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

吏部尚書楊嗣昌相邀張溥自然不敢怠慢,他連忙擡腳往楊嗣昌身邊走去,但是走着走着他卻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貌似自己坐左第二的位置有點不合適啊。

不爲別的,就因爲左第三個是吳建業。

這年頭坐位置可不能亂坐,一個不好,很有可能就把人得罪了,就算沒得罪人,也有可能給人留下不好的映像,讓別人認爲你太狂妄了。

他和吳建業同爲辛未科進士,但人家吳建業可是狀元郎,而自己只是二甲進士出身,於功名上來說,他比人家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而且吳建業是京官出身,他是地方官出身,地位本來就不一樣,就算兩人同爲尚書他也應當坐吳建業下啊。

短短几步路,他想了很多,來到楊嗣昌跟前,他先是拱手道:”楊大人請坐,下官姍姍來遲,抱歉,抱歉。“

楊嗣昌聞言,笑呵呵的坐下來道:”張大人說笑了,大家同爲尚書,楊某可不敢自稱大人。“

張溥再次朝楊嗣昌拱了拱手,然後又轉頭對這吳建業拱手道:”吳大人,好久不見,不知狀元郎可還記得區區在下。“

吳建業聞言,連忙站起來還禮道:”張大人客氣了,同科之中有名的”婁東二張“吳某怎麼會不記得,前兩天和張採張大人喝酒的時候我們還聊起你呢,張大人在山西做出的政績真是令人欽佩啊。”

張溥聞言,連忙謙虛道:”吳大人過譽了,現在天下誰人不知,尤其吳大人撰寫的文章,篇篇都是難得的佳作,張某每每都看的如醉如癡,不忍釋手啊。“

這通吹捧,吳建業都有點招架不住了,他連忙引開話題道:”張大人過譽了,快,請坐,請坐。“

張溥卻是搖頭道:”張某怎麼敢坐狀元郎上,還請狀元郎上坐。“

吳建業這個尷尬啊,有時候狀元這個頭銜還真是把他坑苦了,莫名其妙被人吹捧不說,還老是有人硬要他上坐,他很想說,狀元只是個頭銜,不是品級好不好!

正當他不知如何應對的時候,外面突然響起太監的通傳聲:”皇上駕到。“

這下好了,不用解釋了,換座位也來不及了。

果然,張溥一聽皇上來了,連忙尷尬的拱了拱手,隨即飛快的拉開左第二個座位,恭敬的站到會議桌旁。

這時,其他人也飛快的站起來,滿臉恭敬的候着。

朱慈炅最近心情相當的好,各處戰事都以大明獲勝而告終,新政推行又異常的順利,再加上後宮嬪妃又給他添了幾個可愛的皇子和公主,這麼多好事堆積到一起,以致他走路都是滿面春風。

君臣見禮之後,這喜歡搞惡作劇的毛病又犯了,他忍不住微笑道:”諸位,知道朕爲什麼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嗎?“

在座衆人的確都很好奇,不是說商議新衙門組建的問題嗎,怎麼又把皇室商號的負責人全招過來了呢?

皇上貌似是要說出原因的樣子,衆人都忍不住張耳以待,仔細傾聽起來。

結果,朱慈炅卻是若無其事的道:”這個問題等下再說,先來商議一下新衙門組建的問題。“

衆人聞言,皆是一愣,皇上這話貌似沒什麼毛病,但是,大家想知道的是爲什麼把皇室商號的負責人也招過來啊!

看到大家錯愕的表情,朱慈炅忍不住在心裡暗暗得意了一把,然後,忍住笑意繼續道:”這次要商討的主要是運輸部和通信部組建的問題,那麼爲什麼要將這兩個衙門的組建問題合到一起討論呢?“

這下在坐的衆人不再傻乎乎的等皇上揭開謎底了,而是紛紛開動腦筋思索起來。

不過,這兩個衙門之間到底有什麼共同點,或者說共通之處衆人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出來。

好在這次朱慈炅再沒吊他們胃口,而是直接解釋道:”這兩個衙門其實都是和平民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衙門,現在可以說是戰爭年代,所以不管是運輸還是通信主要都是在爲戰爭服務,但是,戰爭必將過去,運輸和通信最終還是要以服務百姓爲主,朕成立這兩個衙門的目的正是要更好的服務於百姓,讓百姓平民百姓享受到國家展的好處。“

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歷史上憂國憂民或者爲國爲民的官員是不少,但最多也就在興修水利和減免稅賦上做文章,像這樣專門成立兩個大衙門爲百姓服務的還真沒人想過,當然,一般官員也沒這權力,所以壓根就想不到這個層次。

朱慈炅知道,這個的確有點前了,他也沒指望這些人能一點就透,見衆人一副迷茫的表情,他直接引導道:”大家想想,這兩個衙門怎麼爲百姓服務呢?隨便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商議就是要把大家的想法都說出來議議嗎。“

大家都知道,皇上不喜歡悶葫蘆,你言越積極他越喜歡,所以,他的話剛落音,便有人開始表意見了。

第一個言的是新任的通信部尚書吳建業,他咳嗽了一聲,小心的提議道:”通政司原來就開通給平民百姓寄信的業務,這讓相隔兩地的親朋好友能瞭解彼此的情況,深受百姓好評,微臣建議,將電報也向平民百姓開放,這樣誰要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就能立刻通知遠隔千里的親友了。“

朱慈炅點頭道:”恩,梅村的提議很好,電報是該向平民百姓開放了。“

緊接着,商務部尚書張採又咳嗽了一聲,提議道:”現在誇省做生意的商販越來越多了,微臣建議,開通一些固定的貨運線路,就像京城和東大營之間一樣,每天都有火車來往,這樣做生意就方便多了。“

這個還真說點子上了,朱慈炅讚許道:”恩,受先的提議相當好,開通固定的貨運線路,正是運輸部成立的目的之一。“

緊接着,新任的運輸部尚書張溥也咳嗽了一聲,感慨道:”微臣這次搭上戶部籌集糧草的專列從太原府趕到京城花了纔不到一天時間,而且輕鬆的很,一點旅途的疲憊都沒有,要換成以前,就算坐馬車也不止一天,而且途中的顛簸能把人顛的渾身痠痛,所以,微臣想,要是能在大明各地開通固定的客運線路,肯定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九章 明爭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
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九章 明爭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