵部聯合各陸軍、海軍軍團和各地都司衛所共同推舉屯衛軍官。

其中都指揮使,衛所指揮使,千戶等五品以上直接從正規軍團退伍人員中選取,按軍功和退役前的品級確定軍銜等級。

百戶、總旗、小旗則從各都司衛所和退伍人員中選取,軍功和經驗並重。

屯衛擴編的消息一經公佈,整個大明再次轟動了。

現在屯衛的收入之高是有目共睹的,甚至一個千戶的收入就能超過一個縣令,一個普通的軍戶收入也比農戶和匠戶高四五倍,這種好事,那還不是搶着上。

各地州縣府衙門真是門檻都快被人踩破了,凡是能報上名的幾乎都報名了。

可惜,這次擴編軍戶主要還是從農戶中選取,匠戶都很難選上,至於什麼樂戶和罪籍,還有什麼商務部管轄的商籍,教育部管轄的儒籍那更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這樣其實還變相提高了農戶的收入水平,因爲原本農戶名下的耕地總量是固定的,現在抽走了將近三成的農戶之後,剩下的農戶耕地就等於多了三成。

而這個三成並不是說毛收入,原本農戶的耕地大多都是供應自身的口糧,能剩下三成就不錯了,這多出的三成,其實就是純收入。

這樣算下來農戶的純收入其實是增加了一倍,而不是三成!

這一下,又把孫元化忙的夠嗆,屯衛可不是光報個名然後篩選一下,審覈一下就完事了,還得給他們安排各級軍官,還得給他們安排集結地點,還得給他們配備基本的武器裝備等等等等。

足足兩百多萬戶屯衛的管理,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
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