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

吏部尚書楊嗣昌相邀張溥自然不敢怠慢,他連忙擡腳往楊嗣昌身邊走去,但是走着走着他卻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貌似自己坐左第二的位置有點不合適啊。

不爲別的,就因爲左第三個是吳建業。

這年頭坐位置可不能亂坐,一個不好,很有可能就把人得罪了,就算沒得罪人,也有可能給人留下不好的映像,讓別人認爲你太狂妄了。

他和吳建業同爲辛未科進士,但人家吳建業可是狀元郎,而自己只是二甲進士出身,於功名上來說,他比人家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而且吳建業是京官出身,他是地方官出身,地位本來就不一樣,就算兩人同爲尚書他也應當坐吳建業下啊。

短短几步路,他想了很多,來到楊嗣昌跟前,他先是拱手道:”楊大人請坐,下官姍姍來遲,抱歉,抱歉。“

楊嗣昌聞言,笑呵呵的坐下來道:”張大人說笑了,大家同爲尚書,楊某可不敢自稱大人。“

張溥再次朝楊嗣昌拱了拱手,然後又轉頭對這吳建業拱手道:”吳大人,好久不見,不知狀元郎可還記得區區在下。“

吳建業聞言,連忙站起來還禮道:”張大人客氣了,同科之中有名的”婁東二張“吳某怎麼會不記得,前兩天和張採張大人喝酒的時候我們還聊起你呢,張大人在山西做出的政績真是令人欽佩啊。”

張溥聞言,連忙謙虛道:”吳大人過譽了,現在天下誰人不知,尤其吳大人撰寫的文章,篇篇都是難得的佳作,張某每每都看的如醉如癡,不忍釋手啊。“

這通吹捧,吳建業都有點招架不住了,他連忙引開話題道:”張大人過譽了,快,請坐,請坐。“

張溥卻是搖頭道:”張某怎麼敢坐狀元郎上,還請狀元郎上坐。“

吳建業這個尷尬啊,有時候狀元這個頭銜還真是把他坑苦了,莫名其妙被人吹捧不說,還老是有人硬要他上坐,他很想說,狀元只是個頭銜,不是品級好不好!

正當他不知如何應對的時候,外面突然響起太監的通傳聲:”皇上駕到。“

這下好了,不用解釋了,換座位也來不及了。

果然,張溥一聽皇上來了,連忙尷尬的拱了拱手,隨即飛快的拉開左第二個座位,恭敬的站到會議桌旁。

這時,其他人也飛快的站起來,滿臉恭敬的候着。

朱慈炅最近心情相當的好,各處戰事都以大明獲勝而告終,新政推行又異常的順利,再加上後宮嬪妃又給他添了幾個可愛的皇子和公主,這麼多好事堆積到一起,以致他走路都是滿面春風。

君臣見禮之後,這喜歡搞惡作劇的毛病又犯了,他忍不住微笑道:”諸位,知道朕爲什麼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嗎?“

在座衆人的確都很好奇,不是說商議新衙門組建的問題嗎,怎麼又把皇室商號的負責人全招過來了呢?

皇上貌似是要說出原因的樣子,衆人都忍不住張耳以待,仔細傾聽起來。

結果,朱慈炅卻是若無其事的道:”這個問題等下再說,先來商議一下新衙門組建的問題。“

衆人聞言,皆是一愣,皇上這話貌似沒什麼毛病,但是,大家想知道的是爲什麼把皇室商號的負責人也招過來啊!

看到大家錯愕的表情,朱慈炅忍不住在心裡暗暗得意了一把,然後,忍住笑意繼續道:”這次要商討的主要是運輸部和通信部組建的問題,那麼爲什麼要將這兩個衙門的組建問題合到一起討論呢?“

這下在坐的衆人不再傻乎乎的等皇上揭開謎底了,而是紛紛開動腦筋思索起來。

不過,這兩個衙門之間到底有什麼共同點,或者說共通之處衆人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出來。

好在這次朱慈炅再沒吊他們胃口,而是直接解釋道:”這兩個衙門其實都是和平民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衙門,現在可以說是戰爭年代,所以不管是運輸還是通信主要都是在爲戰爭服務,但是,戰爭必將過去,運輸和通信最終還是要以服務百姓爲主,朕成立這兩個衙門的目的正是要更好的服務於百姓,讓百姓平民百姓享受到國家展的好處。“

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歷史上憂國憂民或者爲國爲民的官員是不少,但最多也就在興修水利和減免稅賦上做文章,像這樣專門成立兩個大衙門爲百姓服務的還真沒人想過,當然,一般官員也沒這權力,所以壓根就想不到這個層次。

朱慈炅知道,這個的確有點前了,他也沒指望這些人能一點就透,見衆人一副迷茫的表情,他直接引導道:”大家想想,這兩個衙門怎麼爲百姓服務呢?隨便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商議就是要把大家的想法都說出來議議嗎。“

大家都知道,皇上不喜歡悶葫蘆,你言越積極他越喜歡,所以,他的話剛落音,便有人開始表意見了。

第一個言的是新任的通信部尚書吳建業,他咳嗽了一聲,小心的提議道:”通政司原來就開通給平民百姓寄信的業務,這讓相隔兩地的親朋好友能瞭解彼此的情況,深受百姓好評,微臣建議,將電報也向平民百姓開放,這樣誰要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就能立刻通知遠隔千里的親友了。“

朱慈炅點頭道:”恩,梅村的提議很好,電報是該向平民百姓開放了。“

緊接着,商務部尚書張採又咳嗽了一聲,提議道:”現在誇省做生意的商販越來越多了,微臣建議,開通一些固定的貨運線路,就像京城和東大營之間一樣,每天都有火車來往,這樣做生意就方便多了。“

這個還真說點子上了,朱慈炅讚許道:”恩,受先的提議相當好,開通固定的貨運線路,正是運輸部成立的目的之一。“

緊接着,新任的運輸部尚書張溥也咳嗽了一聲,感慨道:”微臣這次搭上戶部籌集糧草的專列從太原府趕到京城花了纔不到一天時間,而且輕鬆的很,一點旅途的疲憊都沒有,要換成以前,就算坐馬車也不止一天,而且途中的顛簸能把人顛的渾身痠痛,所以,微臣想,要是能在大明各地開通固定的客運線路,肯定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
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