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

大明現在交通的發達甚至已經超越了後世一些落後的國家,比如鐵路,現在雖然還沒有覆蓋到所有州府,但各行省都是通了的,也就是說就算是最邊遠的州府離鐵路的距離也不會超過八百里。

八百里,如果普通人快馬加鞭最少需要兩三天,但是如果是驛卒,也就是現在的郵局小吏快馬加鞭,沿途不斷換馬,一天之內還真能趕八百里,這就是所謂的八百里加急,反正現在很多州府都通了鐵路,郵局的快馬大部分都轉移到了沒通鐵路的州府,快馬還真不缺。

在這種恐怖的傳遞速度下,就算處在大明最偏遠的州府,只要在五天之內將書畫作品準備好,十五天之內絕對能傳到京城,所以,從第六天開始,通政使司設在西城的總郵局就不斷收到各地寄來的書畫作品,第七天收到的作品就超過了十萬,徐光啓等人緊急進宮與皇上磋商之後,第八天作品的評審工作就開始了。

在國子監一處碩大的授課大堂裡,一百名緊急抽調的官吏整整齊齊的坐在講臺下面,請來的十位書畫大師和徐光啓、黃道周、吳梅村三人也分成兩排坐在講臺上,不斷有國子監的學生將拆封後的作品一疊疊的端上來,經過臺下的初審,合格了就遞送到臺上繼續評定,不合格就會放回木盤端出去,重新包裝再發回去。

這個時候最忙的並不是在大堂裡品評作品的官吏,而是在外面拆裝的國子監學生,發過來的作品可都是用硬紙筒封裝好的,他們要將紙筒上的封條先小心切開,取出裡面的作品展平疊放在大木盤上,然後再送進大堂,不合格的又要端回來,卷好塞回原來的紙筒,再用膠水封上,再交還給通政使司的官吏,這中間的工作量之巨可想而知。

此時最輕鬆的反而是高坐檯上的徐光啓、黃道周和吳梅村了,他們只是負責最後把關的,雖然每天送過來的作品多達十萬甚至是數十萬,但大明畢竟沒有那麼多書畫大師,一般人也就是衝着那個三等獎來的,想碰碰運氣而已,真正的佳作並不是很多,能通過下面一百位官員初審的都很少,一百幅作品裡面有那麼一兩幅就算不錯了。

所以能傳到臺上的,每天也就千來幅作品,而且還要被十位書畫大師刷下去一大半,真正能傳給他們過目的一天也就兩三百幅的樣子,他們甚至有時間拿着其中幾幅上好的佳作,仔細欣賞,然後再相互品評一番,那表情怡然陶醉,好不愜意。

經過將近半個月的評選,《盛世大明》書畫大賽的所有作品終於評審完了,徐光啓、黃道周、吳梅村、駱養性和徐爾爵聯袂帶着二十四幅擬定爲頭獎的作品和二百幅擬定爲二等獎的作品,來到皇宮,交皇上最後定奪。

要說朱慈炅的書畫功底,這麼多年鍛鍊下來,還是有那麼一點的,特別是在繪畫方面,他可是師從書畫大師劉若宰,苦練了好幾年了,雖然不敢說達到了大師級,專業級的水準絕對是有的。

他原本以爲自己只會對繪畫作品感興趣,所以,他首先欣賞的是獲獎的畫作,這些畫作,無論是在構思、佈局、手法等方面,都足以讓人拍案叫絕,一些細節的處理和一些線條的應用簡直微妙無比,他感覺,光是看一看這些畫作,自己的繪畫水平都在提升!

當他愛不釋手的看完繪畫作品,再來看書法作品的時候,他還特意請恩師徐光啓在一旁指點,生怕自己水平有限,看不出其中的玄妙,沒想到一經恩師的點撥,他竟然看的比繪畫作品還投入。

漢字的確有它獨特的魅力,經過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的潛心鑽研,漢字的書寫,早已上升到了藝術高度。

朱慈炅經過一番指點,彷彿真的看到了其力透紙背,其筆走龍蛇,行雲流水、鐵筆銀鉤躍然紙上,看着看着,他逐漸沉迷其中,這種享受,就如同久旱逢甘霖般,酣暢淋漓。

等他看完,一個多時辰都過去了,看着衆人期盼的眼神,朱慈炅忍不住大讚道:”好,這些作品都很好,讓人看了不知不覺就沉迷其中,簡直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沒想到他剛讚歎完,恩師徐光啓卻是嘆息道:”唉,可惜這樣的大賽就這麼一次,要是能長期舉辦,大明的書畫界絕對會大放異彩,光耀後世,值此難得的太平盛世,不爲後人多留下傳世佳作的確可惜,微臣斗膽建議皇上,把這書法大賽繼續舉辦下去,最好能三年一屆,以此來激勵書畫愛好者,不斷磨練自己的技藝,創作出更多佳作。“

朱慈炅聞言,立馬拍板道:”恩師說的很對,值此太平盛世,我們應該給後人多創造些文化遺產,不光可以舉辦書畫大賽,還可以舉辦詩詞大賽、歌賦大賽甚至是散文大賽嗎,這樣就更全面了。“

徐光啓聞言,激動的拱手道:”皇上英明。“

朱慈炅連忙拱手回禮道:”這都靠恩師教導有方,朕只是因勢利導而已。“

徐光啓聞言頗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皇上過譽了,微臣不敢居功,不過以後大賽的獎勵怎麼定,這次主要是爲了發行新銀票,以後呢?“

這問題自然難不倒朱慈炅,後世這樣的大賽多了,他不假思索的道:”這個簡單,獎勵的銀兩可以去找商戶合作,這可是宣傳的大好機會,他們要不出,就有皇室四家公司輪流來,至於榮耀上,詩詞大賽的獲獎作品可以編輯成詩集發行啊,歌賦可編成戲曲傳誦啊,文章也可以匯成書籍傳世啊。“

徐光啓聞言,忍不住大讚道:”詩集、戲曲、傳世書籍,好啊,好啊,不枉盛世,不枉盛世啊!“

朱慈炅正想謙虛幾句呢,突感福臨心至,他想了想,朗聲道:”不如這樣吧,以後皇室四家公司每年各出一百萬兩協助各衙門組織各種大賽,比如禮部可以組織棋藝大賽、琴藝大賽,工部可以組織專業技能大賽,器具研製大賽,戶部可以組織珠算大賽等等,這樣既能促進各行各業發展,又能豐富平民百姓的生活,豈不更加不枉盛世一場!“

衆人聞言,無不大讚皇上英明,大明盛世,正當如此!

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章 閹黨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
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章 閹黨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