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

本來一場好好的圍殲戰打成這個樣子,王嘉胤是一刻也不想多等了,弓箭兵剛一排好陣型,他便意興索然的下令道:“鳴金,收兵。”

“哐哐哐哐”巨大的銅鑼聲傳遍整個戰場,農民起義軍如同潮水般的向後退去,曹文詔、張弘業、王承胤等將領齊齊看向盧象升,盧象升搖了搖頭,向後一招手,立刻有個傳令兵打馬奔到他身邊。

他看了看對面排的整整齊齊的弓箭手,嘆息了一聲,無奈的下令道:“鳴金,收兵。”

傳令兵領命而去,不久大營中也想起“哐哐”的銅鑼聲,關寧鐵騎和天雄軍的新兵們開始向大營前退去,幾個倖存的傳令兵默默的來到盧象升的身後,等候着他的命令。

盧象升看着集結遠去的賊寇,冷冷的下令道:“傳令所有參戰人員全部回營休息,京營親衛,裝好子彈,上好刺刀,打掃戰場,但有敵方活口全部就地處決。”

又一個傳令兵領命而去,盧象升這才調轉馬頭緩緩向大營踱去。

此戰關寧鐵騎傷八百餘人,亡一百餘人,幾乎被打殘了。天雄軍更是陣亡五千餘人,除了留守大營的一萬運輸兵,幾乎人人帶傷,連主帥盧象升都受傷十餘處,可以說完全被打殘了。

王嘉胤手下的起義軍也好不到哪裡去,除了弓箭手和留守大營的五千刀盾兵其餘參戰人員也幾乎人人帶傷,更爲可怕的是,短短一個時辰不到,竟然被盧象升那個屠夫領着一幫新兵蛋子殺了他們兩萬餘人。

盧象升簡直太可怕了,一上戰場就跟發了瘋一樣,到處亂砍,歷史上好像還沒出現過這麼不要命的主帥,更沒有出現過這麼瘋狂的文官。他那渾身浴血的身影成爲大多數參戰義軍的噩夢,從此他在農民起義軍中有了個響亮的外號,山西總督盧象升外號:盧閻王!

盧閻王此時也不好受,這一仗雖然算是打贏了,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他並沒有撈到多少便宜。他沒有勝利的喜悅,反而有一點擔憂,面對一股賊寇就打成這個樣子,後面可怎麼得了啊,平陽府那還不知道有多少股賊寇呢!

再怎麼不舒服,這奏摺還是要寫的,他在親衛的協助下草草的包紮了一下傷口,再換了身衣服,便取出筆墨紙硯,就着昏黃的油燈寫起了奏摺。

他並沒有過多的誇耀自己的戰績,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對賊寇王嘉胤部的描述上,在他看來,這個王嘉胤實在是太厲害了,短短的三年時間就讓他拉起了十多萬人的隊伍,而且還操練的有模有樣,一般屯衛都沒他們戰鬥力強,此人不除,必將成爲大明的心腹大患。

所以,他向朱慈炅提出建議:馬上集合山西所有兵馬,就在陽城與王嘉胤決一死戰!

那崇正皇帝朱慈炅又會怎麼答覆他呢?

王嘉胤的厲害自然不用盧象升來提醒,朱慈炅對王嘉胤的瞭解比盧象升還全面,這傢伙可以說是明末農民起義軍的祖宗!看看崇禎朝的農民軍領袖就知道了:

崇禎元年到崇禎四年,農民軍裡勢力最大的就是王嘉胤本人;

崇禎四年到崇禎六年,農民軍的老大是他手下的大將紫金樑王自用;

崇禎六年到崇禎九年,農民軍的老大是他手下的另一員大將闖王高迎祥;

從崇禎九年開始,直到明朝滅亡,農民軍主要有兩股勁旅,一股是繼任闖王李自成,另一股是八大王張獻忠,而這兩人同樣是王嘉胤的手下!

用現代的話說,王嘉胤就是明末農民起義軍之父,農民起義軍領袖的偉大導師!這麼重要一個人物,朱慈炅自然是極其重視的,當他收到盧象升第一封奏摺的時候就開始考慮怎麼剿滅王嘉胤了。

他知道就憑盧象升手下新招的十萬大軍肯定是不行的,就算給他配齊了四萬把燧發槍也不行,打不過你人家不會跑啊!一旦讓他鑽入莽莽羣山之中,那就不要想逮到他了,李自成就是靠這招躲過了一次次圍剿,最後成功的掀翻了崇禎皇朝。

要剿滅他就必須出其不意,這次就是個很好的機會,盧象升就算趕到澤州估計也拿王嘉胤沒有辦法,甚至他很有可能打不過王嘉胤,畢竟他手下的天雄軍還剛操練不到半個月,戰鬥力肯定沒有王嘉胤手下的賊寇強。

所以王嘉胤肯定不會逃跑,他甚至會想盡辦法來殲滅盧象升的天雄軍,以圖一勞永逸。如果在這個時候突然讓盧象升的戰力翻倍,反過頭去突襲一把,十有**能把王嘉胤幹掉。而且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現在可都在王嘉胤軍中,如果能連帶他們也收拾了,那就真的是一勞永逸了,沒了這些人領導,農民起義軍就不足爲慮了。

朱慈炅越想越覺得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好機會,怎麼加強盧象升的戰鬥力呢?燧發槍肯定是要給他送的,這次的兩萬把乾脆就先全部給天雄軍算了,反正現在大部分賊寇都在山西,陝西那邊多等幾個月也沒有問題。

然後,還要給他派去增援,這個增援還不能太多,如果太多了,王嘉胤肯定望風而逃。也不能派太少,如果太少了,形不成戰力,派去了也起不到什麼作用。這增援還必須是精銳中的精銳,如果不能形成絕對優勢,一擊致命,王嘉胤還是跑了。

想來想去就只有派京營精銳最合適了,反正這會兒後金也不大可能來搞偷襲,皇太極那貨正在建什麼六部衙門呢,至少幾個月內他是不大可能抽身來偷襲的。

所以,朱慈炅決定派兩萬京營精銳前去增援盧象升,正好把兩萬新做的燧發槍也一併給他送過去,另外再附帶四萬顆手雷。

兵源確定以後,這個領兵的將領卻又讓朱慈炅很是頭疼了一把,他手底下的五虎上將全被他派去各省當總督了,就史可法還在京師,但人家也忙的很,畢竟手下新招了五萬人馬,纔剛開始操練呢,還要安排各地的防禦,一時半會也走不開。

當然京城還有個更有名的名將秦良玉,但人家是盧象升的老上級,你把人派過去,不是擺明的不相信盧象升的能力嗎,這樣也不妥。

至於王徵南,還是算了吧,毛都還沒長齊呢,讓他領兵,別到時候把自己都走丟了。

最後朱慈炅只得讓兵部右侍郎孫元化客串了一把,掛了個總兵銜,領着兩萬京營精銳前去支援盧象升。這孫元化以前好歹在遼東領過兵,也曾跟後金幹過幾仗,統帥兩萬兵馬還是綽綽有餘的。

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二章 登基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五章 引導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章 閹黨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
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二章 登基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五章 引導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章 閹黨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